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厅的晨光刚驱散最后一丝凉意,俄国的疆域图就被铺在了谈判桌上——地图是北方党“鞍山印刷厂”特制的,许德华大臣(联合帝国工业大臣,北方党)用勒拿河铁矿的勘探数据换的,勒拿河分界线用红笔标得醒目,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区域则画满了问号。劳合·乔治率先敲了敲地图,手里的钢笔是南洋党“雅加达文具厂”造的,肖云海大使(联合帝国驻罗马大使,南洋党)送的,笔尖在“苏维埃控制区”的字样上停顿:“俄国的乱局不能再拖了,印度帝国的边境已经出现‘革命传单’,福尔摩斯侯爵(印度帝国财政大臣)来电说,孟加拉王国(联合帝国附属国)的棉农都在传‘分土地’,斯科特勋爵(印度帝国陆军大臣)已经在印俄边境增兵一个旅,用的是北方党‘鞍山-1918’型步枪,许德华大臣上个月刚运到德里。”
克列孟梭的拐杖重重砸在“乌克兰”的位置,拐杖头的“鞍山钢铁”金属件撞得桌面发响:“法国更担心革命输出!巴黎的工人已经在游行,举着的标语纸是南方党‘魔都纸厂’产的,周伯宜党首(南方党党首)用棉布换的‘民用纸张’,结果被用来印革命传单!霞飞将军说,要是苏维埃赢了,欧洲的君主制都会不稳,我们必须明确立场——要么支持白军,要么彻底孤立苏维埃!”
美国代表兰辛皱起眉,手指在笔记本上记录——笔记本是北方党“鞍山皮具厂”造的,许德华大臣送的“会议礼物”,上面写着“美国企业拟在西伯利亚建木材厂,用新关岛的设备换当地的原木”:“威尔逊总统不主张‘彻底孤立’,美国需要俄国的市场——新关岛的木材厂还等着开工,高明军大使(联合帝国驻美大使,南方党)也说,南方党想把‘魔都-1916’型棉布卖到中亚,赵文涛大臣(联合帝国商业大臣,南方党)的商队已经在波斯湾等着了,彻底敌对会断了我们的生意。”
所有人的目光突然集中到李光身上。他端起桌上的咖啡——华属东南非洲(首府摩加迪沙)产的,郭全铭大臣(联合帝国农业大臣,南洋党)按“特供价”供应,轻轻抿了一口,才开口:“联合帝国的立场很简单——以勒拿河为界,东西伯利亚的现状必须维持,秦树贤总督(东西伯利亚总督,北方党)的三个师已经在赤塔布防,王泰兴大臣(联合帝国陆军大臣,北方党)说了,‘不允许任何势力越过勒拿河’。至于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中亚……”
他抬眼扫过全场,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如果苏维埃能打败白军,控制这些区域,各国可以予以承认——但必须承诺‘不输出革命’,北方党与苏维埃的‘石油换钢铁’协议(用巴库石油换鞍山钢铁)可以继续,南方党也能恢复对中亚的棉布出口,赵文涛大臣已经跟苏维埃的贸易代表谈了半个月,用‘民用物资’的名义报关;可要是苏维埃输了,各国就扶持当地势力建国,比如让西西伯利亚的白军成立‘西伯利亚自治政府’,中亚的部落首领组建‘中亚联邦’——这些新政权必须承认联合帝国的商业利益,陈德康副党首(南洋党)的南洋联邦商船要能自由停靠海参崴,郭全铭大臣的大米也要能进入中亚市场。”
陈宏斌(北方党副党首)立刻补充,手里拿着朱世豪局长(联合帝国军情局局长)发来的情报:“韩建国大使(联合帝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北方党)刚传来消息,苏维埃的兵工厂已经在造‘仿鞍山步枪’,用的是我们之前卖的钢铁;白军则从南洋党买了‘雅加达-1917’型迫击炮,陈德康副党首的人通过波斯湾偷偷运过去的,用中亚的棉花抵账——现在谁赢谁输还不好说,我们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扶持地方势力?”劳合·乔治挑眉,手指划过“西西伯利亚”的字样,“那英国要获得新政权的石油开采权,埃利姆伯爵(印属亚丁湾总督)的印度军队可以帮他们‘维持秩序’,用的是北方党钢铁造的重炮,许德华大臣上个月刚发的货;而且,黄金集团(总部杭康)要给新政权放贷,大卫·陈·斯坦利(联合帝国海外党党首)说了,用当地的金矿做抵押,利息按‘友好价’月息一分二,比给苏维埃的低半厘。”
