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本岛西面,鼓浪屿,龙头山的中军。
身材魁梧,威武不凡的延平王,听完陈参军的暴喝劝谏,脸色微变,微微动容。
半响后,立马变了一个态度,一本正经,表情肃穆,拱手抱拳,郑重的的感谢道:
“多谢参军提醒”
“吼得好,吼得妙,吼的本王茅塞顿开”
“要不是先生一席话,本王冲动起来,差点又误了大事”
“参军说的对”
“山脚下的兵力,不可再妄动了,得留有足够的机动,备用兵力”
、、、
是啊,他这里是中军,不可擅自行动啊。
这个陈永华,确实是个人才,脑子瓜很灵敏,稳得住。
他说的没错,山底下,就剩下三个镇,一个亲兵镇,不能再动了。
倘若,万一,海门岛,杏林湾,马銮湾,再冲出更多的鞑子。
或是别的地方,再出现问题,那就不好办了,叫天天不应啊。
中军,永远都要留有足够的兵力,能应对所有的意外。
去年,南京城大战,就是如此。
很多兵力,都是驻守在江边,距离战场太远,最后崩盘的时候,根本救援不过来。
想到这里,郑成功的脑门,凉气都直冲百会穴,沥沥掉汗珠,醍醐灌顶啊。
“啊”
骤然看到,延平王如此客气,陈永华也是吓一跳啊。
连忙躬身拱手,把脑袋放的更低,连连大声谦虚道:
“延平王”
“客气了,太客气了”
“下臣惭愧,下臣愧不敢当啊”
“刚才,下臣也是冲动了,冲撞了,惭愧,惭愧”
、、、
汗颜呐,惭愧啊,内心惶恐啊,刚才太冲动了。
还是年轻不经事啊,想到啥就说啥,甚至是嘶吼,一点都没有下官下臣的样子。
不过,反思过后,陈永华还是忍不住的,继续提出建议道:
“延平王啊”
“确实是如此,无需多虑”
“石湖礁失守,咱们已经有了三个兵镇,正在北上”
“筼筜湖,洪都督手中,也还有两个兵镇”
“可下令洪都督,再抽调一个兵镇,继续北上石湖礁”
“不过,以下臣猜测”
“洪都督,精明能干,说不定,已经下令增兵了”
“如此下来,定能快速收复石湖礁,断掉上岸清狗子的退路”
“现如今,下臣,就有一个担心,也有一个建议”
、、、
说到这里,陈参军停嘴了,特意看了看延平王。
好似在问,你要不要听啊,要听我就说,不想听,我就不说了
读书人嘛,都是这个德性,好似彰显和牛掰的样子。
其实呢,陈永华是有一点点发怵了,刚才的冲动,能后悔大半年啊。
“呵呵”
这时候,豪气万丈的郑成功,对自己的参军,是越看越喜欢了。
于是,呵呵微笑着,安慰似的说道:
“复莆啊,说吧”
“这可不像你啊,速速道来啊”
年轻人嘛,得鼓励,才能进一步的成长,这个道理,上位者都知道。
“回禀延平王”
“下臣,最担心的,就是同安湾”
“石湖礁,失守太快了,还是兵力不足导致的”
“刚才,下臣就看到了,后冲镇黄昭将军,兵力不多”
“依下臣猜测,还是同安方向出问题了,战况紧急,战事激烈”
“迫不得已,黄昭将军,才会做出分兵的举动,分出一部分兵力,东进增援同安湾”
“所以说,下臣的意思,咱们得找援兵,快速增援同安湾那边”
、、、
顿了一下,陈永华望了一眼小金门方向,心有成竹,点头继续说道:
“这时候呢”
“能增援同安湾的水师,也就剩下建平侯了”
“当然了,以建平侯的丰富经验,说不定,已经增援上去了”
“下臣的意思”
“为确保万无一失,还是派人催一下,下令建平侯,尽快北上,增援五通,同安湾”
“毕竟,五通那边的潮水,退不了多少,大型战船,还是能走的”
“当然了”
“即便是同安湾,没有守在,咱们也不用过于忧心”
“驻守高崎的,是右虎卫陈鹏将军”
“这一千五百的精锐,全是顶盔掼甲的猛士,足够保证北面的安全”
、、、
确实是如此,这时候能增援同安湾的,也就是剩下外海了。
一东一西,西边的石湖礁,已经失守了,想增援上去,增援同安湾,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所以说,才思敏捷的陈参军,就想到了郑泰。
毕竟,谁都知道,外海方向,唯一有空余兵力的人,就剩下那个老家伙了。
“最后”
“下臣建议王爷,也要催一催海门岛”
“援剿左右镇,右武卫,3个镇,都是精锐之师”
“传令三位将军,尽快搞定黄悟那个清狗子”
“到时候,潮水涨上来以后”
“山下的三个镇,筼筜湖的水师,都可以出动了”
“到时候,就到了咱们,反攻反杀这帮清狗子,替将士们报仇雪耻”
