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怎么知晓这些军粮都被储存到了乌巢这样的偏远地区?
……………………………………*
乌巢军粮被盗燃烧一事,震惊了整个袁绍阵营的人。
从乌巢到官渡,中间的距离长达近百里。
且乌巢位于深山区,隐藏极好,
即便是再敏锐的侦探,也难以打听到这样一个隐蔽之所。
那么,曹军究竟为何选择火烧乌巢的战略呢?
这里面,还潜藏有何种秘密?
田丰与沮授等人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
相较于直接讨论淳于琼如何惨败阵亡,他们更加关心的是:曹军为何选择突袭乌巢,这才是粮食失窃的核心问题。
袁绍的脸色沉若黑锅。
环视一周,
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官渡之战中肯定有心腹背着他投敌曹军了。
否则,像乌巢这样的重要情报怎么会轻易落入曹操之手?
“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
袁绍在心里不断地猜测着。
突然间,有个名字在他脑中闪过!
可能是因为袁绍内心多少有所预感。
就在想起营中可能存在叛徒的那刻,
袁绍立刻联想到了这个人选——
就是一直被他冷藏不用的鞠义!
在袁绍手下诸将之中,
只有鞠义是既有卓越能力和功绩,
却被边缘化且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的人。
说到战功,
就连颜良与文丑这两位大将军合二人之力,也难匹敌鞠义一人给予的助力。
若非得力干将鞠义领军的精兵斩杀了公孙瓒手下的白马骑兵团成员,
袁绍自以为辉煌的界桥战役,可能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历史结果。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鞠义此人性格的确太过于嚣张自负。
更何况,袁绍自心底里对鞠义的不信任,让鞠义逐渐边缘化。
鞠义之所以能苟延残喘,全是因为公孙瓒还未被铲除。
一旦袁绍统一天下,首当其冲欲除之而后快的必定是鞠义!
“可恶!”
“定然是鞠义这家伙对我怀恨在心。”
“在官渡战役中,因愤怒与嫉妒转而投向曹贼,泄露了我军的绝密。”
袁绍心中如此构想。
越思考,袁绍越是确定,袁营内部的叛逆者必定是鞠义!
就在这时,郭图和逢纪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接着向前一步,拱手奏道:
“报告主公!我等提议立即收回鞠义手中的兵权。”
“此人过于自负骄纵,如若继续留用,可能会生大祸。”
听到这话,沮授愤怒不满地站出来反驳道。
昔日里,沮授与鞠义同样在韩馥旗下供职,因此对鞠义的脾气个性了如指掌。
虽说鞠义性格极为高傲,然而要让他背叛主子,却实在难以置信。
直白地说,别说是曹操或袁绍。
放眼天下,也几乎找不到能入得了鞠义法眼的人。
在官渡之战中,即使真有人从袁营倒戈至曹营,也不可能轮到鞠义。
只是这些心里话,沮授无法当众明说。
望着郭图与逢纪那两张讨厌的脸孔,沮授只得极力替鞠义据理力争。
可是。
郭图和逢纪二人非常懂得捕捉袁绍的心理状态。
在袁绍内心深处,若自己部下中有人反叛,
此人极有可能就是鞠义无疑。
除了鞠义,
怎么可能是许攸、淳于琼这些从小就结交的老朋友呢?
亦或是像颜良、文丑这般效忠自己的将领?
显然不可能。
如此看来,
出卖乌巢信息、归附曹贼的,大概非鞠义莫属了!
“主公,鞠将军是我军中之柱石,公孙瓒尚未被平定,切不可以自毁城墙。”
田丰在关键时刻,与沮授一起站出来阻止。
袁绍本不是个果敢决断之人。
见帐下的谋士分成两派对抗,一时半会也拿不准主意。
于是,袁绍又转头看向辛评、审配等人寻求意见。
感觉到了袁绍的视线,辛评和审配低下了头。
他们也无法判断,最终是否确实是鞠义会在官渡之变背叛。
见到两人的沉默,袁绍再次将希望寄托于心腹爱将颜良、文丑身上。
但面对这样的智谋之争,颜良和文丑显得无计可施。
让他们领军冲锋还能胜任,至于这阴谋阳谋的勾心斗角,
两人怕是连自身都难保,更别提为袁绍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看法了。
“主公……”
“无论如何,如果让鞠义继续统领大军,对我们来说利不抵弊。”
“不如先行收缴其兵权,防患于未然,以免后患。”
忽而,议事堂内传来一道尖锐刺耳的声音。
众人顺着声音寻找来源,
说话的原来是许攸。
作为与袁绍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许攸的地位不容任何人质疑。
无论是未来接任袁家基业的是长子袁谭还是次子袁熙,都不敢小觑许攸的影响。
在当前这种情形下,
许攸的发言几乎有着一言既出的局面决定性作用!