克列孟梭的脸色稍缓,指尖在“乌克兰”的位置画了个圈:“法国要获得乌克兰的小麦采购权,郭全铭大臣的南洋联邦不是缺小麦吗?我们可以用法国的葡萄酒换乌克兰的小麦,再转卖给南洋党,赵文涛大臣的棉布也能跟着进入乌克兰市场——但必须保证,不管谁掌权,都不能没收法国商人的工厂。”
兰辛立刻接话:“美国要在西伯利亚的木材厂享有‘免税权’,新关岛的设备已经运到波斯湾,就等协议定下来;而且,美国企业要优先获得中亚的铜矿开采权,比北方党和英国的报价低一成,高明军大使已经跟苏维埃的贸易代表谈过,他们没明确反对。”
李光微微颔首,从公文包掏出一份协议草案——草案纸是南方党“魔都纸厂”产的,周伯宜党首用棉布换的“协议专用纸”,上面写着“各国承认苏维埃政权的前提:1. 不输出革命;2. 保障列强商业利益;3. 维持勒拿河分界线;若苏维埃失败,扶持地方势力,新政权需继承对列强的债务与商业承诺”。“这是联合帝国的草案,”他把草案推给众人,“秦树贤总督的驻军会监督勒拿河边界,邱瑞峰大臣(联合帝国海军大臣,南洋党)的太平洋分舰队会在海参崴巡逻,保障商船安全;郭全铭大臣也会从南洋联邦调运大米,缓解白军控制区的粮荒——用当地的铁矿抵账即可,许德华大臣的钢厂正好缺原料。”
没人提出反对——英国拿到石油和贷款权,法国获得小麦采购权,美国占了木材厂和铜矿利益,联合帝国则保住了勒拿河防线和商业特权。苏维埃代表虽未到场,却被这场“缺席审判”定下了命运;白军和地方势力更像棋子,输赢都成了列强分赃的借口。
保加利亚代表斯托扬诺夫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的谈判,突然觉得保加利亚的“屈辱”不算什么——至少他们还能作为“战败国”参与谈判,而俄国的命运,全由别人在凡尔赛宫决定,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他想起刚才在走廊里碰到的联合帝国商人,正拿着“中亚棉布订单”跟法国代表谈笑,订单纸是南方党“魔都纸厂”产的,赵文涛大臣的签名赫然在列——原来,不管是战胜国、战败国,还是内战中的俄国,都不过是列强棋盘上的棋子,利益才是永恒的棋盘。
劳合·乔治率先在协议上签字,钢笔划过“承认苏维埃需保障英国石油利益”的条款;克列孟梭紧随其后,在“法国获得乌克兰小麦采购权”的字样旁落下名字;兰辛犹豫片刻,也签了字,笔记本上“美国木材厂免税权”的记录被划上了勾;李光最后签字,笔尖在“维持勒拿河分界线”的条款上停顿片刻,才落下名字——那支南洋党“雅加达文具厂”的钢笔,此刻却像一把刀,刻下了俄国的妥协。
镜厅的座钟敲了十下,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协议上的每一个签名上。没人提起列宁的“从棋子变棋手”,也没人在意白军的“复国承诺”,更没人问过俄国百姓的意愿——多极化格局的“平衡”,终究是建立在弱者的妥协之上。秦树贤的驻军还在勒拿河巡逻,许德华的钢铁还在流向双方,赵文涛的棉布还在进入中亚,陈德康的橡胶还在运往海参崴——凡尔赛宫的协议虽定,俄国的乱局,却远未结束。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8kxs.com)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