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9章 战后的布置,楚军的境遇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但断魂谷一役,几乎将这份“家底”摧毁殆尽。损失的六万骑兵,是楚军多年积累的核心力量。这种损失并非简单的数字减少,而是整个军队脊梁的被砸断。新兵可以再招,但那种历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和老兵,却非短时间内能够培养。此战之后,楚军的兵员质量将急剧下滑,战斗力大打折扣。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信心层面。项羽“战神”的不败金身被打破,楚军上下弥漫的骄狂之气被恐惧和怀疑所取代。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对高要及其麾下南境军都会产生深深的忌惮。这种心理层面的打击,比单纯的兵力损失更为致命,它直接影响部队的士气和作战意志。

可以说,这一战不仅让楚军失去了逐鹿天下的硬实力,更动摇了其争霸天下的软实力。他们从一度最有希望问鼎的诸侯,跌落至甚至不如偏安一隅的魏豹的尴尬境地,未来若想恢复元气,重现辉煌,所需的时间和经济、军事投入,将是天文数字,且前途未卜。

尽管取得了空前胜利,高要本人及其领导的南境军势力,也并非高枕无忧,可以立即挥师扫平六合。战争是消耗的巨大黑洞,这一年多来的连续征战,南境军同样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从最初的各郡县守军,到鼎盛时期维持的三十万常规野战军团,历经大小数十战,累计兵力损失已超过十万。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是巨额军费的开支,是统治区内民生经济的沉重负担。尤其是作为主战场的第三军团,从最初六万余众,打到如今仅剩不足两万原建制兵马,几乎等于被打残,需要彻底重建。这样的损失,对于一个军团而言,是伤筋动骨的。

因此,高要面临的现实是:守成有余,进攻不足。新夺取的大片土地,需要时间消化吸收,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恢复秩序,发展生产,才能将占领区真正转化为支撑战争潜力的稳固后方。这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稳定期。

在此背景下,高要做出了极其清醒和明智的战略部署,展现了他作为最高统帅的远见卓识:

在东方威慑,以静制动, 韩信率领的第一军团六万精锐,驻扎在东胶郡,纹丝不动。这支部队在此前的对魏作战中消耗不大,又经过半年休整,兵精粮足,士气高昂。更重要的是,他们与高要掌握的海军力量形成强大的联动效应。其战略目的非常明确:威慑东北方向的“神秘易小川”势力。

无论“神秘易小川”与北方异族达成了何种合作协议,只要韩信军团这把利剑悬在头顶,并辅以海军随时可能发起的跨海突袭,他就绝不敢轻举妄动,向西进攻高要的核心区域。这是一种高效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确保了东部边境的稳定。

其次确保中部固守,稳如泰山: 曹参的第二军团,继续坚守南部战线,面对虽拥兵十万但已被严重削弱的魏豹。高要判断,即使魏豹想趁秦楚大战刚歇之际捞取便宜,以曹参的能力和第二军团的实力,短期内足以稳固防线,不会出现大的纰漏。这为高要赢得了处理核心问题的宝贵时间。

同时最重要的便是核心重建,恢复元气: 高要的战略重心,完全放在了以咸阳为核心的关中地区。他将经过休整补充的第四军团调至咸阳周边驻防,一箭双雕:既对外威慑新败的楚军,使其不敢南顾;对内则快速恢复咸阳及周边县域的正常秩序。“恢复民生,恢复生产”被提升到“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

这意味着减免赋税、招抚流亡、兴修水利、鼓励农耕、稳定市场等一系列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内政工作。只有让饱经战火摧残的关中大地重新焕发生机,才能为未来的争霸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民心支持。

断魂谷战役后,天下暂时陷入了一种脆弱的战略平衡:楚军 重伤退守北地,短期内丧失进攻能力,转入战略防御,生存成为第一要务。

南境军获得战略主动权,但自身损耗严重,亟需休整和内政建设,无力立即发动大规模灭国之战。魏军实力尚存但锐气已失,处于观望状态,难以单独对高要构成致命威胁。

神秘易小川被韩信军团和海军有效威慑,不敢西进,局势相对稳定。一些小诸侯,势力太过于弱小,不被高要放在眼中,而且大多在观望,甚至是在考虑到底要投靠哪一方势力。

这种平衡是动态且不稳定的。高要能否在两三年内成功消化战果、恢复国力?楚军能否在贫瘠的北地奇迹般地重整旗鼓?魏豹会否铤而走险?

“神秘易小川”与异族的合作会带来何种变数?这些都是未来天下大势的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此一役,高要已经成功地将自己从最危险的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为下一阶段的博弈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喘息之机。

接下来的较量,将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是内政、外交、经济与时间的综合竞争。而高要,显然已经为这场更漫长、更复杂的战争,做好了初步的布局。

当高要迷迷糊糊地恢复意识时,距离那场决定关中命运的大战已经过去了整整七日。咸阳城在这七日里悄然完成了权力的交接与秩序的修复,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及时赶回的李钊。

李钊回到咸阳的第一时间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手腕。他先是召集留守官员举行紧急朝会,在确认高要只是力竭昏迷并无生命危险后,立即以监国身份颁布了三条政令:一是开仓放粮,安抚因战乱而惶惶不安的咸阳百姓;二是派遣得力官吏分赴周边各县,确保政令通达;三是调遣已经抵达咸阳周边的第四兵团分驻各战略要地。

喜欢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请大家收藏:(m.8kxs.com)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