袁绍稍作考虑,最终决定剥夺鞠义的军权,并将其严密监禁。田丰与沮授愤怒地看了许攸一眼。
以鞠义的才能,领军打仗还行,但如果涉及 ** ,无非就是个随时可能被袁绍轻易摆平的小角色。
现今形势下,公孙瓒和张燕联军,似乎有了收复失地的决心。一旦缺少了鞠义和他的先登死士,袁绍的部队几乎等同于自行拆除防线。
对此,沮授与田丰疑惑不解,为什么一贯机智的许攸,在这个问题上却表现得这么不清醒。
实际上,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感到迷惑,许攸本人也在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为何在这时候会支持郭图与逢纪的观点。
但一个强烈的直觉告诉许攸,如果不确立鞠义是官渡之变时背叛袁绍的元凶,自己恐怕难以逃避接下来的灾难。许攸对自己的直觉向来非常信任。作为一位老练的赌徒,他的直觉一向准确,让他多次逃过了人生的重大危险。他相信这一次也绝不例外。
“颜良、文丑,你们立即带上人,把鞠义给我押来!”袁绍命令,“此外,先登死士的看管也不能松懈。”
先登死士虽作战能力出众,但却与领导者鞠义一样桀骜不驯。袁绍担忧若对先登死士的监管不够,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颜良、文丑遵命离开。袁绍回到座上,身边亲兵连忙奉上茶杯,让袁绍缓和情绪。
同时,空中乐进的成就榜也即将结束:“建安十年,乐进伴随曹操攻南皮,首次冲锋便斩杀了袁谭部下数名将领,追击袁军超过五十余里!”
“!!!”袁绍手中的茶杯顿时掉落,响声在大堂内回荡。
“怎么会这样?曹操作孽的家伙,在建安十年竟然已攻至南皮?”
这一突如其来的信息令袁绍麾下的文臣武将皆感震动。即便按照成就榜显示,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北方,但南皮城作为特别的存在,不仅是袁氏兴起的地方,而且地理位置邻近幽州,象征着重大意义。
这标志着到建安十年,曹操有可能已经占领了青州、冀州及并州三个重要州府。袁氏剩下的势力只可能是幽州这个相对较贫的土地。
瞬息之间,议政厅内的氛围骤变为一片诡异的沉默。在场所有人屏息凝神,唯恐引起袁绍更多不满。然而郭图、辛评等人的心中则浮现出了某种希望。成就榜中提到的事件暗示袁谭可能将是袁绍事业的继承者,这对郭图和辛评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而对于逢纪、审配等人来说,则是一剂苦药。毕竟,如果袁尚不敌袁谭,作为其忠实的支持者,他们的未来恐难言光明。
随着成就榜画面不断更新,但袁绍一众人的注意力已经不再集中在上面了。最初成就榜发布时的情况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听到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前统御北方的消息时,袁氏营垒内部之所以未发生土崩瓦解的现象,其背后的重要推力在于袁绍本身的领导气质及个人魅力,加上关于袁氏衰落的具体情节仍未明朗。然而,乌巢大火的发生改变了局面,使袁营里的众多智囊逐渐摸清了官渡战役惨遭滑铁卢的核心问题。
然而,出乎大家预料的是,袁家在官渡之战后展现出来的虚弱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事实上,位于河北的四个州拥有深厚的基底与富饶的自然资源,在这些方面的实力明显超过了曹操掌控的几个州别,尤以冀州最为显着,堪称是东汉时期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州域。假使袁绍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具有相应的能力,即使无法与曹操形成鼎足之势,至少也应该能有一番抗衡之力。然而现状却远非如此,随着官渡战后仅仅五年的流逝,袁家将不得不面临连续丧失三州的局面。这已经超出了官渡之战带来的后果,表明即便是在那之后,除非袁氏继承人犯下如同克拉索斯般不可挽回的错误,否则袁家绝不至于如此迅速地走向没落。
随之而来的是新一波榜单信息的揭晓,直接导致了袁绍的情绪几乎达到极限,几近崩溃。
——建安十二年,随着河北地区最后的四州全数丢失,袁尚与袁熙两位兄弟被迫 ** 至辽东,并寻求辽东郡守公孙康的庇护。
