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珍珠涉及到寺工的专利。好在张诚就是墨家的钜子,对寺工有特殊的影响力。张诚专门向寺工提出,独家使用人造珍珠这一技术的申请。按照新颁布的专利法和寺工对人造珍珠是价值评估,由张诚本人出资,帮助赵三球买断了这一授权。
寺工其实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虽然专利法、专利局都已经存在,但是专利的授权和转让,却几乎没有什么实践。专利局也依旧是一个非常冷的衙门。
人造珍珠是朝廷委托的一项研究,但是对寺工来说,这项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发展,每年产量仅仅达到合浦珍珠一年的产量,就足以压垮合浦珍珠的产业。
而合浦珍珠一年的产量……
一年百十斤而已。
所以寺工的人造珍珠虽然品质相当惊艳,但是实际利润却极薄,甚至不足覆盖寺工在这项技术上的投入。而随着蒙恬南征结束,朝廷对岭南的控制恢复,在珍珠这一项目上的打压已经悄悄取消掉。官方的这个作坊实际上已经没有继续保留和维持的必要。这项人造珍珠的技术,已经成为寺工资料库里尘封在资料柜上的一卷蒙尘的旧物。
直到巩侯张诚亲自找寺工的官员来谈这件事。
寺工自己不敢擅自做主,定价怎么样才算合理?怎样能既让巩侯满意,又让朝廷说不出什么问题。寺工也犯难——毕竟仿制珍珠的项目还曾是右相张苍亲自指示开办,皇帝亲自过问的?
寺工无奈,就写了条陈,向丞相府和皇帝陛下陈明此事。
皇帝就有了兴趣。
了解张诚的人知道张诚乃是天下第一点石成金的财神,张诚下决心进入的行当,必然是蕴藏着巨大潜力,张诚怎么会对假珍珠这么上心?
皇帝就特地找到张诚来问。
张诚很坦白的讲清楚制糖业对张村家庭妇女们赖以为生的养蜂造成的冲击,自己的妻兄赵三球为此深为烦恼,特地来长安探望自己,虽然赵三球并没有责备之意,但是张诚仍然觉得自己对乡亲们有这样的义务,就想着能利用自己的特权和所掌握的消息,帮助乡亲们做一点事情。
“赤铜簪子,鎏金以后一样金光灿灿,缀上一朵珠花,算上女工们的手工费用不过十个钱,打但是在长安市上,可以售卖百钱。”张诚道。
“这是欺骗人啊?”扶苏皱着眉头。
“我们只说这是赤铜鎏金和张村琉璃珠花首饰,并不欺骗人说这是黄金珍珠所做……”张诚道。
“意义何在呢?”扶苏皱着眉。
“意义就是……小门小户的女子,甚至哪怕贫家女子,也可以有一只漂亮的珠钗,为他们增添几分颜色!”张诚道。首饰的价格低廉,时长规模就可以扩大,诚记这个产品线,能够支撑养蜂业空缺下来的人力。
“这不是什么大生意,也不是非要拿到张村去做吧?”扶苏问。
“确实不是非要拿到张村去做。但是臣下是张村的人,臣的妻兄一直在努力通过养蜂业来支持外嫁的张村女子。养蜂业凋落,臣下不能无动于衷……所以臣下既然知道鎏金和假珠的工艺,难免要为张村筹划一二。”张诚也面露愁苦之色。
“还有什么不妥?”扶苏似乎看出张诚的犹豫。
“鎏金的工艺要使用金汞齐,会导致工人慢性中毒……损伤寿命,臣下需要和臣的妻兄共同研究,来避免这一危害……”
这个时代的鎏金工艺,采取的是金汞齐技术,将黄金和水银熔融,涂抹在器物表面,等到水银挥发,就可以为器物涂上一层坚固的金色涂层。但是水银挥发的汞蒸气剧毒,对人体有损伤。
所以这个时代提炼水银的匠人、制作鎏金器物的匠人,大多寿命不长。
为了生计和有限的利润,就要损伤寿命?
无异于割肉补疮。
“臣下已经组织人,制作密闭工作箱的方式,严格控制水银蒸汽外泄,避免水银和人体接触,同时又能有效完成鎏金过程……”
张诚为了这个工艺,专门设计了一款密封的玻璃工作箱。通过连在箱体上的橡胶手套在箱子内部操作鎏金。还严格确定了生产工作间的强通风、防污染生产制度。
赵三球说。自己要亲任车间主任,管理好生产安全。
张诚看着赵三球当时的表情,有一点悲壮。
没有任何事情是简单的,想要获得财富,就要付出代价。
扶苏和张苍连连叹息。
“这珍珠专利,你计划如何收买?”
“臣下愿意按照开发投入,购买独家使用这项技术的权力,然后每制作出5粒珠一个钱的代价,向寺工缴纳许可费。”张诚给的条件并不高。
“准!”扶苏说。
“就这么办吧!”张苍道。
“做好你那个研究,千万不要因为几个铜板杀伤人的性命!”扶苏也叹息。鎏金的廉价首饰,这是当下张诚能想到的,一个家庭能做的小手工行业。
有门槛,有利润空间,甚至有一点风险可以排除模仿者。
其实和当初的蜜蜂也有异曲同工的道理。都有一定的门槛。
只不过,在工业化的背景下,类似养蜜蜂那样的项目,是越来越难找到了。
就这个假首饰的生产制造,还要加上张诚墨家钜子、巩侯的身份,还要搭上和皇帝、张苍的情面,才能得到。
反复研究,赵三球说自己会发动已经绝经的老妇人和年长的男子去从事这个鎏金的环节,也一定会对每个人说明这项工艺的危险。
世间哪有又轻松又赚钱还可以世代相传的营生?
都是为了生活啊!
----
取代蜜蜂产业的技术很难找到,看到很多热心的读友留言,很多人提出想法,但是张村这个难题本身就特殊,一个有门槛的项目实在是不好找。
这本书对作者本人,是一次漫长的头脑风暴,各种段子的设计都是在黑暗中摸索。
平台最近要求作者在提交章节的时候,对是否使用ai技术进行声明。
你们现在相信,九指神盖不是靠ai写作的作者了。
思考和写下自己的思考,本身就是快乐的。
感谢你们陪我到这里。继续关注本书。
那啥,为不用ai的作者,给个五星书评吧?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8kxs.com)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