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数独?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张诚说:“如果天子只想不犯错,遵循祖制,亦步亦趋,学习法律和儒学就够了。但是要富国强民、拓土开疆,为子孙开辟未来。做一个要做事的天子……只怕还是多学做事,才是硬道理!”

扶苏脸色变得铁青!

你们搞学术争论,扯上朕干嘛?

扶苏挥了挥袖子,就带人离开了巩邑营演说现场。

有人猜出来是张诚这句话让皇帝不快了,更多的人则是不明就里。

不过皇帝虽然离开了,但是来听课的人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开始了买买买的环节。巩邑的好商品实在是太多,玻璃佩饰、成套的瓷器、肉罐头可以存放一年、荔枝罐头可以吃到南国的美味……张村所有商品,都突出了一个质量好又便宜。整套的陶瓷餐具,价格只相当于漆器餐具的十分之一。有成套的漆器餐具,非得王侯之家不可,可是用成套瓷器过上体面的生活,中人之上的家产就能做到!

一对鸭子形状的景泰蓝香炉,只要一万钱……虽然一万钱放到哪儿都不是小数目,可是这对鸭子真好看啊!羽毛一根一根的,颜色七彩斑斓,一对眼睛亮晶晶的!有人在楚地见过鸭子造型的漆器,可是漆器它只能做盒子,不能做香炉啊,这个鸭子香炉,它不怕烧!这一身颜色珠光宝气!一看就应该是非常非常贵的东西!而且据说这对鸭子和皇宫里陛下座前的那对仙鹤是一样的工艺……陛下使用仙鹤,咱不敢随便用,用一对儿鸭子总没有问题吧?

学者们也放下了矜持,巩邑带来了各种书籍,专门开设了一家名为“新华记”的书店,各种图书堆满了架子。

为了怕弄脏,书籍不准许随便翻看,但是书店的伙计提供了一份整页纸的书单,列名了书籍的名称、作者、分类、梗概、名家书评、价格、页数、字数。读者可以根据书单确定是否购买。只要交了钱,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就是你的了。一本书的价格也就在两三百个钱。相当于两三个人一年的口赋。但是比起竹简来……竹简的书籍,你买都买不到,只能用手抄,一年能不能抄下一部来都是问题。

年长的学者们问的是天下诸子的学问。儒法墨道古人着述这里都有,但是今人学者的着述却并不全,书店伙计说——古人着述天下流传已久,这是按照学院大儒们整理定订的版本誊抄印刷的。但是今人着述,作品的权益属于着者本人,书店并没有取得着作者的许可的,就不敢随便印行。

理工科的各项学问虽然也是今人作品,但是都已经得到着作者的许可,书籍售出,还会拿出一成二的份例给着作者作为稿酬。所以巩邑理工大学和长城大学各学科的领头人的着作,这里倒是最全面的。

巩邑理工大学的学刊被单独列了一个柜子,旁边也有每期学刊的目录,光看这目录也让人抓耳挠腮,这里面各个学科的论文汇集一册,可以想见内容会是多么华丽!

年轻的学人关注点在工学着作,什么《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加工手册(复兴五年版)》……竟然被抢购一空,很多人只能留下定金,约好说巩邑再版这些图书的时候,第一时间送到您府上——新华书店的分支遍布天下,即便有县城还没有新华书店分号,也可以在当地的诚记分号取货——你的郡县没有诚记?你那里还是大秦吗?连大宛王城都有诚记分号了,你家乡没有?什么?你是海外倭人国来的?倭人国是哪里?看你长得就跟个猴儿似的,望之不似人,滚到一边去!巩侯说了,理工科着作仅限大秦人可以研读!倭人只能读儒家经典!

散讲之后的巩邑营,就变成了一个大市场,人声鼎沸。

“陛下,巩侯最后那句话,也不是有心冒犯……”陪同皇帝回返的蒙恬安慰道。

“我知道……”扶苏板着脸,仍然觉得郁郁寡欢,“他不是看不起朕,他是看不起我们所有人……”

这下蒙恬也郁闷了。

张诚在长城大学推动了物理学、数学、机械学三个专业的建设。对文法类的学科很少涉猎。张诚结识学者和用人的标准是“头脑聪明”,而他头脑聪明的标准就是数学好、逻辑能力强、思维速度快。

张诚日常交流,数学系的学生要比其它院系的主任还要热络一些。

不难推测出,张诚对一些专业有“脑子不太够用”的评价。

不过在科系建设上,张诚并没有忽视政法文学之类的科目的建设,也鼓励文科院系的学术讨论和发展,只不过他很少参与相关的讨论。

涉及到社会问题的时候,张诚更愿意提供一个流程的、财务的解决方案,使用律法和暴力,被张诚当做是最后无奈时候的选择。

扶苏认为,这个和张诚所学的局限有关系。不过张诚自己的弟子,尤其是蒙铠、弘毅,还有张启明等等,接受的启蒙教育,主要都围绕着数学和相关工科的内容,很少要求他们向文科发展,也可以看出张诚对不同学科的态度。

“他就是看不起我!”扶苏想。

扶苏看到坐在御车一角的弘毅此刻非常安静,抱着一叠纸在写写画画,全不像一个这个年龄活泼的孩子。

“在做什么?”扶苏劈手夺过那些纸。

“在玩……”弘毅说。

接过来看,是一些九宫格里,有空白的数字。这东西和赵杏儿曾经玩过的幻方游戏很像。

“是数独,填上横竖斜的数字,让数算平衡……”弘毅说。

看着脑仁儿疼。这么小就玩这么费脑子的游戏吗?扶苏把一叠纸摔在弘毅的脚下,转脸对蒙恬说:“蒙卿,你说我们把孩子送到张诚身边,会不会孩子都学傻了?”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8kxs.com)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