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尽管宫禁森严,但陛下病重、太子闭门、辅政大臣更迭的消息,还是在长安悄悄流传开来。
各种流言开始滋生蔓延。一些野心家们瞬间就高潮,他们纷纷派出心腹,不停在城内制造流言蜚语。
“听说了吗?咱们的大唐皇帝昏迷不醒呐,听说有人要害他。”
“这还用猜啊,肯定是几个皇子争夺皇位,从而铤而走险。”
“啧啧啧…他们胆子有那么大。会不会是陛下放出的烟雾?”
“呵呵…你们消息还没我灵通,听说陛下吃仙丹后昏迷不醒。”
“啊??这世间真有仙丹啊!”
…
原本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主持的朝会,被房玄龄、魏征、萧瑀三人以“陛下需静养,太子殿下偶感风寒”为由暂停,只召集部分重臣在政事堂议事。
此时此刻。
政事堂内,气氛同样凝重。
作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褚遂良好不容易安上宰相头,岂会轻易松手。
“房相,魏公,萧公…”褚遂良面色肃然。
“陛下龙体欠安,我等臣子忧心如焚。然则无凭无据,仅凭些许嫌疑,百骑司就缉拿方外之人。
甚至惊扰宫禁,此举是否过于僭越?若因此惊扰陛下静养,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更何况长孙大人由娘娘钦定辅政,为何突然被排除在外?此举恐令朝野不安,非国家之福啊!”
魏征闻言眉头一竖,刚要反驳,却被房玄龄用眼神制止。
房玄龄捋捋胡须,缓缓开口道:
“褚大人所言,不无道理。然则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陛下昏迷事出突然,且有女郎中验明,乃丹毒入体所致。
秦英、韦灵符进献丹药,两人嫌疑最大,李统领依法拿问并无不妥。
至于辅政之事嘛。皇后娘娘忧心陛下,虑及太子需避嫌,临时调整乃权宜之计。
眼下一切,当以陛下龙体为重。”
萧瑀也接口道:“不错。当务之急,是确保陛下得到最好的医治,长孙尚书想必也能体谅皇后娘娘的苦心吧。”
褚遂良却不肯轻易罢休:
“即便要审讯,也应交由大理寺或刑部。百骑司乃天子亲军,直接插手此类案件,恐开恶例。
再说魏驸马虽为帝婿,但他终究是外臣。如此深度介入宫禁与朝政,于礼制不合!若人人效仿,国将不国!”
褚遂良显然是想将“外戚干政”、“驸马擅权”的帽子,扣在魏叔玉头上。
就在这时。
政事堂外传来清冷又威严的声音:
“褚大夫是在质疑本宫识人不明,还是质疑本宫处置宫务的权力?”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长孙皇后在李承乾的搀扶下,缓缓走入政事堂。
魏叔玉则紧随其后,目光如电般扫过在场众人。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见过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抬手虚扶:“众卿平身。”
她的目光落在褚遂良身上,“褚大人,陛下昏迷前嘱托本宫,若有不测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可临机决断。
昨夜宫外之事,是本宫授意李统领便宜行事。缉拿妖道,是为查明陛下病源;调整辅政,是为避免嫌疑,稳定东宫。你,可有异议?”
皇后亲自出面,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褚遂良顿时语塞。
他绝不敢直接顶撞皇后,尤其是在陛下昏迷,皇后手握大义名分的时候。
“臣…臣不敢。”褚遂良只得躬身道。
“不敢就好。”长孙皇后语气淡漠。
“陛下病重,正值国家艰难之时,本宫希望众卿能同心同德、共渡难关,而非在此互相猜忌、徒乱人意。
一切政务,暂由房相、魏公、萧公统筹。若有要事,可直接禀报太子。”
李承乾轻咳一下嗓子:“孤最近收到不少折子,都呼吁妹…魏驸马重回御史台。
孤与几位宰相商议后,觉得御史们的提议很合理。魏叔玉…”
褚遂良心里顿时涌起不好的预兆。他之所以与魏叔玉交恶,还不是因御史台的缘故。
御史台有一大半的御史,他们压根没将他褚遂良放在眼里。
之所以如此,与魏叔玉之前给的福利有关,谁都愿意跟有钱的长官混。
“微臣在。”
“孤令你为御史左大夫,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啊??”
