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 李世民猛地提高了声音,眼底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介休城防坚固,刘武周、宋金刚人等更是悍勇善战,白甲军竟能如此轻易拿下?”
帐内的烛火被他的话音震得晃了晃,映着他脸上复杂的神色,有惊讶,有疑虑,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白甲军若为友军,如此行事背后是否有其他诉求?若为敌军,以他们的实力和手段,恐怕会给河东战局带来极大变数。自己必须谨慎应对,绝不能因一时疏忽而陷入被动。
他想起昨日那白甲军驰援柏壁时的迅猛,却也没想到这支队伍能有这般雷霆手段,竟连一场像样的厮杀都没惊动,就换了介休城头的旗帜。
“是,弟兄们在城外守了半夜,没听见半分厮杀声,” 斥候低着头回话,“只瞧见城头旗帜换了,白甲军的人守在上面,刘武周的旧部像是被缴了械,规规矩矩的,没敢乱动。”
李世民缓步走到案前,指尖轻轻点在军图上的 “介休” 二字,难怪柏壁解围后再没见这支白甲军的踪迹,原来他们竟奔着介休去了。能在短时间内悄无声息拿下城池,看来这支队伍不仅勇猛,更有奇谋。
“再探!务必查清楚领兵之人的身份,还有刘武周等人的下场……” 李世民抬眸,目光锐利如刀,凝声道,“最好能设法潜入介休城中,把里面的情形探查得仔细些。”
他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顿,补充道:“白甲军虽曾驰援柏壁,可来历不明,行事又这般诡谲。介休是河东要地,他们突然占了城池,是友是敌尚未可知,若刘武周已败,那些残部是被收编还是被处置,城中军备如何,都得弄个明白。”
斥候略一迟疑,脸上露出几分踌躇,低声禀道:“殿下,还有一事…… 我等在通往介休的山道上,发现了刘武周的溃兵痕迹,看情形像是经历过一场极为酷烈的伏杀。”
“伏杀?” 李世民眉峰一挑,“痕迹何在?是白甲军所为,还是另有他人?”
“山道两侧的树丛里还留着箭矢和兵刃,地上的血迹冻成了黑紫色,看尸身装束都是刘武周的部下,”斥候咽了口唾沫,声音压得更低,“瞧那山道中的厮杀痕迹,倒像是…… 被人以逸待劳,硬生生截断了退路。只是现场没瞧见白甲军的尸首,也分不清是哪路人马下的手。”
李世民指尖在案几上停住,目光落在军图上那道蜿蜒的山道。刘武周的溃兵被伏击,介休城又被白甲军悄无声息拿下…… 这两者之间,未必没有关联。
“一并查清楚,” 他沉声道,“伏杀的时间、参与的人马,还有…… 刘武周、宋金刚等人,是否在其中。”
斥候再无迟疑,抱拳领命:“属下这就去办!” 说罢转身掀帘,身影很快便被帐外的风雪吞没。
帐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烛火噼啪轻响。李世民在案桌前复又落座,眉头却是越皱越紧。刘武周的溃兵半道遭伏杀,而白甲军又紧接着恰好拿下介休,这两处变故凑在一起,倒像是有人早已布好了局,一步步收网。
他想起白甲军驰援柏壁时的迅猛,想起他们兵不血刃拿下介休的利落,再联想到山道上那场酷烈的伏杀…… 这支部队的行事风格,竟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精准。
“到底是谁在背后调度,此人绝对是将帅之才....……” 李世民低声自语,指尖在案桌上轻轻叩击。若说之前还有几分侥幸,此刻他更确定,这凭空出现的队伍绝非偶然,背后定然藏着足以影响整个河东战局的力量。
肩头的伤口又在隐隐作痛,他抬手按住,目光重新落回军图。不管白甲军的来历如何,眼下最要紧的是稳住柏壁,再借介休的变故重整旗鼓。
窗外的风雪似乎小了些,天边已透出一丝鱼肚白。李世民望着帐外渐亮的天色,缓缓挺直了脊背,无论前路藏着多少变数,这场仗,他都必须撑下去…………
……………………
……………………
此时的介休城内,气氛却透着几分诡异。昨日百姓们见溃兵涌入城中,个个面带惊惶,心有余悸,没多久,便见兵卒频繁巡街,整顿城防,秩序倒比先前安稳了许多。
只是昨夜军营方向偶尔会传出几声厉喝或痛嚎,却又总是转瞬即逝,很快便归于沉寂。
几个百姓聚在街角,压低声音议论着。
“听说城头换了旗帜,也不知这新主子是个啥样的人,咱这日子还能不能过安稳喽?”
