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臣仔细打量了常茂一眼,然后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这家伙的脑子好像不太聪明。
毕竟师母已经把你们三百个二代勋贵带来了辽东。
而封狼居胥,尤其还是太子殿下亲自去封狼居胥,这么重大的场面,太子殿下难道还能不带上你们?
更别说你茂太爷还是太子殿下的亲小舅子——就像我家大老爷有什么好事儿都想着殿下一样,殿下有什么好事儿,难道还能撇下你们兄弟俩?
不过……
这既然这家伙的脑袋不太好使,那就跟他玩玩心眼儿,最起码也能从他那里落下个人情。
李明臣凑近常茂,低声说道:“带上茂太爷倒是没问题,问题是这次北征由鄂国公统军。”
“更何况,带上了茂太爷,升哥儿和祺哥儿他们是不是也得带上?”
“带一个不显眼,带上三百个可就不好说了。”
常茂很是不满的斜了李明臣一眼:“谁说要带上他们了?”
“这可是封狼居胥,少一个人,就少一个跟咱们抢的,你带上他们干什么?”
“至于我爹那边……”
常茂摸了摸下巴上毛绒绒的胡子,嘿嘿笑了一声,说道:“你尽管放心,只要打不死茂太爷,剩下的都好说。”
李明臣当即便向着常茂竖了个大拇指,拍着胸膛下了保证:“茂太爷放心,不管这事儿多难,都包在我身上!”
常茂顿时大为感动,抓着李明臣的手晃了晃:“好兄弟!”
李明臣同样抓着常茂的手晃了晃:“好兄弟!”
……
常茂和李明臣在后面上演着好兄弟,讲义气的江湖大戏,走在前面的锦儿、玉儿和常某女则是满怀好奇地四下打量。
只是走着走着,常某女就走到了朱标的身边,锦儿和玉儿也走到了杨少峰身边。
“相公,这个东西是什么?”
“相公,辽东这里真就是三天两头下雪么?”
“要是能把辽东的雪匀点儿给咱们山东就好了,也省得年年干旱。”
杨少峰倒是也想把辽东的雪匀给山东一点儿。
如果可以的话,再多匀点儿给山西、陕西、甘肃一带就更完美了。
可惜,辽东的雪就是辽东的雪,半点儿也没办法匀出去。
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还有其他好几个布政使司,更是只能忍受连年干旱的折磨。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胡乱琢磨,一边笑眯眯地指着塔头,对锦儿和玉儿说道:“这东西叫做塔头。”
“你们看它周围现在全是雪,实际上雪底下全是冰。”
“等到冰雪融化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水泡子。”
“辽东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泡子太多。”
“偏偏这东西又极难清理,一家人累上一天也未必能清理掉一个塔头。”
杨少峰慢慢的给锦儿和玉儿说着辽东的塔头和水洼子,朱标则是满脸谄笑地跟在常某女的身边。
“妹子,以后可不兴这么冲动了。”
“辽东这里苦寒,万一冻坏了咋办?”
朱标就好像一只大号的哈士奇在努力逗人开心。
常某女狠狠地瞪了朱标一眼:“就许你自己偷偷摸摸的跑来辽东,却不许我来?”
“堂堂的大明储君,置自身于险地,你知道上位和娘娘有多担心你么?”
“一点儿都不叫人省心!”
朱标嘿嘿干笑两声,鼓足了勇气,问道:“那妹子你呢?你担心我不担心我?”
常某女再次瞪了朱标一眼。
这人是不是蠢?
“我要不担心你,我一个未出阁的太子妃,至于和锦儿姐、玉儿姐一起跑来辽东?”
“如今你却问出这般问题。”
“也不嫌害臊!”
常某女越说越气,干脆快速走到锦儿身边,抓着锦儿的手向前走去,直接把朱标甩到了后面。
朱标顿时就得意洋洋起来,快走两步来到杨少峰身边,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姐夫?”
锦儿和玉儿被常某女给拉走,杨少峰正自心里不爽,闻言当即便哼了一声道:“敢问殿下,可是有什么吩咐?”
朱标再次嘿嘿干笑两声,说道:“那个啥,我姐担心你,常家妹子担心小弟,她们千里迢迢的来了辽东,你说咱俩该怎么表示表示才好?”
杨少峰直接斜了朱标一眼。
瞧这货那不值钱的样儿吧。
常家妹子明明都没给他什么好脸儿,这货就已经是这副德性。
要是给他个好脸儿,再说上几句好话,给他屁股后面安个尾巴,估计都能当螺旋桨使!
杨少峰冷哼一声道:“咱俩暂时不用什么表示,要表示也是胡布政表示。”
说到这儿,杨少峰又摸着下巴斟酌一番。
棒子,矮矬子,猴子,琉球,还有暹罗、缅甸、马喇甲和三佛齐等一众藩国,这次起码能给辽东凑出来三十万劳工。
不说是彻底解决了辽东缺人的问题,起码也能大大加快辽东开发的速度。
从这方面来说,不光是胡惟庸要表示表示,就连辽东布政使司也得好好对本官表示表示。
想到这儿,杨少峰干脆将目光投向朱标,说道:“徐良这次给胡布政弄了三十多万劳工这事儿,殿下应该知道了吧?”
朱标嗯了一声,心里却疯狂吐槽——说是三十多万劳工,就是不知道最后有几万能到辽东的?也不知道登州府那边会截留下几万又或者十几万?
杨少峰又继续说道:“辽东这么大,三十万劳工全扔去垦荒开矿,其实多少有点儿浪费了。”
朱标顿时来了精神,连声问道:“那姐夫的意思呢?”
杨少峰摸着下巴笑了笑:“依臣之见,不如咱们想办法从胡布政手里抠点儿出来,把他们弄去筑城——早点儿把城筑到漠北,咱们也能早一天封狠狼居胥不是?”
……
为了迎接三位更胜玄坛的小姑奶奶的到来,同时也是为了对三十多万劳工和几十万石粮草表示表示,胡惟庸可算是下了血本,布政使司的厨子更是使出了浑身的本事。
蒸羊羔、蒸鹿尾,蒸熊掌,烧花鸭,烧雏鸡,烧仔鹅、飞龙炖蘑菇……
要搁几百年以后,厨子多半得挨一发,在场吃的也足够判上几年。
可惜是在大明朝,既没有相关的规定,也没人敢查在场的食客。
杨少峰十分殷勤的给锦儿和玉儿盛了碗飞龙炖蘑菇,“这玩意儿是真鲜,娘子可得好好尝一尝。”
朱标更是有样学样儿,也给常某女盛了一碗:“熊掌那玩意儿没什么好吃的,但是这个飞龙炖蘑菇,还有待会儿的鹿肉饺子,妹子得好好尝尝,千万不可错过。”
常某女狠狠地瞪了朱标一眼。
当着这么多人呢。
堂堂的太子殿下如此殷勤,你也不嫌害臊!
喜欢奋斗在洪武元年请大家收藏:(m.8kxs.com)奋斗在洪武元年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