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雪落进咸阳宫的庭院时,扶苏正对着铜镜整理衣冠。镜中的人影已不再是初来乍到时那个青涩的青年,鬓角沾了些风霜,眼角的纹路里藏着这些年的刀光剑影,但眼神依旧清亮,像极了他案头那盏长明的油灯。
“又在看这个?”孙健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盒里是半块磨损的玉佩——那是翠花送他的定情物,穿越时揣在怀里,如今玉质被体温焐得温润。
扶苏从怀里掏出一方绣着兰草的丝帕,那是华夫人亲手绣的,边角已有些发白。“昨天梦见她了,”他轻声说,“还是在咸阳城的旧宅里,她在廊下晒书,阳光落在书页上,字都透着暖。”
孙健把锦盒递过去,两人的指尖在盒沿相碰,都带着些微的凉。“我也想翠花,”他笑了笑,眼角却有些发红,“她总说我粗手笨脚,要是看到我现在会用算盘记账,准得惊掉下巴。”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宫墙内的梅枝压得弯弯的。远处传来苏小宝带着工匠们试新炉子的声音,风箱“呼嗒呼嗒”地响,偶尔有火星溅出来,在雪地里烫出小小的黑痕。
“你说,咱们还能回去吗?”扶苏忽然问,声音轻得像雪落。
孙健望着窗外的雪,想起穿越那天的狂风——天昏地暗,沙石打脸,再睁眼时,现代的t恤换成了粗布麻衣,手机变成了怀里的玉佩。“不好说,”他沉吟道,“但咱们现在做的这些,不就是为了让‘回去’这件事,变得不那么迫切吗?”
他指的是咸阳城的新学堂,里面不仅教秦文汉文,还挂着一张苏小宝画的“奇图”——上面画着高楼、汽车、飞机,孩子们围着图问“这是什么鸟,翅膀这么硬”,先生就笑着说“是另一个世界的‘马’,跑得比风还快”。
还有阳安城的“记忆馆”,里面摆着孙健带来的打火机(早就没油了)、扶苏的旧手机壳、孙大宝的运动鞋(鞋底磨穿了)、苏小宝的计算器(屏幕碎了)。百姓们看不懂这些“奇物”,但老栓说:“这是大人心里的念想,跟俺们想老家一个道理。”
开春时,孙大宝从西域带回个消息,说波斯有个“通天塔”,塔顶能听到“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孙健和扶苏带着亲兵,跟着商队走了三个月,才到那座塔下——原来是座破败的宗教遗址,风穿过塔洞,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现代的风声。
“或许,根本没有回去的路。”扶苏站在塔顶,望着远处的沙漠,忽然笑了,“但咱们把这里变成了‘家’,不也一样吗?”
孙健捡起一块塔砖,上面刻着看不懂的文字。“也是,”他把砖揣进怀里,“翠花总说,在哪过好日子,哪就是家。”
回到咸阳城时,正值麦收。百姓们在田里忙碌,新麦的香气飘满全城。孙健和扶苏站在“阳安之基”碑前,看着工匠们在背面刻上新的名字——有战死的士兵,有老死的农匠,还有那个教孩子们画“奇图”的先生。
“你看,”扶苏指着碑上的名字,“这些人,已经成了咱们的家人。”
孙健点头。他想起翠花曾说“要让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现在的咸阳城,街上有卖胡饼的西域人,有唱楚歌的南方姑娘,有说匈奴话的牧人,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用各种语言喊着“民字旗”,热闹得像一锅煮沸的粥。
入秋时,苏小宝造出了“热气球”——用丝绸缝成球,下面挂着竹筐,点上火,竟真的飘了起来。孙健和扶苏坐在筐里,升到半空,看着咸阳城像块棋盘,炊烟如线,把棋盘上的“子”串在一起。
“你说,翠花和华夫人看到这一幕,会咋想?”孙健大声问,风声把他的声音吹散。
扶苏笑着挥手,指向远方的麦田:“她们会说,这麦子长得真好,明年能多磨些面。”
热气球慢慢落下时,地面上站满了百姓,拍手欢呼。孙大宝牵着马,苏小宝举着新做的“望远镜”(比西域的清晰),老栓捧着刚烤的麦饼,小石头(已经成了将军)扶着那个瞎眼的老妪,老妪正朝着热气球的方向笑。
孙健和扶苏跳下来,接过麦饼,热气烫得手发红。饼的味道,和现代超市里买的不一样,带着烟火气,带着泥土香,带着无数双手传递过来的温度。
“想回去吗?”扶苏咬了一口饼,含糊地问。
孙健望着夕阳下的“民”字旗,旗面在风中舒展。“想,但不急了。”他说,“这里的日子,已经热热闹闹了。”
或许,穿越的意义,从来不是“回去”,而是在陌生的土地上,重新种下“家”的种子。孙健和扶苏的家人,早已从现代的咸阳,变成了眼前的咸阳——变成了每一张笑脸,每一寸麦田,每一缕炊烟。
夜深人静时,他们还是会拿出玉佩和丝帕,摩挲着上面的温度。但窗外的打更声、远处的虫鸣、近处的鼾声,会像一床暖被,轻轻盖在思念上,让人明白: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新的土地上,在新的家人中,在每一个被烟火气熏暖的日子里,慢慢写下去,直到永远。
这一年冬天,一场罕见的暴雪席卷了咸阳城。积雪没过膝盖,百姓的房屋被压垮不少,牲畜也冻死了许多。扶苏和孙健立刻组织众人救灾,他们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带领工匠修缮房屋。在忙碌中,他们暂时忘却了对家乡人的思念。
雪停后,咸阳城迎来了新年。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百姓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孙健和扶苏与大家一起围坐在篝火旁,吃着烤肉,喝着米酒。
突然,天空划过一道奇异的光芒,紧接着一个巨大的漩涡出现在空中。众人惊愕地看着这一幕,孙健和扶苏对视一眼,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这难道是回去的契机?但看着身边这些熟悉的脸庞,他们又有些犹豫。就在这时,漩涡渐渐消散,光芒也消失了。大家相视一笑,又继续投入到欢乐的新年氛围中。他们明白,不管能不能回去,此刻身边的一切,就是他们最珍贵的“家”。
喜欢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请大家收藏:(m.8kxs.com)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