、、、
仗打到这个份上,基本上都能看清了。
外海方向,郑氏的水师,基本上没问题了,能稳住局面。
海门岛方向,也增援上去了,顶住了叛贼黄悟的冲杀。
石湖礁,已经失守了,援兵也在路上。
最后,也就剩下一个地方了,也就是同安湾,距离太远,力有不逮。
好在一点,郑泰的水师,还有兵力富足,可以增援上去。
。。。。
猴屿,火烧岛,周边的海域。
明郑,四千多将士,近两百艘中小型战船,铺满了海湾海域,一个劲的往北冲去。
石湖礁失守了,最胆寒,最忧心,最心急的人,就是这帮援兵了。
“兄弟们”
“用力,再用力,摇橹啊,用力啊”
“快快快,再加快,再快点”
“兄弟们,儿郎们”
“上面就是石湖礁,咱们的兄弟,正被鞑子围攻,围杀”
“兄弟们”
“加把劲,冲上去,增援咱们的兄弟,干掉清狗子,一个不留”
、、、
前提督黄廷,水师后者施举,两个明郑的大将。
满头大汗,心急如焚,各自骑在自己的坐舰船首上,暴吼怒吼,激励自己的将士。
站在他们这个方向,就已经可以看见石湖礁了,一目了然啊。
上面的海域,郑军的战旗,是越来越少了。
可以预见,上面的吴豫,黄昭,他们的军队,正在被清狗子绞杀,每一个呼吸,都有人被斩杀。
尤其是吴豫,他的坐舰战旗,好像都不见了。
那就意味着,吴豫是凶多吉少了,甚至是已经阵亡了,毕竟兵力悬殊太大。
之前,上一波援兵,水师一镇陈辉,也增援上去了。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也看不到了。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接战了,可能是马銮湾接战了。
越是如此,黄廷和施举,就越是担心,怕赶不上趟,最后上去了,也是收尸的份。
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啊。
潮水退下去了,潮水才刚刚回涨,距离满潮还远着呢,主力战船,跑不动,有心无力啊。
。。。
厦门本岛,筼筜湖,明郑水师老巢。
一支由六七十艘,中小战船组成的小舰队,正在紧急集合,整装待发中。
一个中等身材,两鬓斑白的老战将,正站在一艘水艍船的船首上。
面容肃穆,一丝不苟的,对着一个壮汉猛将,郑重叮嘱道:
“陈将军”
“记住了,一定要记住了”
“出了湖口以后,不要管其他,全力北上冲刺”
“要快,速度要快,全军不要停,时间不等人”
“上面的石湖礁,失守了,得尽快抢回来”
“打下来以后,你就听黄提督的号令”
“他让你登陆,你就登陆,参与剿灭登岛的清狗子”
“他让你继续北上,你就去同安湾,增援忠匡伯,吴豪将军”
“老夫预计,同安湾,怕是也危险了”
“所以说,战事紧急,你要快,你的舰队要快”
“冲上去,拿下石湖礁,增援同安湾,或是登岛围剿”
、、、
叨逼叨逼的,没完没了的。
这个老家伙,还在继续交代,千叮咛万嘱咐,担心脑子发热的武将,打昏了头。
没错的,这个老武夫,就是五军都督洪旭。
今年56岁了,头发须白的老将,是延平王最核心,最信任的幕僚谋士,大将之一。
为人忠实可靠,忠心耿耿,在郑芝龙降清以后,毅然决定追随郑成功,起兵反清。
这个老家伙,精明能干,辅助了两代郑氏龙头,在一众文武里面,享有很高的威望。
不过,他有一个弱点,对战事方面,并不是很出彩,并不是真正的猛将类型。
他真正的才干,是精于行政和后勤,算一个文武全才,只是偏重于统筹谋划组织。
就像这一次大战,郑成功看中洪旭的稳重,就把他放在筼筜湖,统筹水师精锐,策应各部各个战场。
如今,石湖礁失守了,都不用等郑成功的王命,洪旭就直接下令了,派出援兵北上。
“嘭嘭嘭”
水师后军大将陈尧策,面容刚毅,拍了拍自己的厚胸膛,大声吼叫道:
“洪都督”
“洪旭爷”
“你老,大可放心”
“末将是个武夫,最擅长的,就是水师水战,冲锋陷阵”
“上面的狗鞑子,也就是运气好,走了狗屎运而已”
“等末将冲上去,一定杀他们个人仰马翻,丢下海湾喂鲨鱼”
“放心吧”
“冲上去以后,杀退了狗鞑子”
“末将就听黄提督的,他叫俺往东,末将就往东杀”
“放心吧,末将一定会记住你老的话,杀鞑子,杀清狗子,保家卫国”
。。。。
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