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2章 新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在简雍的府上,刘禅这时候才对简雍说了实话,

“简叔父,如今你还有什么心愿,可以说给我听,我会尽量的满足你。”

刘禅这话,等于是告诉简雍,你的大限已经到了。

简雍病势来得很快,他自己也知道他很难挺过去,所以听到刘禅的话,并没有感觉吃惊或者害怕,该怕的也已经怕过了。

他摇摇头,欣慰的说道,

“陛下,臣与太上皇~”

刘禅轻声说道,

“叔父何必多礼,你我相称便可。”

简雍点点头,含笑说道,

“我与你父亲从小就相识,后来我在徐州为官,曹操在徐州大肆屠杀,天下无人敢救,只有你父亲来救,从此以后,我就跟随你父亲奔波于天下。

只可惜,我的能力有限,才智平庸,于你父亲的事业毫无帮助。虽然你父亲困于新野一县,但我们都从未失望过。别说一县,就算我们困于一乡,一亭,或者如田横之客一般全部死绝,又有何恨?我们常想,只要你父亲在,世间就还有道义在。

可是那时的我们万万都想不到,天下竟然还有如你这般人。

若是早知世间有你这样的人,我们~我们~”

简雍不知道说什么了,已经跟随了刘备,就算知道世间有了这般人,又能怎么样呢?幸好她是刘备的女儿,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好半天,简雍才说道,

“我们是真的很羡慕张苞,关兴,赵统这些人。”

刘禅低声说道,

“可是去年我行事,还是让天下陷入了一场动乱中。”

简雍笑着说道,

“这不是你的错。这场风波终究会过去,到时候大浪淘沙,淘掉那些与你有二心的人,大汉的盛世马上就会到来。

你将创立比太宗文皇帝,世宗武皇帝强盛百倍,也牢固百倍的大汉天下,创立数千年从未有过的盛世,我一直都坚信!”

刘禅点点头,说道,

“是!我将会创造前所未有的盛世!”

简雍笑着说,

“我若泉下有知,必然与有荣焉。”

随后简雍又问道,

“你给糜子仲也开了药,是因为糜子仲也患病了吗,他是不是也重病缠身了?”

简雍对刘禅的医术很信任,同时也对刘禅的人品很信任,他从未觉得刘禅给他开药是为了要毒鸩他。

刘禅虽然给很多人都开了药,但只有简雍和糜竺是特意嘱咐,必须要吃,而且必须每天都按时吃。

刘禅也没有瞒他,简雍已经发病,估计糜竺自己看到简雍发病,他自己也知道了,不然刘禅为何特意提醒每天都要吃药呢。

刘禅悲戚的点了点头,轻轻的说道,

“舅父已经病入膏肓,我的医术也只能治病,却治不了命,舅父只怕也挨不过三月了。”

简雍闻言,略带遗憾的说道,

“没想到,糜子仲也大限将至了。不过我们都已经年过六旬,又见到你这般至圣之人,此生也已经无憾了。

糜子仲去了黄泉,见到昭烈怀皇后,诉说你的圣德和至孝,昭烈怀皇后也必然以你为荣。”

刘禅称帝后,追尊了当年为她丢掉性命的嫡母糜夫人为昭烈怀皇后,糜竺正是糜夫人的兄长,若世间真有魂灵,此去泉台,糜竺向糜夫人诉说一切,想来糜夫人也会含笑九泉了。

……

回到皇宫,刘禅老老实实的让春梅几人伺候她沐浴更衣,虽然她知道简雍的病不是传染病,但这是一个习惯问题,探视完病人就要洗澡。

随后,就是下旨,召集群臣,准备新年酒宴。

如今刘禅在全国修路,又大开学堂,花钱如流水一般,今年粮仓又仅仅入库一千五百万石,这个时代,虽然山川河流,矿产都有税收,盐铁专卖也是大收入,但最大的收入还是地租,少了一千五百万石的粮食,以现在的粮价,意味着少了五十多亿钱的收入,今年她的年度总收入只有七十多亿钱。

要知道汉灵帝时国库一年收入四十亿钱,少府一年也收入四十亿钱,加起来都有八十多亿,刘禅公私不分家,合国库和少府在一起,竟然只收入七十亿。

看起来她只有四州之地,能媲美汉灵帝时全国的收入,似乎应该心满意足了吧?可实际上,是因为汉灵帝时全国收入被大世家瓜分了,八十亿的收入,少到汉灵帝想在西园练一支军队,都需要卖官鬻爵才凑出钱来。