殿内所有人都懵逼,就连长孙皇后的嘴巴都张得大大的,能塞下根香肠。
贞观时期的宰相,除三省的三个大佬外,其它宰相都属于杂牌宰相。
所谓杂牌宰相,就是加封宰相头衔的宰相,其中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最。
房玄龄想了想,最终他什么话也没说。魏征倒觉得有些过,如此年轻高居宰相,并不是什么好事。
“殿下给吾儿封御史大夫官,老臣不反对。但给他封宰相头衔,老臣不答应。”
见老魏反对,萧瑀也跟着附和:
“陛下,魏侍中说得没错,给魏驸马封宰相头衔有些过了。”
李承乾叹口气:“行吧,那就先封个御史大夫的官,褚大人没意见吧?”
褚遂良一脸便秘。之前魏叔玉年纪小,让他当御史左大夫倒没什么。
眼下他都成年,御史台再搞两个御史大夫,实在太让他丢脸。
“行了,就这么说定,你们可以回各自衙门。”
长孙皇后直接下逐客令,态度坚决、不容置疑。
众臣见状纷纷告退。褚遂良深深看了魏叔玉一眼,最终眼神复杂的退出去。
待众人离去,长孙皇后强撑的气势才微微一松,露出一丝疲惫。
“母后,您不该来的。”魏叔玉上前一步扶住她。
“本宫若不来,他们岂会轻易罢休?”长孙皇后冷嗤一声。
“你阿耶和房相虽能压制一时,但辅机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本宫与太子必须站出来,表明态度。”
说完看向魏叔玉:“玉儿,接下来你有何打算?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魏叔玉眼中寒光一闪:
“他们在等,等陛下…或者等我们出错。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秦英和韦灵符虽然是弃子,但未必没有其他线索。
李君羡正在加紧审讯,希望能找到突破口。此外李恪那边,也需要重点关注。还有……”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我们需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陛下迟迟不醒,我们必须确保太子哥能顺利继位,防止任何人借机生事。”
长孙皇后娇躯微微一震,她明白魏叔玉的意思。最坏的打算,就是准备武力维稳,防止政变。
如此一来,需要掌控足够的军事力量。
长孙皇后蹙眉,“尉迟恭掌管长安的防务,侯君集掌管兵部,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
“南衙十六卫成分复杂,多有关陇子弟。”
魏叔玉接着道,“不过程处默、秦怀玉、尉迟宝林他们几个,如今都在南衙担任要职,可以信赖。
小婿会设法与他们通气,让他们暗中留意,控制关键位置。此外驻扎在城外的左御率,主将冯叔俭乃太子哥的心腹,可令其驻扎进皇城。”
长孙皇后看着魏叔玉,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和复杂。
她的玉儿心思之缜密,布局之深远,远超她的想象。有他在似乎再大的风浪,也多了几分把握。
与此同时,长孙府邸。
书房内,长孙无忌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他对面坐着同样脸色难看的褚遂良。
“皇后娘娘亲自出面,将事情揽过去,我们暂时无法从明面上攻击魏叔玉。”
褚遂良沉声道,“不过朝中对此不满者大有人在,尤其是关陇各家。他们对魏征、房玄龄等人把持朝政,早已心存芥蒂。”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魏叔玉小儿,仗着帝宠和些许功劳,竟敢如此跋扈!还有观音婢…她终究是选择夫家,选择她的儿子!”
“辅机兄,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褚遂良劝道。
“当务之急,是绝不能让他们撬开秦英和韦灵符的嘴。虽然赵道生已死,但难保那两个道士不会在酷刑下说出些什么。另外,陛下的情况…到底如何?若是陛下醒来…”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那两道士的家人,都在我们掌控之中,他们知道该怎么做。至于陛下…”
他顿了顿,声音中带着一丝得意:
“孙神医的徒弟,医术确实高超。但丹毒入髓,岂是那么容易清除的?
就算能醒,龙体能恢复到几成?还能不能处理朝政?只要陛下无法亲政,太子又声名有损,我们就有机会。”
“齐王那边…”褚遂良试探着问。
“李恪那边,暂时不要主动联系。”
长孙无忌摆摆手,“他母亲是前朝公主,身份有些敏感,过早牵扯进来反而不美。
利用我们在朝中和宫中的力量,给皇后和魏叔玉制造压力,让他们自顾不暇。
可以让人弹劾魏叔玉勾结边将,图谋不轨?或者散布流言,说太子其实知晓丹药之事,甚至暗中支持,意图……”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褚遂良已经明白。这是要将水搅浑,将太子彻底拖下水。
往后哪怕陛下醒过来,他心里始终卡着根刺。
“我明白了。”
褚遂良点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就在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密谋时,百骑司暗牢内,李君羡的脸色无比难看。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