在“考文垂号”最后倾斜的瞬间,考乌的瞳孔里倒映出自己那因极度恐惧而扭曲变形的面容。他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在莱顿大学图书馆里,满脸轻蔑地合上《孙子兵法》的青年,那个在巴达维亚总督府里,傲慢地拒绝学习汉语的自己。
当冰冷的海水逐渐漫过他的胸口时,考乌的脑海中突然闪过汉学教授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勇气并非是对恐惧一无所知,而是在明知道恐惧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勇敢地向前迈进。”
随着“考文垂号”缓缓沉入海底,考乌·德·雷曼上校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终极救赎。他的身体虽然被海水淹没,但他的心灵却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他带着满身的伤痕和满心的悔悟,与这个他曾经无比蔑视、却最终不得不臣服的东方世界,达成了最后的和解。
那些留在甲板上的挣扎痕迹,如同历史的印记一般,将永远被铭记。它们见证了考乌的过去,也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转变。这些痕迹,终将成为历史最忠实的见证者,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傲慢与救赎的故事。
随着旗舰缓缓沉入海底,荷兰舰队最后的一丝抵抗意志也如同那被撕裂的船帆一般,彻底土崩瓦解。剩余的\"泰伯德\"号等五艘战舰,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之下,无奈地升起了白旗,向明军投降。
这场惊心动魄的海战,一直持续了整整五天。最终,以明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他们成功击沉了九艘荷兰战舰,俘获了五艘敌船,还俘虏了三百余名荷兰官兵,并缴获了七十二门火炮。
这场海战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东西方海上力量对比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在此之前,欧洲列强的海上力量一直被视为不可战胜的存在,而这场海战的结果,却让全世界都对中国的海上实力刮目相看。
更为关键的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背后,是张好古所建立的严格炮兵训练体系。他深知,要想在海战中取得胜利,精准的炮火打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对自己的战船炮手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通过\"百步穿杨\"的精度测试,才能够在实战中操作那威力巨大的\"松江炮\"。
这种拿弹药喂出来的专业化训练,虽然成本高昂,但却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在实战中,护国军水师的命中率比荷兰炮手高出了整整四成,这无疑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场海战的历史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它向世人证明,中国在17世纪中期,已经掌握了世界顶尖的海战科技,其战术创新和装备水平,完全不逊色于欧洲列强。
当胜利的号角响彻台湾海峡时,无数中华儿女终于明白:在浩瀚的东方海域,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势力范围\",只有永不言弃的海疆守护者。澎湖围猎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它铸就的海防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大明水师士兵。
在辽阔的大海上,弥漫的硝烟终于渐渐散去,仿佛一场激烈的风暴过后,世界恢复了平静。而那些被张好古率领的军队俘获的荷兰士兵,此刻也都被妥善地收押起来。
然而,就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刻,张好古的部下中却有人开始提出了一个建议。他们认为,这些俘虏不能就这样无所事事地待着,应该让他们去干活,否则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些劳动力?毕竟,养活这么多俘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能让他们为自己所用,不仅可以减轻负担,还能发挥一些作用。
张好古笑着摇了摇头,反问了一句,“要是他们搞破坏怎么办,不可能时时能看的到,现在是战时,一切不利于战争胜利的因素都要消灭在萌芽之中。”
他又接着说道“现在把他们养好,养肥,让荷兰人来交赎金,如果不交的话,让他们自赎,松江府工厂里有的是位置。对于侵略者,要把他们榨干,惊醒后面的侵略者,来大明,老老实实的来,可以来友好访问,可以来好好谈生意,但是请不要不怀好意的来,那样,就让他有来无回。”
海战的胜利,并没有让张好古感到丝毫的轻松。他的眉头依旧紧皱着,目光如鹰隼一般,紧紧地锁定在远处的热兰遮城堡上。
这座城堡,是荷兰侵略者在台湾岛上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他们最后的据点。张好古深知,只有攻克这座城堡,才能真正将侵略者赶出台湾,让这片土地重归大明的怀抱。
“是时候让这些侵略者见识一下大明真正的威力了!”张好古心自言自语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决心和自信。
在其他战场上,张好古或许无法左右局势,但在这里,在这个属于他的战场上,他就是绝对的主宰。他绝不允许任何敌人在他的眼皮底下逃脱,也绝不允许自己的胜利有任何瑕疵。
尽管海战已经取得了胜利,但张好古并没有让水师的将士们放松警惕。战争尚未结束,谁也不知道敌人是否还会有援军赶来。因此,加强巡逻、严密监视敌人的动向,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小心驶得万年船,巡逻绝对不能停!”张好古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在海风中回荡,仿佛是对敌人的警告,也是对自己和将士们的提醒。
张好古立马组织了护国军一旅的战时会议,旅长黄祥,政务委员宋应星,一团团长成均,二团团长袁飞,三团团长孙临,列席会议的还有水师中的,郑琦,李明忠,黄蜚,郑芝龙。
会议一开始,张好古便面带微笑,对水师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详细阐述了水师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和取得的辉煌战果,并表示这些战绩已经及时上报给了朝廷,相信朝廷一定会对水师的功绩给予肯定和嘉奖。
紧接着,张好古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向悬挂在墙上的地图。他手持一根木棍,准确地指向热兰遮棱堡的西南端,郑重地说道:“诸位请看,这里便是乌特勒支堡。此堡地势比主堡略高,一旦我们成功攻下它,便可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地对主堡发动攻击。那么,接下来大家就来讨论一下,该如何攻打这座乌特勒支堡吧。”
张好古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众人开始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有的建议从正面强攻,有的主张迂回包抄,还有的提出使用火攻等策略,各种意见纷至沓来。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张好古综合各方意见,最终拍板决定:“就用我们的千斤炮狠狠地轰击它!不管这乌龟壳有多硬,都要给我敲碎!先把它的大门打碎,让敌人尝尝我们的厉害!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一团一营去完成。”
听到张好古点将,一团团长成均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向张好古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用洪亮的声音回答道:“护国军一团一营全体将士,保证完成任务!”
张好古满意地点点头,鼓励道:“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明天寅时,准时发起炮击!”
随着张好古一声令下,会议正式结束。众人纷纷起身,有序地离开会议室,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最后的准备。而张好古则在众人的簇拥下,回到了他的临时住所,稍作休息,等待明天寅时的到来。
喜欢学名张好古请大家收藏:(m.8kxs.com)学名张好古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