她当年只有荆益两州之时,收入都有这个数。

当然,如今各地的库存还有不少,粮仓里还有不少往年的积蓄,暂时还没有财政危机。

但节俭一点是少不了的。

每年对臣下,除了年俸以外,年终各种赏赐都是少不了的。

今年刘禅的赏赐就减少了不少,虽然那些关系疏远的基层官员赏赐并没有减,但是她身边亲近的大臣,赏赐都少了很多。

她也不怕他们心生怨意,财政既然有些紧张,身为亲贵,正该体恤她的困难,又不是罚他们的年俸,不过是减少赏赐罢了。

只有糜竺和简雍二人,赏赐一点都没有减少,简雍的赏赐,是刘禅派人送到他家里去的。

而糜竺现在还没有发病,他来参加了刘禅的新年宴会。

众人见刘禅给糜竺的赏赐格外不同,也大概知道了刘禅的意思,糜竺本人也心知肚明。

其实到了这个份上,让他该吃吃,该喝喝,及时行乐,比起再瞒着他的病情,也许会更好一些。

今年的新年宴会也比往常节俭了不少。

这虽然并不能省下多少钱来,但就像汉文帝拒修露台一样,表现的是皇帝提倡节俭的决心。

明年还要继续修路,还要正式迁都长安,向天下昭示自己恢复大汉正统,已经完成了一半。

虽然她没有重新修建长安城,连皇宫也没有增修,而且各重臣,除了各级地方官员都已经到了长安,父母,弟妹也都已经在长安,迁都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整个正式文件是少不了的,你不能啥都不宣布,就毫无声息的把都城从江陵迁到长安。

年会过后,就是刘禅的万寿节。

她已经二十二岁了。

别人眼中,她仍然是少年天子,意气风发,轻舞飞扬,但她自己,是真的有了沧桑感了。

竟然不知不觉,就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十四年了,不对,就是二十二年了,她并不缺少前面八年的记忆,这二十二年都是她的人生。

好在她的人生很完美,既有知心爱人,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伴随她一路前行。路途上虽然曾经有坎坷,虽然曾经让父亲和一众支持她的人失望过,但也不过是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而已,很快她就用广阔,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襟,重新赢得了他们的喜爱,甚至比以往的喜爱更甚。

万寿节同样过得很节俭,相比于当年及笄之年的,还没有称帝之时的千秋节,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又不是什么大寿,何必铺张浪费。与家人团聚,与亲友同乐,再给所有大臣们放一天假,就是最好的庆祝了。下次再大庆万寿节,估计要等到三十岁了。

万寿节一过,一切都开始恢复,各种事情又纷沓而来了。

这个时候,又是一篇被刘禅所杀的杜西之妻杜伏氏的文章开始流传于世。

这篇文章的立意比起上一篇,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开头与上一篇文章差不多,也是杜西出身于贫民之家,从小聪颖,笃而好学,认真学习儒学,孝顺父母,友爱乡邻,而且极富同情心,看惯了平民被豪强欺辱,立志求学,非为显贵,而是为天下万民之公正。

长大后,迎娶了杜伏氏,夫妻之间琴瑟和鸣,情真意切,杜西也在乡间有了名声,来到大魏的西都长安读书。他意气风发,渴望学习汉朝的太学生,以班超等人为榜样,上报天子,下安黎庶,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然而,大魏的九品中正制度,让杜西没有任何出头之日。

此时的太学,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学,学的是蝇营狗苟,教的是逢迎权贵,世家子弟,日日寻欢作乐,高卧醉乡,却能飞黄腾达步入仕途,贫民子弟在这样的环境下,早忘了当年学习的初衷,变得热衷交际,只盼被世家大族赏识,赏一些残羹冷炙。

杜西也是如此,他早就忘了当年的宏图大志,忘记了要为黎庶而刻苦学习的决心,他没学到什么学问,却甘心成为世家大族的附庸,忘记了当年自己求学有多么艰难,却要阻拦天下穷苦人可以读书识字的机会。

为了他一个人的富贵,早就已经忘记了初心。

杜伏氏每日里辛勤织布养活他,却被他弃若褴褛,劝他虚心求学,却总是迎来打骂。

所幸大汉天子,收复长安,天下百废俱兴,万事皆以天下万民为先,对天下之民多有照顾,然而杜西却早已经被士人蒙蔽了心智,妄图反对至名至圣的陛下,杜伏氏多次劝谏,却反被丈夫毒打,杜西自以为有靠山撑腰,妄图对抗陛下博取富贵。

