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官员从吴国出发,被派往密国各地。
他们将取代密国的官员,成为这片土地新的统治阶层。
在朝廷还没有明确承认的情况下,吴王的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挑衅。
吴王会不清楚?
他的心中无比清楚!
不过,他不在乎,一点都不在乎!
面对那几家诸侯的无动于衷,吴王的心中早已燃起了熊熊的怒火。
愤怒的吴王,在对付密国的同时,答应了韩巡抚的请求。
只不过,不是吴鲁联合,而是由吴国一家完成。
鲁国大方的借出了自己同江东的边界。
“来了多少?”
长兴城内的巡抚衙门内,韩巡抚笑着问道。
“六万!”
回话的,是面带微笑的谢维安。
“还是少了些!”
“抚台说得极是!”
“把江东军全部拉出去,让吴王看看我们的实力。”
“末将立刻去办!”谢维安面露兴奋。
韩巡抚一手抓军政,一手抓民政,有着极大的自主权。
他按照虎贲军的标准训练江东军,也用羽林卫的待遇犒赏江东军。
上千万的银子砸下去,也该露出獠牙让邻居们看看。
免得他们还以为自家门外躺着的,是一只病猫。
东边暗流涌动,刚刚平静下来的西线,又突然热闹起来。
徐军与宋军在边界爆发了一场克制的冲突。
起因很简单,徐国的一小支军队在边界巡逻时迷路,然后误入了宋国的地界。
军人嘛,说话都直来直去,很快就从言语冲突升级为肢体冲突。
误入的徐军寡不敌众,被宋军拿下。
然后就是双方交涉!
一边交涉,一边继续冲突!
冲突的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徐军拿下了宋国边界的一座城池。
宋国调动数万军队,在缓缓朝边界集结。
反观徐国,占据城池后,却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不退!
不谈!
不打!
双方就这么僵持下去!
宋王的奏折先一步送到京城。
皇帝震怒,下旨命徐国退兵,同时要求徐王做出合理的解释。
圣旨还在路上,徐国相国的申辩就出现在内阁。
内容很简单,徐王正在前线同高原人作战,不宜分心。
一切,得等到徐王从高原回来再说。
谁都能看出其中的猫腻,可谁都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只有奏请皇帝定夺。
皇帝召诸位大佬前往乾清宫商议。
“徐王好算计!”郑亲王佩服不已。
“世代联姻又如何?”赵院长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清楚,这句话实际上是说给自己听的,于是冲赵院长微微一笑。
心中却不以为然!
“内阁打算如何应对?”皇帝想先听听内阁的意见。
“下官认为,应该勒令徐国先退还城池,至于孰是孰非,等徐王回国再说。”
杜学士是首辅,他的看法就代表着内阁的意见。
“如果他们不退,又当如何?”皇帝追问一句。
“申斥!”杜学士欠身回话。
太子心中一叹!
这几十年来,朝廷的脊梁被诸侯一点一点地抽掉,再也直不起来了。
“太子什么意见?”
皇帝的心中涌起了浓浓的失望,将目光转移到太子的身上。
“如果徐军不退,可命宋国自行处置,宋国若是没有能力,可邀请虎贲军替他们解决。”太子冲皇帝拱手弯腰。
众人听后,皆是神色一变!
“徐国的实力,甚至还在梁国之上,请殿下三思!”杜学士冲太子拱手。
“朝廷一再示弱,怎能树立中央的权威?”太子反问一句。
“可万一宋国要是同意,虎贲军就会直接与徐军发生冲突。”杜学士显得忧心忡忡。
“宋国是不会同意的,他们若是同意,会沦为其他诸侯的笑柄。”
“不过,孤倒是希望宋王点头!”
“朝廷的军队,只能在六省之地活动,这是朝廷的耻辱。孤不想挑起同徐国的战争,孤只是想让朝廷的军队,能踏出六省的边界。”
太子极有耐心,开口解释了几句。
“正如殿下所说,若是宋王真的点头——”赵院长在一旁突然开口。
到底是同一个系统出来的,如今虽然同内阁对立,不过思维方式还是保留了下来。
“他若真敢点头,就让虎贲军去会会徐军。”太子表现得极为自信。
“殿下就不怕徐国趁机反叛?”
“虎贲军是替宋国张目,徐国还不敢借机生事。”
“如果——”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果?”
郑亲王实在是有些不耐烦,开口反驳。
“威严,是打出来的!朝廷如今实力不弱,不能再一味的迁就诸侯。若是恭顺也就罢了,要是不听指挥,那就打到听话为止!”
众人有没有被郑亲王的霸气所感染,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但是,所有人都听清了四个字:
实力不弱!
朝廷,何时变得实力不弱了?
镇西军、定东军,再加上江东军,朝廷已有了十余万凶悍的军队。
再加上太子的数万军队,至少能同吴国一较高下。
觉醒的大佬,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板。
皇帝同意了太子的建议。
燕宋两国,唇亡齿寒。
燕王命准备返回都城的军队,从缓冲地带朝宋国的方向移动。
提及缓冲地带,那里的百姓已经返回到家园,面对着被践踏的庄稼和毁坏的房屋,他们没有丝毫的焦虑和痛苦。
太子答应他们,将以二两一石的价格,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同时房屋的修缮,也由太子负责。
在十里长廊负责修建防御工事的营造队伍,已经出现在缓冲地带。
庄园主们商议一番,请求朝廷派官员管理。
对朝廷来说,庄园主们的请求,政治意义要远远多过于获得的利益。
正好三月份已经放榜,许多三甲的进士,都免去了漫长的等待,直接被派往缓冲地带任职。
朝廷上这些经历过科举洗礼的家伙,一旦认真起来还是十分厉害,他们将缓冲地带划分为两府十县,准备筑城。
至于筑城的经费,则来自于这一次的赎金。
太子大度的表示,如果用他的营造队伍,朝廷只需要出材料的费用。
至于工匠的工钱,太子愿意自掏腰包。
这是天大的好事,内阁立刻同意。
与此同时,太子也挑选了十几名三甲的进士,充实詹事府。
喜欢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