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闻言,深邃如渊的目光深处,一丝极难察觉的流光悄然划过。
二圣的安抚,虽隐含重压,却也给了他急需的台阶。
如来心中了然,此刻的“退位”之请,已达到了以退为进的目的。
继续强硬,反而不美。
其缓缓抬起眼帘,脸上那沉重的悲壮之色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坚定的神情。
双手合十,对着二圣深深一礼,声音虽依旧低沉,却已不复之前的空寂与决绝,反而透出一种承重而行的坚毅:
“阿弥陀佛,佛母慈悲开示,释迦…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弟子愚钝,险些因一时之挫,误了佛门根基,辜负了两位老师重托与诸佛菩萨厚望。”
“此劫虽凶,亦是砥砺佛心之机。释迦定当谨遵两位老师法旨,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纵使粉身碎骨,亦要重振我西方极乐世界之荣光,不负两位老师期望!
接引道人枯槁的脸上,悲苦之色稍缓,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准提佛母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些许。
目的达到了,至少暂时稳住了局面。
然而,接引并未就此结束。
佛门如今内外交困,魔劫肆虐于外,人心惶惑于内,单凭如来一人支撑,纵有万般决心,恐也力有未逮,难挽狂澜于既倒。
况且,方才如来那以退为进、近乎“撂挑子”的举动,如同一记警钟,狠狠敲在二圣心头。
这让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如来是不够的,必须还需要一个更超然、更能平衡各方势力、同时也具备无上资历与莫测智慧的存在坐镇,方能稳定惶惶佛心,凝聚残存力量,共渡这前所未有的难关。
而这个存在,放眼整个佛门,有且只有一人,
————世尊,那位神秘莫测的前任佛门之祖。
对于世尊,西方二圣心中始终萦绕着挥之不去的迷雾。
此人于封神量劫之际,凭空出现,所修持的大乘之道,竟与西方教义完美契合,似乎天生就该是西方之人。
随后,世尊更以难以想象的修为和洞彻世事的智慧,在极短时间内立下大乘佛教,广纳门徒,迅速奠定了佛门大兴的根基。
一切都来得太过突然,太过完美!
接引准提曾以为这是天道注定西方大兴,故而降下的“应运而生”之圣贤。
然而,圣人直觉却总让他们隐隐不安,总感觉有一只无形巨手,在拨弄着三界风云。
而世尊,就像是那操盘之人。
这导致二圣对其态度极为复杂:不得不用其才,却又心生忌惮。
直到后来多宝道人转世为释迦牟尼,世尊“顾全大局”主动退位,将佛门权柄平稳交接,二圣心中那块悬着的巨石才勉强放下。
相比于来历神秘、深不可测的世尊,由截教多宝“转世”而来的释迦牟尼,显然知根知底,也……好掌控得多。
可如今,佛门已至生死存亡之秋,那点忌惮,在倾覆之危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纵有千般疑虑,万般不愿,也只得再次请动这位“定海神针”!
接引道人不再犹豫,手指抬起,对着虚空轻轻一点。
指尖并无耀眼光华,只有一道凝练到极致、蕴含着圣人意志的金色流光,无声无息地没入洪荒。
混沌极乐天内的时间仿佛停滞了片刻。
下一瞬,空间泛起水波般的涟漪,无声无息地向两侧分开。
没有祥云铺路,没有天花乱坠,一道身影从中缓步踏出。
来人正是世尊。
世尊的目光平静扫过接引、准提,最后落在端坐莲台的如来身上,心中了然。
微微颔首:“阿弥陀佛,准提佛母,释迦牟尼佛。”
声音平和舒缓,听不出任何情绪波澜。
“世尊。”
接引道人微微还礼,准提佛母也收敛了焦躁:
“有劳世尊亲临。” 。
如来端坐莲台,面对这位自己这位“前任”,亦是老师,其双手合十,垂眸道:
“世尊。”
姿态恭敬,却也保持着佛门现任之主的威仪,只是那垂下的眼帘深处,无人知晓是何等心绪翻涌。
世尊的目光在如来身上停留了一瞬,
随即转向二圣,声音依旧平和:“佛门劫难,老僧亦感同身受。不知二圣相召,有何示下?”
接引道人看着世尊那古井无波的面容,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忌惮与此刻不得不倚重的无奈交织翻腾,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世尊慧眼如炬,当知佛门危局。此次相请,实乃欲借世尊大智慧,共商……渡厄之策。”
面对接引道人“共商渡厄之策”的沉重请托,世尊并未立刻言语。
其微微阖目,似在感应那冥冥之中流转的天机与气运。
片刻后,世尊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平和地迎向三人。
“阿弥陀佛。”
世尊宣了一声佛号,
“劫由心生,亦由心灭。魔劫汹涌,道门东兴,看似我佛门之厄,然祸福相依,未尝不可为我西方再开新天。”
此言一出,接引、准提乃至如来,目光都瞬间凝聚在世尊身上。
世尊继续道:
“东方道门,根基深厚,人杰地灵,气运鼎盛。此乃天道之常。然道法清静无为,重个体超脱,于这末法魔劫、众生沉沦之际,虽能涤荡邪祟,却难解凡俗亿兆生灵心灵之苦厄,难填其精神之空虚,难定其乱世之惶恐。”
世尊略微一顿,目光穿透了混沌虚空,望向了那南赡部洲的芸芸众生:
“凡俗黎庶,于水火煎熬之中,最渴求者,非仅是肉身一时之安宁,更是心灵永恒之寄托,是苦难中之慰藉,是迷惘时之指引,是绝望处之光明。此…正是我佛门大乘普度之法,慈悲济世之道,所能填补之空白,所能扎根之沃土!”
“佛法东传?”
准提佛母最先反应过来,眼中精光爆射,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动和瞬间燃起的炽热希望!
随即又皱眉,“师兄与我早有此念!原本待地府事了,我佛门携大胜之势、气运鼎盛之时推行,方是水到渠成!可惜……如今东方道门气运正隆,如何传之?强行推行,恐引道佛大战,生灵涂炭,非智者所为!”
喜欢洪荒:截教女仙请大家收藏:(m.8kxs.com)洪荒:截教女仙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