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哀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5章 众卿聚东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一路平安啊,文信侯......”

人群中不知谁先低低地道了一声。

“一路平安……”

更多的声音附和着,虽不整齐,却透着真诚。

议论声起初低微,渐渐汇聚成一片嗡嗡的低语,透过微启的车窗,清晰地传入车内的吕不韦耳中。

没有指责,没有幸灾乐祸,更多的是不解和发自内心的惋惜与敬意。

他端坐车内,原本古井无波的眼神,微微泛起波澜。

他闭目靠在车壁上,那些市井小民质朴的话语,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将他带回更久远的岁月洪流。

邯郸巨贾,奇货可居,押注于一个落魄王孙,倾尽家财,周旋列国,拥立异人,结交华阳,扶立新君,摄政掌国……

一幕幕惊心动魄、殚精竭虑的往事掠过心头。

有成功的狂喜,有失败的冷汗,有孤注一掷的豪赌,更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他本以为自己这一生,以商贾之财谋得相位,已是泼天富贵;执掌秦国权柄近十载,操弄乾坤于掌中,生杀予夺,翻云覆雨,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即便最终黯然离场,从权势的巅峰跌落,也算不枉此生,足以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如今,听着车窗外这些与他素不相识的秦人发自肺腑的肯定,他才恍然,自己赚得的,似乎比想象中更多,远不止是金银财帛和煊赫权位。

这“赚”,这并非来自权柄的威慑,而是源于他吕不韦实实在在的政绩,在无数普通秦人柴米油盐的生活里,悄然留下的印记。

兴修水利,推广农具,稳定物价,鼓励商贸……这些举措,或许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微不足道,但却真切地润泽了无数普通秦人的生活。

他听着这些市井小民发自肺腑的、毫无功利色彩的赞誉与惋惜,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满足感,悄然压过了离愁与失落。

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流,混杂着巨大的感慨,涌上心头,几乎令他喉头哽咽。

他低声自语,声音微不可闻,充满了释然与慰藉:“秦人如此待我,不韦此生…无憾矣!”

商君车裂,为法殉道,得秦人敬其法;张仪纵横,全身而退,得史家赞其谋。

而他吕不韦,竟在失势离都之际,收获了如商君般来自黎民百姓的敬意,又似张仪般得以保全性命,归隐洛邑封邑。

他赚得了权倾天下,也赚得了全身而退,更赚得了这来自秦人内心的、最质朴的尊重与千秋万代抹不去的声名。

这份“赚”,远比金银权位更为厚重,足以慰藉那一生奔波劳碌、机关算尽、呕心沥血的灵魂。

宦海沉浮,权力倾轧,到头来,能得此结局,夫复何求?

此生,足矣。

.........

当车驾缓缓驶近咸阳东门时,出乎吕不韦意料的是,城门前并非空寂,而是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新任相邦嬴傒、右丞相隗状、左丞相芈启、纲成君蔡泽、阳泉君芈宸、上将军蒙骜及其子郎中令蒙武、嬴永、嬴辉、李斯、王绾、甘罗......

以及一批曾在相府任职或受过吕不韦举荐、提拔,如今已在朝中崭露头角的年轻官员,则聚在另一侧。

大秦朝堂之上,分量最重、最具代表性的文武官员,齐聚于此。

秦臻则站在人群稍后,目光穿越众人,落在刚刚停稳的马车上。

这场面,庄重得近乎压抑。

吕不韦没想到,自己选择如此低调地悄然离开,竟仍有如此阵仗的送行。

他环视眼前这群曾在他权柄下俯首、也曾与他明争暗斗、如今却齐聚于此送别的面孔,心中五味杂陈。

随后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深吸一口气,脸上浮现出惯有的从容笑意,走下车辇。

“不韦何德何能,竟劳烦诸公贵步相送?”

他对着众人,深深一揖:“不韦,见过各位大人!”

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清晰平稳,带着一种卸下重担后的坦然与豁达。

没有虚套的寒暄,气氛肃穆而庄重。

嬴傒作为新任相邦,今日身着崭新威严的玄色相邦朝服,率先上前一步。

他神色异常复杂,既有新晋高位、大权在握的意气风发,眉宇间又似背负着无形的重担。

他手中捧着一觞酒,沉声道:“文信侯于我大秦,功勋卓着,今虽去相位,然德望犹存。傒,谨以此薄酒,敬文信侯此去一路顺遂,安享洛邑林泉之乐。”

他的话语带着官方辞令的严谨,却也有一丝真切的送别之意,显然对这位曾执掌国柄的前相邦,心中仍有敬畏。

“谢相邦美意。望相邦以国事社稷为重,不负大王重托。”吕不韦接过酒樽,坦然饮尽。

两人目光短暂交汇,嬴傒眼中有一闪而过的询问与忧虑,这相位,这重担,接得是否安稳?

但吕不韦只是平静地垂下了眼帘,避开了那无声的探询。

嬴傒此刻心中的波澜与沉重,吕不韦洞若观火,却无意多言。

紧接着,隗状上前,同样奉酒:“隗状敬文信侯,文信侯主政多年,功在社稷,虽去相位,其恩泽犹存,其声名不朽。

昔日同殿为臣,政见或有不同,治国之道亦存歧异。

然文信侯经世之才,隗某素来敬服于心。此去洛邑,山高水长,万望珍重。”

其言辞坦荡,不卑不亢,承认其才,亦表明立场之别。

“右相胸襟坦荡,不韦佩服。大秦有右相此等直臣,秉公持正,大王之幸也。”吕不韦深深看了他一眼,回礼饮下。

芈启紧随其后,楚国公子的气度雍容依旧,脸上带着惯有的笑意:“文信侯乃我大秦柱石,启虽不才,亦深知文信侯之功。

一杯薄酒,聊表心意,敬文信侯一路平安顺遂,归隐洛邑,远离俗务纷扰,含饴弄孙,亦是人生至乐。”

他的话语圆融周全,既是代表楚系,也是个人立场,恰到好处地避开了所有敏感话题,只言送别与祝福。

“昌平君过谦了。楚秦之好,唇齿相依,乃邦国之基。”

喜欢大秦哀歌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秦哀歌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