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太子的病症,加之经政务摧残,形同强弩之末的躯骸,左右不过三五载寿数,恐难撑十载。”
“以此论断,后世之局势不容乐观,势必动荡朝政,民心惶惶。”
“如若太子执意登帝,依政局论处,势必会受千夫所指,万民唾骂。”
“恐难令百官臣服,便是忠臣良将亦会有所顾忌。”
“堂上外强中干,御下百无一用。”
“竭力辅佐之臣,微乎甚微。”
“且不论后世能否诞育子嗣。”
“陛下怜惜妾身,与腹中子嗣,不许妾身以血为太子入药。”
“饶是经妾身阻挠,也仅是取其间糟粕,见效甚微,以至于病症迟迟难愈。”
“啊洛大限将至,立身朝堂,忧国忧民,已不必考量。”
“若得天垂怜,或可成为从旁辅佐的贤臣、明兄。”
“啊粢一向泼皮,不服皇后所遣之人管教,不受旁人教化、规训,恐生事端,有损皇室颜面,遣人寸步不离看守。”
“若是寻常小户,如啊粢那般心性,倒也无碍。”
“大可纵养膝下,任人道其纨绔,左右不过声名。”
“为人父母,惜子心性,不求作为,只求安乐。”
“偏是……”
“眼下,得见他规矩安坐,妾身便已是心满意足。”
“啊粢心性贪玩,非可造之材。”
“拥王爱民之事,经不得推敲。”
“贵妃虽身怀皇嗣,却是清心寡欲之心性,秉持淡泊名利之心态。”
“关乎教养,势必依心性而论,安康为主,余下次之。”
“能否诞下皇嗣,犹未可知。”
“且不论太后对贵妃腹中子嗣之看重,与藏匿于柔情之下的野心、谋划。”
“陛下这般贪慕情欲,恐会落人口舌,动摇臣心,助长太后之气势、身位。”
“妾身内里亏虚,身弱体拙,关乎子嗣,终是心余力拙。”
“诞育四子,仍苟存于世,已是上天眷顾。”
“余下后妃入宫数载,陛下心有芥蒂,不愿屈尊,均无所出。”
“陛下临位十载有余,膝下子嗣空虚,百官忧心后世,惶惶难安,故才斗胆谏言,册立太子,以定民心。”
“陛下明知朝臣之心,妾身之意,仍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极力推阻。”
“推辞朝臣之意,搪塞妾身之言。”
“长此以往,旁人恐会生言。”
“固执己见乃为君大忌,闭塞耳目如何明辨谗言与忠言?”
“陛下便是不顾念朝臣之忠义,也当顾念百姓之危存。”
她微微挑眼,望向他深邃的眼。
他低眼回望,目光含情,浊气悄然隐退,裸露似水盈盈的清透光泽。
挑起人儿软硬的下颚,垂首印上一吻。
喘息急促,抵住腰身的指骨寸寸收紧,呈半托状,似有所察,她极力挣动。
欲抽离出身,被中和的力道软禁,贴靠起伏的胸膛,息气紊乱,面色潮红,眼眸迷离。
见状,他低低一笑,轻抚丝缕汇集,淡如浑墨之发髻。
捻起挣动间垂落的青丝别入耳后,将温顺的人儿轻浅揽入怀中。
喜欢伊愿白首不相离请大家收藏:(m.8kxs.com)伊愿白首不相离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