夫为妻纲,有此夫君,杜伏氏深感绝望,在丈夫被杀之后,人生万事幻灭,无奈悬梁自尽。

这篇文章从立意上,比上一篇文章都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一个意气风发的贫穷少年,从小好学,却一步步的被曹魏和世家大族毁掉了,从一个立志天下的好少年,变成了不学无术甘为世家豪强附庸的行尸走肉,这种反差感,简直是人间悲剧。

而杜伏氏一个如此勤劳贤惠,真贞良善的女人,最终也成了牺牲品。

至于文采,若说上一篇文章属于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那这一篇无疑是足以流传千古的奇文。

可以想见,也许未来的史书中,记载这个时代的历史,绝对少不了杜伏氏这个奇女子。单就这一篇文章,就足以让她名垂文学史了。

就连刘禅看到这篇文章之时,也忍不住拍案叫绝,曹子建的文采,当真是天下无双。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她当然知道,对于孙鲁班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还击,她更是极为满意。

她一直都知道孙鲁班为人果决狠辣,但在狠辣之外,孙鲁班还有这样的手段,她还是很满意,最主要是她知人善用。

用曹植来写文章不算什么,谁不知道曹植的能力,但文章写出来,还得推广,关键是还得暗搓搓的推广,不能让人看出是朝廷伪作的文章,不能让人看出朝廷在推广这篇文章。

这一方面,穆智做的天衣无缝,毫无痕迹,简直完美。

这让刘禅对孙鲁班,对穆智都刮目相看。

大虎儿能挑大梁。

穆智也堪其用。

刺杀刘禅的案件中,背后主使者也已经差不多水落石出了。

背后竟然牵涉到一些雍凉的大家族,甚至竟然有雍凉二州的一些太守和县令的参与。

这对刘禅来说,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大好事。

荆州和益州的太守,都是她当年的心腹,事实再次证明,这些人是绝不会背叛她的。

至于雍州和凉州的太守和县令,其实只有京兆郡,扶风郡的太守和县令都是她自己人,当年她亲自出兵拿下天水郡,天水太守是由临阵投降她的梁绪担任,他跟姜维一样,早对刘禅心存向往,更是被刘禅亲自任命为天水太守,勉强也可以算的上刘禅的心腹。

至于其他郡县,大部分是刘禅攻打长安之时,眼见长安被围,魏国无力再经略雍凉两州,干脆杀了太守,倒向刘禅。

客观上来说,他们都算是为姜维攻略雍凉二州立了功,又加上都是本地豪强,姜维为了地方稳定,推荐他们为太守,县令,刘禅也就顺水推舟,赞同了这些任命。

但是,这次刘禅推行的政令,与世家豪强弱民,愚民的方针格格不入,他们自己不敢反对刘禅,就推出家族中的一些人反抗,在粮食入库的问题上大肆动手脚。

这彻底惹怒了刘禅,屠刀大起,杀了很大一批人。

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素来以仁德和慈爱着称的刘禅,竟然有这么狠辣的一面,亲自下旨将八九百人屠杀。

这不是杀平头百姓啊,这是八九百个士人,哪个皇帝敢这么杀人?

这下就激怒了这些人了,我们已经视你为母了,你竟然为了一个儿子,要杀另一个儿子,天下有这样的母亲吗?

你既然不再视我们为子民,那就怪不得我们起来反对你了。

现在这些人背叛刘禅,对于刘禅来说,当然是件大好事,终于可以像当年收复南中四郡那样,将整个雍州和凉州全部交到自己人的手里来了。

清理完这些人,再没收他们的田地和家产,她的田地面积又能增加不少了。

当然,刘禅既然知道了这些人参与了对自己的刺杀,就知道了他们不可能束手就擒,自然不会派几个使者就去捉拿他们。

刘禅加封了魏延为雍州刺史,吴懿为京兆尹。

这时大汉境内四州的六名刺史级官员已经全部到位了。

诸葛亮是荆州牧,也是唯一真正的州牧。

关羽是益州牧,但已经只是荣誉职位,由蒋琬担任益州刺史。

姜维是凉州刺史。

又新加封了魏延为雍州刺史。

自古以来都城的长官都比别的地方大一级,吴懿虽然是京兆郡的地方长官,却不叫太守,而是京兆尹,也是刺史级官员。

而马岱在西羌高原担任都护府都护,也是刺史级官员。

魏延上任后,刘禅让其领军马,去各地捉拿参与叛乱的太守,县令,同时也令姜维,在凉州领军马,平定各地叛乱。

这次以后,就要彻底把雍凉二州所有郡县,交到自己人手里了。

关键的一点,就是当地豪强世家,无论谁倒戈,帮助朝廷大军擒拿叛逆太守县令,都不能再被授予太守县令之职了。

不然下次她再做什么,这些人又反对,又起来反叛,反反复复何时才是尽头,就像历史上的申耽兄弟一样。

平叛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而且现在她麾下人才济济,已经完全不需要事必躬亲了,叛军中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才,交给姜维和魏延后,她就懒得过问了。

