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乃是赵国皇城东宫的南门。
这里连通内城,也是东宫去往幽州外城的必经之路。
赵元始四年,最后一夜,亥时。
满朝文武即将沐修七日之际,东宫按理来说,也在汇总这一年的账目、琐事。
但此刻,偌大的东宫主殿前,
十二名黄门太监,几十名东宫卫士,手忙脚乱的拉起布幔跟旗帜。
仪仗出行!
只是这次太子府出行,似乎是临时起义,并且很急。
东宫的下人、奴仆们,忙碌的手足无措,就像乱窜的蚂蚁。
主管呵骂声不停,几个老太监喉咙都喊嘶了,可现场还是快起不来。
仪仗的中央,黑金木大辇上,坐着的是一个消瘦的华服少年。
此赵子虽然年纪小,但行事风格却极有章法,威风可大的很。
十几个太子舍人围拢在黑木大撵下,想要最后确定一些难题,
二皇子李安虽然急着出行,但依旧对答如流,各种事务处理的有板有眼,
“草原部落向定襄提供了六千青壮,过些日子,安排去支援陇西。有些事,不过幽州朝堂,更能解决问题。”
“牛、羊、马匹、骆驼等,要适当压价,让草原人互相竞争。这样太子府才能和中原贸易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女眷用度?随便批。现在,本皇子没功夫管这个,仪仗前往太师府,我要立刻去阻止祖父。”
太子舍人前方,这些幕僚集团看见,铜锣号角响起,东宫车驾出行了。
黑夜中,幽州满城灯火阑珊,一派繁华。
几个李信的心腹,忙到深夜,心中也是无奈。
他们面色难看,犹豫几息后,互视一眼,决定跟上去。
有些事情,他们只是下属,不是做决定的那个人。
他们恪守臣道。只出谋,不划策。
这里面有个很简单的逻辑,如果事情出了问题,那责任谁来承担?
封建时代的人,早已有了很成熟的运行模式。
大量经验告诉了世家大族,一旦不承担损失的人,拥有了决定权,在本质上就会形成巨大的损耗。
因为损失不用他担,可决定权他却有,那他会干什么不言而喻。
所以民间大族里,有句谚语,老奴欺主!
说的就是这种逻辑的具象化。
因此,太子舍人们尽管清楚这个事情该怎么做,但还得由主人家来定。
仪仗一路南下,几个太子心腹依旧在围绕二皇子,确定一些事情。
“辽东黑山的老兵卒要修屋子,保爷的意思是跟咱们一起承担,毕竟当年黑山大战高句丽,他们是出了力的。”
“准!!这个事办。”
“北疆族人有几家最近手头紧,想要咱们借银贷两万贯。这事已经等几天了。”
“你说什么?哼哼,借钱。”黑金木大撵上,李安冷哼两声道,
“听清楚了,但凡是青山老族裔的,找太子府借钱一律不借。反而军中兵士,谁家里有困难,咱们要主动接济。”
如此对待北疆族人?
闻言,几个太子舍人先是一惊,随即面面相觑。
李安左侧,一个武川主簿犹豫几息,稍稍提出了担忧道,
“这些老族人都是咱们的羽翼,这是不是太过了点?”
此话不说还好,一说二皇子李安就更来气了,
但见大辇上,小皇子怒拍扶手,咬牙切齿的道,
“羽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以前山寨里四梁八柱,后面还跟着一堆三教九流,就没几个像样的。”
“别被朝堂上的声音蒙蔽了,那些人不过是想捆绑太子府而已。”
“本皇子再说一次,咱们幽州战略定力要足。什么朝堂形势?一点用没有。别把那些东西当回事。”
很多难听的话,李安没有说。
军队里面的子侄将官忠心耿耿,行军打仗,生死搏杀,他们的功劳是够的。
可某些武川老族人,在李安眼里,就是狗屁。
他们之所以在赵国大膨胀时代,不能迅速累积财富,除了坏之外,很多人还蠢。
圣武三年,父皇要人开阔辽东,这个不愿意,那个怕吃亏,
最终李保成道了,五郡百万子民拥戴,这些人一个个眼红成什么样了。
元始二年,朱雀军、玄武军成了赵国定都幽州最大获益者。
李保跟杨延考虑到北疆族人的怒火、怨气,就提议在怀朔镇、定襄城一带设置军马补给点。
两路大军,单分下去,每处马场至少是五万匹战马起步。
这后续带动的人口、贸易、县城化,所得的利益都是不可想象的。
可北疆族人呢?以焦、程、梁、李为首的几家,
就像是凸显自己地位一样,又好似复仇般上阵。
逮着朱雀军、玄武军的事情,这里为难,那里卡拿。
最终,杨延一气之下,将战马场普遍布置在了库莫奚、锡林部的故土,朱雀军的大额订单,也便宜了契丹人。
最可恶的,还要算梁标的沧州海干。
一开始,陛下对沧州、渤海的定税就很高,
因为谁打下来,就在那里抢利益,那今后赵国还是赵国吗?
所以,当时玄武军想要拿下这些海岸的权益,除了战功外,还需额外支付巨款。
元始二年末,梁标苦口婆心,他的意思是带上族人。
说他们在长安买地吃了亏,这里有钱挣。
可几家大姓,下头的人一个个怕亏,最终连二十万贯都凑不出来。
无可奈何,杨延找了贞娘子,刘氏家族没多说一句,直接拉了六十辆银车到沧州军营。
现如今沧州、渤海的鱿鱼干,都已经卖到达头皇帝的西突厥军队里去了。
更别说,每年还有各州郡的海量订单,以及赵国大军的整体采购。
刘氏二十万贯短短两年,恐怕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三个月前,皇帝因为邢州、洺州、高邑三郡,被魏军破坏严重,国库拿不出钱,贞贵妃扛了四十万贯。
“前段时间,程棺材带着霍老四、梁晖、焦景等等,去堵人家梁标的府邸,这像人干的事吗?”
“见到好事就想拿,见到便宜就想占。真是愚不可及。”
东宫正阳门,沐浴在幽州灯火里,渐渐远去。
脚步杂乱的仪仗队大撵上,二皇子李安认为,太子府最好是跟这些族人划清界限。
别像他祖父那样,最终被这些人连累了。
老当家李岗的府邸,在天街北侧,神龙大道左边。
做为武川老族人的首领,他的府邸最大,在一众农院里,显得鹤立鸡群。
此刻,四进的府院围满了三五成群的族人。
武川各家族裔,瞧着太子仪仗来了,不禁一个个让开道路,在两侧躬身行礼。
黑金木大撵上,小皇子威风凛凛,
他没有理会各家族人,而是等到李府中门对开后,在东宫太监的开路下,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群山河流的影壁前,十名太师府武士,对二皇子李安行了大礼。
“太师呢?本皇子有急事要说。”李安昂首挺胸,语气毋庸置疑。
“启禀二皇子。焦景来了,各家老族人也来了,他们在中堂议事。”
“带路!”李安脸色冰冷。
“这……这于理不合吧。”为首的青山武者,瞧了瞧太子仪仗,有些为难。
“本皇子再说一次,今夜事关重大,立刻!带路!!”
……
……
喜欢楚兵请大家收藏:(m.8kxs.com)楚兵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