同年间,曹操计划对辽东发动战争,麾下的将领们如乐进纷纷表达了强烈的参战意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战争尚未正式开启之前,公孙康就已提前将两人的首级送达给了曹操。
正如一句俗话所讲:“脑袋都能送到千里之外,又怎么需要座位呢?”借此机遇,曹操最终实现了统一北方的理想,包括乐进在内的众多将领也因为功勋卓越受到了表彰。
建安十四年,紧随着赤壁之战结束的一年后,乐进获任襄阳太守,担负着训练军士以抵抗关羽的重任。
又过了四年,即建安十八年,乐进和关羽在青泥地区展开激战,双方互有胜负,损失不算严重。
再两年后的建安二十年,乐进奉命移驻合淝,协同张辽、李典等人共同面对来自孙权的压力。
直至建安二十三年,因其显着的贡献与才能,乐进晋升为右将军。同年年末,乐进因疾病离世,追赠威侯之尊号。
回顾乐进一生,从青年至暮岁一直追随曹操四处征战,每次作战他总是冲在最前,勇往直前且屡建奇功。此外,他的品德同样值得称道,待人宽厚友爱,得到了周围战友的信任与尊重,成为了曹营不可或缺的一位良才美将。
对于他的成就进行评定:
战斗技能:三星半
军队建设能力:二星半
个人影响力:三星半
综合评价:九星半
为了表彰乐进对统帅之榜所做的贡献,特授予破城密策一份,强化身心次数使用权一次。
随后,在关于乐进的评估完成之际,一册沉甸甸的知识宝藏凭空出现并落入乐进手中。这书本上记载的内容涵盖了各种攻城的策略和率军攻破城垣的技巧,无疑是对于他这样的军事领导者极为宝贵的财富。然而,在准备翻开书页深入探索之际,一股璀璨的金色光芒自天际降落,完全包裹住了他整个身躯。
此等异象令在场的每一名曹军将领为之震惊,他们正欲上前查看之时却被郭嘉、荀攸等几位高参及时制止。
不到一分钟之后,
乐进从光芒中现身,只见他周身肌肉明显比先前更为结实有力,轮廓变得更加鲜明。
但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止于此——
乐进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体内多年的潜藏伤痛都被这次神光洗涤一空,武艺修为亦由此获得了质的飞跃!
“哈哈哈,恭喜乐将军升迁大喜!”周围聚集的将领们纷纷发出羡慕之声,并向乐进表示祝贺。
然而,大家内心也为乐进感到欢喜。
“每遇大战,总是身先士卒”,这不是简单的口头承诺。
众人皆知,攻城时最先冲锋的人,往往是九死一生的角色。
乐进和他的手下士兵,更像是敢死队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先锋军。
多次从死亡边缘归来,足以见证乐进的强大个人能力。
尽管众多曹军将领心中不乏嫉妒,
但他们对于乐进榜上有名,都表示发自内心的赞同与敬佩。
和荀彧辩论的曹操看到乐进排名跃至二十六位时,同样满心欣慰。
曹操暗忖:“由此看来,我军中还有更多的将士值得这份荣誉。”
但再次抬头时,
他撞见了荀彧审视的目光。
“主公,若按常理,官渡之战我们本应无法得知袁绍将在乌巢藏粮的信息。”
“显然,袁绍的营地内部出现了一个变节之人。”
荀彧直言不讳。
曹操听后深感释怀。
至少,此刻荀彧暂时被他说服,未再追问有关‘魏王’身份的问题,
这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内乱。
“文若,你认为那个袁绍营中的叛徒是谁?”
曹操提出疑问,尽管他心中已有了答案,只是这猜想仍让他有些不安。
毕竟这猜测太过惊人。
假如那个猜疑中的人都背叛了袁绍,
袁绍阵中还剩谁可称为忠诚?
“主公,此人心性必深知袁绍为人。”
“同时亦需熟悉主公你的为人。”
“除此之外,他必须在袁谭和袁尚的竞争中保持中立。”
“在袁军阵营中,能符合上述三项条件的,只有一位。”
荀彧轻笑道,因为他曾短暂加入过袁绍幕僚,
对袁绍的主要策士颇有认识。
田丰与沮授,才智超群,却因太过正直,难以与袁绍深入交流;
郭图、逢纪等,善于揣测上级意图,但在荀彧眼中,并不具备真正的智慧。
至于辛评、审配,对袁绍无比忠诚,绝不会反叛。
而在袁绍军中唯一有机会叛变,同时也深受袁绍赏识之人,就是许攸。
许攸不仅极端贪求财富,且因其傲慢的态度与其他袁营成员相处不睦。
如果官渡之役时袁营内部出现问题,最先出事的将是许攸!
...
“主公,微臣听说你与许攸从小就结识。”
“或可以致信给他,问候之情,信中忆旧即可。”
喜欢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