随后,便是她一直耿耿于怀的老情敌周循,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奔波,终于被邓艾从江夏送到了长安。

嗯,虽然她很小气,但是她一直不承认自己小气,谁能忍受自己老婆有个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还很帅,而且她父亲还一直想把她嫁给他。

小气有理,吃醋无罪。

她打算穿一身男装,压一压周循的嚣张气焰,对于容貌,她一直都很有自信,只要穿上男装,那她就丰神俊朗,风度翩翩,更兼身材修长,虽然没有一缕胡须,在这个时代算个缺点,但其他地方的美貌绝对能够弥补这个缺陷,综合来看,仍然是别人绝对无法比拟的远超任何其他人的当世第一美‘男子’。

虽然她再怎么丰神俊朗也还总归是有些娘的,但妙就妙在,这是一个不排斥美男子有点娘的时代。

周循:我什么时候嚣张了?

刘禅:身为主将冲锋陷阵,从来都是我的专利,你一个小白脸,竟然敢冲在前面,还不够嚣张吗?

刘禅不管那么多,反正在她心中,周循就是嚣张的,她必须要完全压倒他的气焰才行。

孙鲁班看到刘禅让春梅准备男装,也是一阵无语。

都老夫老妻了,这样子有意思吗?

更何况,你是大汉天子,天下万民之所望,周循是个什么东西,也配跟你比么?

孙鲁班笑着说道,

“你这又是何必呢。我从来都不觉得嫁给了你一个女人,有什么难以启齿的。

你比天底下所有的男人都更值得我倾心,就算你想在周循面前表现你的优秀,你是女子也是一样的优秀。”

刘禅一乐,笑着说,

“真的吗?”

孙鲁班大大方方的笑着说,

“当然是真的。你不会觉得我堂堂大汉皇后,会把一个俘虏放在眼里吧。

这样,我在你身边,跟你一起见他,如何?”

刘禅不在长安,孙鲁班处理周循的事还担心刘禅多想,现在刘禅在旁边,她反而很坦然。

反正都是刘禅在胡思乱想,她对周循,没有任何别的想法。

当年她母亲病重,她曾经回东吴探望母亲,周循就来见过她,那时候她就觉得,周循跟夫君姐姐比起来,简直是萤火比皓月,不,萤火比烈日,光芒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刘禅盯着孙鲁班看,孙鲁班也很坦然的看着刘禅,她知道刘禅其实是个很大气的人,这种事情,等刘禅见过了周循之后,就绝对不会再有什么芥蒂了。

刘禅狐疑的说道,

“你不是说你是大汉皇后,不去做什么招降敌将的事吗?怎么突然又要见她了。”

孙鲁班笑着说,

“我是陪你见他啊!”

刘禅点头道,

“那好,我就跟你一起见他。”

至于身穿男装之事,自然也就作罢了。

刘禅的帝服,礼服其实是非常宽松也很中性的,更像袍而不是裙,反正里面会穿别的衣服,穿袍也无所谓。

但她的帝服常服,就都是女裙了。

而生活中,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穿常服,只要不上朝,谁会天天穿着礼服到处跑啊。

……

周循被押解到了长安,虽然一直是被人看守着,但其实并没有收到任何虐待,邓艾虽然派了几十个人看守他,但没有捆绑,更没有什么枷锁。

周循又不是什么绝世猛将,甚至连一般强壮士兵的武勇都没有,就是一个能骑马的文弱书生而已,也不知道他发了什么疯,以为人人穿上铠甲,就能成为猛将了,直接冲到前线被活捉了。

估计他是受了班超的事迹的鼓舞吧。

邓艾对周循的武力值深有体会,所以送他来长安,才会如此松懈。

他倒是并不担心什么,刘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诛杀被俘的魏国或吴国的武将或者士兵的记录。

他深得吴王孙权的看重,相信刘禅不会杀他。

喜欢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请大家收藏:(m.8kxs.com)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