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厅里的阳光渐渐西斜,镀金廊柱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各国代表面前的奥斯曼地图上——地图是南方党“魔都印刷厂”特制的,赵文涛大臣(联合帝国商业大臣,南方党)用三船棉布从法国测绘局换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的区域被红笔标得格外醒目,像一块待分的蛋糕。
克列孟梭率先敲了敲地图,拐杖头的“鞍山钢铁”金属件撞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奥斯曼帝国已经崩溃,中东的秩序必须重建!法国主张建立‘大叙利亚’,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由法国托管——我们在黎凡特经营了几十年,那里的基督徒社群需要保护,而且……”他顿了顿,指尖划过黎巴嫩的雪松产区,“那里的木材能换联合帝国南洋党的橡胶,陈德康副党首(南洋党)上个月还跟我提过贸易合作,邱瑞峰大臣(联合帝国海军大臣,南洋党)的舰队也需要黎巴嫩的港口补给。”
“绝对不行!”劳合·乔治猛地站起来,手里的文件滑到地上,露出印着“印属亚丁湾”的字样——那是埃利姆伯爵(印属亚丁湾总督)发来的电报,说“英国在亚丁湾的石油钻井机已经到位,北方党许德华大臣的钢厂提供了设备,不能让法国占了巴勒斯坦,断了印度帝国的石油运输线”。“巴勒斯坦离埃及太近,苏伊士运河是英国通往印度的生命线,要是归法国托管,你们的军舰在巴勒斯坦海岸巡逻,我们的印度军队怎么通过亚丁湾?福尔摩斯侯爵(印度帝国财政大臣)刚给黄金集团(总部杭康)还了两千万华夏元贷款,用的就是亚丁湾的石油收益,你们想让我们的贷款打水漂?”
克列孟梭冷笑,从公文包掏出另一份文件,上面是法国与南洋党的橡胶贸易协议,陈德康的签名墨迹未干:“你们关心苏伊士,我关心法国的利益!黎巴嫩的丝绸能换南方党的棉布,周伯宜党首(南方党党首)已经派林建斌副党首去贝鲁特考察了;叙利亚的小麦能抵郭全铭大臣(联合帝国农业大臣,南洋党)的大米货款,你们的印度帝国不也在跟南洋党换粮食吗?别拿‘生命线’当借口,你们就是想独占中东的石油!”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李光轻轻敲了敲桌子,手里的钢笔是南洋党“雅加达文具厂”款,肖云海大使(联合帝国驻罗马大使,南洋党)送的,笔尖在波斯湾的位置画了个圈:“联合帝国的立场很明确——波斯湾辖地(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首府科威特城)必须保持现状,苏俊峰总督(波斯湾辖地总督)已经在科威特增兵一个营,邱瑞峰大臣的印度洋分舰队负责巡逻,保障北方党钢铁、南方党棉布的运输通道。至于叙利亚、巴勒斯坦,我们不争夺托管权,但联合帝国的商业利益必须保障。”
他抬眼扫过全场,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赵文涛大臣的南方党棉布,要进入叙利亚市场,法国不能设关税壁垒;许德华大臣的北方党钢铁,要卖给当地的基础设施项目,英国不能垄断;陈德康副党的南洋党橡胶,要在巴勒斯坦的港口设立仓库,方便运往欧洲——只要满足这些,联合帝国可以支持任何一方的托管方案,毕竟,我们要的是贸易,不是领土。”
陈宏斌(北方党副党首)在旁边补充,手里拿着许德华发来的电报:“鞍山钢厂已经跟奥斯曼残余势力谈好了,用钢铁换摩苏尔的铜矿开采权,秦树贤总督(东西伯利亚总督,北方党)的人已经在摩苏尔建了临时矿场——不管谁托管叙利亚,都不能影响我们的铜矿运输,否则鞍山钢厂的原料会断档。”
美国代表兰辛皱起眉,手指在笔记本上记录——笔记本是北方党“鞍山皮具厂”造的,许德华大臣送的“会议礼物”:“威尔逊总统主张‘委任统治’,而不是‘托管’,而且美国企业想在巴勒斯坦建炼油厂,用新关岛的设备换当地的石油开采权——你们不能把中东当成列强的后花园,完全忽视当地阿拉伯人的意愿。”
“阿拉伯人的意愿?”克列孟梭嗤笑一声,指了指镜厅的大门,“他们的代表就在外面,被卫兵拦着,你们真以为他们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肖云海大使跟我说,南洋党给哈希姆家族送了两万支‘雅加达-1916’型步枪,陈德康副党首收了他们的骆驼商队股份,结果呢?现在和会讨论他们的土地,他们连门都进不来!”
镜厅外的走廊里,哈希姆家族的费萨尔一世攥着拳头,身后跟着几个阿拉伯部落代表,他们的长袍上还沾着沙漠的尘土,手里的“雅加达-1916”型步枪是南洋党送的“独立武器”,此刻却连和会的大门都进不去。
“让我们进去!”费萨尔对着卫兵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我们帮协约国打败了奥斯曼,肖云海大使说南洋党会支持我们建立大阿拉伯国家,陈德康副党首还签了协议!现在讨论我们的土地,为什么不让我们发言?”
卫兵是法国陆军士兵,军靴是南洋党“雅加达-1918”型橡胶底,比法国本土的耐穿,他面无表情地挡住去路:“克列孟梭总理有令,非协约国代表不得入内。你们等待会议结果就行,至于‘大阿拉伯国家’——联合帝国的李光首相没提,英国和法国也没提,你们就别白费力气了。”
费萨尔看着卫兵腰间的南方党造“魔都-1915”型刺刀,突然想起三年前在伦敦,赛克斯爵士和皮科说的“支持阿拉伯独立”,想起黄金集团谭杰明董事长要他们用石油开采权做抵押的贷款——原来,从始至终,他们不过是列强的棋子,打完仗,就被弃之不顾。
镜厅里的争论还在继续。克列孟梭坚持要大叙利亚,劳合·乔治寸步不让,李光则在旁边提商业条件,兰辛偶尔插言“主张委任统治”,卡洛(意大利代表)还在惦记阜姆,福尔摩斯侯爵(印度帝国财政大臣)的电报不断传来,要求“保障亚丁湾石油利益”——没人提到哈希姆家族,没人提到阿拉伯人的独立诉求,中东的土地,不过是他们用来交换钢铁、橡胶、棉布和贷款的筹码。
李光看着争吵的各国代表,端起桌上的咖啡——咖啡是华属东南非洲(首府摩加迪沙)产的,郭全铭大臣按“特供价”供应,比巴西咖啡苦。他知道,奥斯曼问题的解决,最终会是一场利益分赃:法国可能拿到叙利亚,英国拿到巴勒斯坦,联合帝国保住波斯湾,还能获得中东的商业准入权,而哈希姆家族,只会得到一个“等待结果”的空头承诺。
夕阳透过玻璃窗,照在奥斯曼地图上,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的红色标记,在暮色中像一道道流血的伤口。镜厅外,费萨尔一世的身影渐渐被黑暗吞没,他手里的南洋党步枪,在夕阳下闪着冷光,却再也打不出“独立”的子弹——多极化格局的脆弱,在这一刻,暴露无遗:所谓的和平会议,不过是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弱者的声音,永远传不到镀金的廊柱之间。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8kxs.com)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