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把象牙送到长安,蒙恬倒也没有那许多想法,只不过是一次小规模对战的战利品,大秦勇士对上战象,这还是第一次,这个战利品多少还是有点特别,砍下来这些象牙,送给自己的好友嘚瑟一下而已。
相交数十年。蒙恬和扶苏的情感是不同的。
两人是真正的生死与共,差一点没一起死了。
很多年,自己承担着扶苏师父和保护人的角色,一直把扶苏送到那个九五之尊的宝座上,完成了始皇帝最后的重托。
就像父母吃到好吃的桃子,咬一口就会想着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样。
当然,其它关系的人也有分桃子的,不过蒙恬和扶苏当然不是这样的关系,就只是相差十来岁的好友和出生入死的兄弟。
象牙犀角红珊瑚这种东西,在岭南有的是。皇帝也不会缺这些。
长在战象身上的牙,才有一点特别。所以割下来,送给扶苏看一下。
不过战象的牙,其实也不算怎么稀罕。对面,林尘城下,不是还有差不多上千头战象?很多都有牙的。
战象难破啊!这种陆地战车一样的东西,自己之前就和韩信研究过战车的应对之法。步兵对战车,有用的战法也不过是堑壕、火攻之类的有限的手段。
战象和战车又不一样,战象是可以奔跑跨过堑壕的。而火攻,对战车的火攻也要散兵围攻才能实现。战象比战车还要灵活一些,步兵围攻战象,还是挺难。
“全军行营向前移动一里!”蒙恬下令。
在战象的威胁之下,大军暂时不可能脱离铁蒺藜的防卫,全军运动的速度就严重受限。具体操作要先把前军向前替一里地,后军为前军做了望和护卫,确保前军安全。然后前军在行营附近撒布铁蒺藜,做好防护,后军再跟上。
麻烦无比。
就像蜗牛前行一样缓慢。
中军的司马们也反复推演空投纵火的方式。但是敌军并不是据守困在城中,而是散布在林尘城外的开阔平地上,七万越军和千头战象,也占据了十里的空间。
在这样的开阔空间,空投纵火并不能收到如横浦关一样的成果。
韩信曾经提出:“用火比用水更复杂,所需要的条件更苛刻,一般战斗很难有效使用火。火战需要有足够的燃料、限定的空间、空气流动的情况、地理环境的诸多限制,贸然用火,最后很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甚至弄巧成拙。”
韩信在用兵上,虽然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纵火,但是韩信对纵火的条件研究的还是透彻的,蒙恬和韩信有同样的看法:野外作战,用火基本上和没用没啥区别。
眼下就是笨办法作战。大营每天前进一里,只要赵佗不出城,有个十几天就能兵临城下。只要压缩越军的战场空间,无论怎么说,优势还是在秦军这一方。
就只是……伤亡情况就不好说。
在这种僵持中,另外两支部队先后赶到。
一支是张良所率领的染疫部队。这支部队靠自身的免疫系统修复扛过了热带疾病,错过了番禺作战,但终于在全军恢复健康后抵达番禺,靠着慢船赶到了林尘战场,归队入列。
另一支军队是穿过丛林的修路部队。这支部队靠着番禺战俘做苦工,一路穿越林莽,修筑了一条漫长的六尺驿道。穿过苍梧,直抵林尘。
一万的秦军,在密林间和土着游击队伍发生无数场激战,最终只有不到八千五百人活着离开密林,抵达林尘。一路伤亡超过一成半。
而筑路的战俘,在这一路上的损耗超过了三成。
这一支军队和蒙恬大军汇合的时候,整支部队,无论是战俘还是秦军,都已经破衣烂衫,像叫花子一样。
主力部队是一路坐船过来的,轻手利脚。这支筑路军是靠着刀斧锯子一路开辟林莽过来的。
在这一路的征战中,百人长蒙铠也屡立战功,终于成为了一名五百人长,站在大将军蒙恬面前。
蒙恬看着自己亲生儿子,几个月不见,似乎又长高了一些,也又瘦了一些。这个青年身上增添了很多伤痕,目光也变得收敛,更加深沉。
“留在我中军,做一个司马吧。”既然已经经历过了五百人长的职位,拥有了野战带兵的经验和管理五百人的能力,那么转职中军的文职工作,可以从另外角度学习一些带兵的知识,增长经验。
大将军对自己亲生儿子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培养方案。
这是一个注重血亲的时代。大将军儿子的成长,当然比寻常士兵更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些岗位,增长哪些经验,有一个权势滔天的好父亲,自然能把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蒙铠点点头。自己又补充了一句:“司马之外,职下愿意为大将军护卫中军营帐,保护大将军的安全,请大将军允可!”
这个要求,蒙恬有些意外,但还是点点头同意了。
结果就是,每到入夜以后,蒙铠都全副武装,腰间挂着滑轮弓,别着腰刀,手里端着气动步枪,目光灼灼的坐在中军帐的门口。
到了白天就难免无精打采,经常会靠着中军大帐的木柱打个盹。
但是只要有人在蒙铠打盹儿的时候碰触他的身体,他就会立即清醒,目光如电,刹那间打开步枪保险,将枪口对准碰触他的人。
蒙恬很快就发现了蒙铠身上的这种变化。这种敏感,不只是军人独有的警惕和快速反应,而是经历了无数战斗之后,百战老兵的精神在无数战斗中高度紧张,形成的一种近乎病态的反应。
这是一种战争的创伤。
是经历了无数生死关之后的自然反应。
这个孩子在过去几个月,到底经历了什么?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8kxs.com)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