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阳捡起戚南威的储物法器,袋中除了一些宝物外,果然藏着几封密信。
“哥?写了什么?”
净倾凑过来,只见信笺上赫然写着:本月十五,将一百名童子至阴雾宗山门,切记要阴年阴月出生的女童。
净阳又翻出几封过往信件:“原来黑水涧一直在为阴雾宗抓捕阴年阴月出生的女童,杨家小姑娘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他攥紧信纸:“难怪戚南威短短几年修为暴涨,原来是攀上高枝了。”
净倾小脸煞白:“哥,那我们救不救啊?”
“救不了!”净阳将信件收好,“阴雾宗有化婴修士,咱们只能回寺禀明方丈了。”
“阿弥陀佛。”
就在这时,一声悠长的佛号突然响起。
两人微微一愣,抬头看去,只见方丈不知何时已站在殿门,手持九环锡杖,正微笑着望着他们。
“净阳。”方丈缓步走近,“老衲观你从小杀心太重,今日手刃仇敌,可曾了却心中执念?”
净阳跪倒在地,眼泪夺眶而出:“弟子......弟子......”
方丈轻轻抚摸他的头顶:“心魔已除,善哉善哉。只是......”他话锋一转,“你二人做事还不够完善。既然动手了,就不能放走一人,否则后患无穷。”
净阳挠了挠光头,小声嘀咕道:“人都跑光了,想追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方丈微微一笑:“阿弥陀佛,老衲已经帮你们出手了。”
一旁的净倾插嘴道:“方丈,您怎么知道我们来这里了?”
“从净阳偷走‘天龙木鱼’那一刻起,老衲便知晓了。”方丈伸出手,“拿出来吧。”
净阳吐了吐舌头,乖乖从怀中掏出那尊缩小的木鱼,双手奉上:“弟子知错了。”
方丈接过木鱼,转身走向殿外:“走吧,去阴雾宗,先把孩子救出来。”
净阳净倾连忙跟上,没想到方丈早就看穿了一切,始终在暗中守护着他们......
玄阴宗山门外。
漫天阴云突然被一道金光刺破,方丈轻轻一挥锡杖,万千佛光化作金色天幕,将整个玄阴宗笼罩其中。
“何人胆敢犯我玄阴宗?!”一道黑影冲天而起,正是玄阴宗宗主冥无涯。
方丈双目微睁,单手作揖:“阿弥陀佛,老衲白马寺净如。”话音未落,手中锡杖突然爆发出漫天金光,“今日特来超度尔等!”
冥无涯周身黑雾翻腾:“本座与白马寺素无仇怨......”
净如方丈充耳不闻,轻声道:“大日,净世!”
刹那间,天地间仿佛升起一轮金色太阳,冥无涯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与满门弟子一同灰飞烟灭......
“阿弥陀佛!”净如方丈恢复了往日的慈祥笑容:“老衲在白马寺等你们回来,面壁思过三年。”
三日后,凤翔城。
杨明川正在后院焦躁踱步,忽然听到一阵声音响起:“爹爹!”
他猛地转身,只见净阳和净倾领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是失踪多时的杨芷兰!
“芷兰!”杨明川踉跄着冲上前,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
小女孩虽然有些消瘦,但精神尚好,在杨明川怀里放声大哭。
“阿弥陀佛!”净阳双手合十,“杨施主,幸不辱命!”
杨明川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两位小师父的大恩大德,杨某没齿难忘!”
净阳连忙扶起他:“使不得!其实......”他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是方丈出手,我们也没这么顺利。”
杨明川缓缓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简:“两位小师父,这是我杨家祖上留下的《同心合体术》,看两位应是兄弟,这功法正适合你们修习。”
净阳好奇地接过玉简,仔细看了一会,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笑容。
“哥,怎么了?”
净倾憋着笑把玉简塞给他:“你自己看......”
净阳接过玉简,才看了几行就瞪大了眼睛:“这......这......”
玉简上记载的同心合体术,需要两人先面对面跳一套古怪的舞蹈,最后还要摆出双手双脚同时指向对方的姿势。
旁边还标注着:“需心意相通,动作一致,稍有杂念便会失败。”
杨明川在一旁轻咳一声:“此术乃我祖上两位大修士一同创造,曾经在修真界闯下过赫赫威名。合体后修为倍增,越级斩杀敌人跟本不在话下。不过持续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分钟,视默契程度而定。”
净阳听得暗暗咂舌,赶紧把玉简收好,郑重地向杨明川行了一礼:“杨施主,多谢赠书之恩。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寺了。”
柳明川抱着已经睡着的芷兰:“两位小师父,日后若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净倾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串开过光的佛珠,“这个留给小妹妹,可保平安。”
转眼便是十天后。
山路上,白马寺的晚钟遥遥传来,浑厚的钟声在群山中回荡。
“哥,练了这么多天,为何都失败了啊?”
“谁知道!”净阳无奈地说道,“等面壁结束,咱们再好好研究研究这《同心合体术》。”
这一程,终究是回家了。
净阳和净倾已站在了戒律堂前,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气味。
方丈净如手持九环锡杖,立于阶上,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方丈......”净阳低着头,声音闷闷的,净倾也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
净如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阿弥陀佛,擅自离寺,偷盗法器,擅闯宗门,大开杀戒......一桩桩,一件件,可都认?”
“弟子知错。”两人齐声应道。
“知错便好。”净如微微颔首,“因果已了,心魔暂消,此是缘法。然寺规不可废。后山静心崖,相邻禅房,面壁三年。每日诵经课业,不得懈怠。可有异议?”
“没有!”
三年面壁,听起来漫长,但已经是方丈的慈悲了。
“去吧。”方丈挥了挥衣袖,不再多言。
后山静心崖,如其名,幽深僻静。
两间小小的石室紧挨着,只有一墙之隔,石壁上凿出的小窗透进些许天光。
室内仅一蒲团、一矮几,简陋至极。
石门落下时发出沉闷的“咔嚓”声,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
喜欢仙道章请大家收藏:(m.8kxs.com)仙道章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