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商山四老?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徐福身为方士,炼丹制药学艺有所不精,并非存心为患。何况徐福有救驾之功……”

扶苏的面色有些古怪,徐福救驾那一幕是过不去了!

“始皇帝三十七年,徐福逃亡之后,隐居民间,已经痛改前非,不再炼制丹药,而是潜心化学研究,创造出取灯儿、尿粉、纯碱等多种重要物资,已经造福万民,现在的徐福已经是一个专心为大秦服务的科技工作者,甚至为了探索新物质,曾亲身涉险而不悔!”张诚站起来,朗声道。

“徐福开辟了我大秦化学这一学科,是大秦化学领域的学术领头人和化工产业的领导者,本次大秦学术大会,巩邑将推荐徐福先生以化学家身份,参与学术讨论,分享新知识!”张诚又抛出一句。

“方士也能参加学术大会?那岂不是巫医神汉也都能参加了?”有人议论纷纷。

“使用尿粉为肥料,能让田中粮产翻倍!仅此一项,就造福天下,惠及万民!化学!天地万物变化之道,真正的济世之道,岂是那些搬弄口舌的书生所能相提并论的!”张诚哼了一声坐下。并没有打算给这些御史留面子。

“封化学家徐福……”扶苏看着张苍。

张苍从座位中站起来,鞠了一躬,已经想清楚:“徐福有救驾之功,又开辟化学一道,惠及天下,臣下以为,徐福可封爵少上造,赐田八十四顷、宅八十四处、实封三百户……”

扶苏依旧期待的看着张苍,似乎并没有完全满意。

“可任博士官,完善大秦化学典籍,可诏入御前备询!”张苍想了想,方士也罢、化学家也罢,都不适合实职实权官员。博士这个官职最适合徐福。

扶苏想想徐福那张老脸和一嘴黄牙,嘴角抽了一下:“徐福学术工作负担重,任博士官领俸禄,可不入朝参谒,朕有事垂询再上朝即可!”

张诚没想到,送了俩鹤,还能给徐福弄个官儿当当。这也算是徐仙人正式回到公众面前了,算是好事。

至于什么八十四顷田产和八十四处宅子,博士的几百石年俸,徐仙人不在乎那个,徐老靠着化肥火柴,都不知道赚了多少钱了!

但是满座哗然。

少上造这个爵位不低。已经进入“卿”的层级了,一个方士老骗子能得到这个爵位,这已经超过了朝堂上大多数人一生的顶点了。

把那些侍御史更是噎得满面通红。

但是这话居然还是张苍说的,如果是皇帝亲口说,还可以说徐福幸进,但是张苍是百官之首,最是严谨公正。张苍给出来的爵位和官位,无不是深思熟虑恰如其分的。

徐福有那么厉害吗?

什么时候方士也能封爵了?!!!

由两只铜鹤引发的风波本来应该告一段落,御史并不愿意就此消停,韩朋再次出列:“陛下,隐居商洛山中的四位隐士已经来到长安,现在由典客安置在馆驿之中。臣请陛下亲至会见四位隐士,以彰显我皇帝尊老敬贤之意。”

“哪四位隐士?”张苍奇道。

“始皇帝朝中的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

张苍点头不吭声了。叔孙通眼角挑了一挑——这四个老东西还没死掉吗?扶苏多多少少对这几位前朝的博士有点印象,也就点了点头:“既然是前朝的博士……”看了一眼张苍,张苍正在使眼色。扶苏也就转了调子:“请典客多加抚慰即可,宫中内侍稍晚前往馆驿,给四位长者颁赐酒肉!”

“陛下,这四位乃是当世耆宿,天下智者。陛下叫下人送酒肉,是不是有些怠慢?”韩朋道。

“那依你之见呢?”

“臣以为陛下应该车驾亲至,以示尊崇……”

“君见臣?韩御史你说说,这是什么礼仪……”

“天子访贤,必是天下佳话,愿我陛下效仿唐尧访许由的旧事,必能写入史册流芳万世的!”韩朋道。

御史大夫赵尧此刻眉毛都皱成了疙瘩。商山四老下山,举荐一下没问题,谁让你比许由的?你特么知道几个历史故事就瞎特么用是吧?

扶苏轻轻嗯了一声,慢慢说:“效法唐尧访许由。唐尧欲将天下传位给许由。韩御史,你的意思是。朕德不配位,应该把皇位传给商山四老?不过就只有一个皇位,传给商山四老的哪一位啊?”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韩朋忽然觉得脊背都是冷的。

“商山四老,隐士大才……嘿嘿,这四位真有大才、大能耐……那么天下大乱,陈胜造反席卷天下的时候,他们四位在哪里?项羽洗劫咸阳的时候,他们四位在做什么?天下黔首黎民,战乱之中死伤过半,这四位大才发挥了什么作用?乱世的时候就藏起来,天下太平了,人民富足朝廷安定了,他们想起来出山了?这大秦盛世,他们有什么功劳啊……”

赵尧不满的回头瞟了一眼韩朋。

“喂养万民,靠的是巩侯的拖拉机和徐福的尿粉带来的增产,天下富庶财务平衡,靠的是赵卿的计财之术,赵相为天下富足可谓呕心沥血!天下安定,有太尉和中尉万里征伐,朝廷安定,靠的是张相平衡百官主理朝政……朕最需要用人的时候,天下最需要人才的时候,这商山四老,他们躲在哪里啊?”

韩朋身体已经开始发抖了。

“念在他们年纪大了,朕派人赐给酒肉,顺便请使者问一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扶苏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给酒肉是客气,问话是测试。

熟读经史的扶苏,引用了一句话:“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当初孟子见梁惠王的时候。梁惠王就是这么问的:你这个老头,千里迢迢来到梁国,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于是孟子给梁惠王讲了一大套仁义之道。说王上你应该讲仁义不要讲私利,这样不好。这一段话千古流传,算是孟子中最有名的一段。

此刻扶苏把这句话问出来,却已经含了敲打的意思,如果四个老头照搬一段孟子的回答,不知道等着他们的命运又会是什么。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8kxs.com)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