“唉,管他是谁,只要不抢咱粮食,能让咱活下去就行。”
“....................”
百姓们整夜提心吊胆,攥着家中仅存的过冬余粮堵住屋门,总怕有乱军兵痞破门劫杀。可直到天光大亮,街面上除了巡逻的白衣银甲兵卒,竟再无半分乱象。
有人壮着胆子推开窗缝张望,见士兵列队走过,步伐整齐,盔甲上的寒霜在晨光里闪着冷光,却对街边屋舍秋毫无犯,悬了一夜的心,才稍稍往下落了落。
只是那军营里的动静,还有城头骤然更换的旗帜,仍像块石头压在众人心头,这介休城,到底是换了谁的天下,是否还会危及他们的性命?
..............................
介休城衙门署衙内,林元正一夜舒坦安睡,天刚亮便已起身。此时他正与刘武轩相对而坐,案上摆着一壶温热的茶汤,两人慢条斯理地啜饮着,神情从容。
窗外晨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映得他们衣袍上未褪的征尘都柔和了几分。署衙内静悄悄的,只偶尔传来院外巡逻兵卒的踏雪声,与屋内的茶香交融在一起,竟生出几分难得的安稳。
“林安他们昨日可都妥善安置了?” 林元正放下茶盏,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着,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
刘武轩呷了口茶,眼底漾开几分笑意:“家主放心便是,入城后便已安排妥当,想来安叔昨夜怕是心中欢喜,一夜无眠。”
他放下茶盏,话锋一转,语气里添了几分轻快:“毕竟刘武周的粮库与藏库中,可有不少好东西。特别是那藏库之中,银钱可不少,安叔他们清点时眼睛都看直了,这些东西,正好能充作军饷。”
林元正闻言,指尖在案上轻轻一点,唇边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银钱虽好,却不及粮草军械实在。让他们仔细清点造册,分好主次,莫要因这些俗物乱了分寸,最终还是得等刘师来处置才妥当。”
话音刚落,门外回廊中便传来一道沉稳的声音,带着几分从容的笑意:“不知是何事要某处置?”
随着声音响起,刘长宏踏着晨光从门外迈步进屋,他身着素色圆领长袍,虽未披甲胄,却自有一股凛然气度。
林元正与刘武轩闻言,连忙起身行礼。
“刘师。” 林元正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敬重。
刘武轩紧随其后,声音里添了几分亲近:“阿耶。”
刘长宏目光扫过案上的茶盏与散落的文书,笑着走近:“方才听闻你们在谈缴获藏库之事?”
林元正侧身让开案前位置:“正是,刘武周藏库中银钱颇丰,安叔他们清点时难免上心,想着还是由刘师定夺处置才好。”
刘长宏走到案前站定,目光落向窗外晨光中的街巷,语气平和:“银钱可充军饷,亦可赈济城中百姓,倒也不算俗物。再说那笔钱财,本就不是刘武周携带而来,乃是他一路掠夺搜刮,如今物归原主也好,救济民生也罢,总好过留在突厥叛兵贼寇手中。”
他顿了顿,微微皱眉,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只是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军营中那五万兵卒该如何处置……”
话音刚落,林元正便接过话头:“刘师是担心这些人成分复杂?毕竟里面既有刘武周的旧部,也有沿途裹挟的壮丁,还有些是先前被打散的唐军残兵,以及那突厥可汗所支援的突厥人?”
刘武轩也蹙眉道:“阿耶,家主,要依我看,不如挑些精壮编入我军,余下的发放粮饷遣散回乡?”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