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
仿若白驹过隙,
太阳东升西落,
一日的光阴便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王铭为了构思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以工代赈方案,
已然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一夜未曾踏出房门半步。
除了吃饭,方便之外,均都伏案而作。
他全神贯注地思索着重建紫山县的每一个细节:
修筑城墙以及县城内的房屋,这可是重中之重的工程,
既需要技艺娴熟的瓦匠,更离不开大量的砖瓦与石灰。
思来想去,王铭觉得烧制石灰与砖瓦这事儿,交给军队负责最为妥当。
军队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由他们来组织人手,
定能高效且优质地完成任务。
河道的整治同样刻不容缓。
必须对河道进行全面清理,挖掘其中的淤泥,
重新规整河道,等大雨到来之时,让水流恢复畅通。
挖出来的淤泥可是宝贝,全部晾晒至干,
再研磨粉碎,随后均匀地撒入农田,
这对提升土地肥力、恢复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帮助。
王铭考虑到程家主为人忠厚,做事踏实可靠,
便打算将这一重任交予他和他的手下,相信他们定能不负所托。
而那些大片荒芜的农田,
要想重新焕发生机,翻耕工作必不可少。
这就需要各式各样的农具,像曲辕犁、铁锹等等。
打造这些农具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各位能工巧匠的肩上。
他们凭借精湛的手艺,一定能打造出实用的农具,
为农田翻耕提供有力支持。
王铭绞尽脑汁,
苦思冥想还有什么落下的,
突然想到那些妇女和儿童由于身体条件限制,
无法从事下田劳作或是河道挖掘这样的重体力活。
但他们同样可以为赈灾出一份力,比如安排他们上山捡拾柴火。
毕竟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做饭还是取暖,
都离不开柴火,其需求量巨大。
总而言之,
王铭的宗旨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灾民闲着,
要充分调动起所有人的力量,共同为重建家园努力。
而他付出的代价,便是原本用于赈灾的钱粮。
只要灾民们愿意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他便按照每人每天一斤粮食的标准发放工钱,妇女、孩童和老人则减半。
要知道,
在如今这个灾荒肆虐的年头,这一斤粮食对于灾民来说,
可谓是雪中送炭,足以让他们维持生计。
即便在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景,
普通老百姓一天也难以吃上一斤粮食,
大多时候都是用野菜、糊糊搭配着杂粮勉强糊口,
能有半斤杂粮下肚,那这户人家就算得上是家境殷实了。
当王铭终于将这些计划逐一梳理完毕的时候,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投向窗外,
入眼处漆黑如墨,浓重的夜色肆意蔓延,
显然,深沉的夜已悄然笼罩大地。
他这才发觉,身旁的饭菜早已没了热气,变得冰凉。
但此刻的他也顾不上许多,端起饭碗便狼吞虎咽起来。
匆匆填饱肚子后,他回到房中,简单洗漱一番,
便一头倒在床上,瞬间陷入沉睡。
翌日清晨,
晨曦还未完全驱散夜的阴霾,
县衙的中堂大厅里却已人头攒动。
众人不等小侯爷派人来唤,
便早早汇聚于此,静候王县伯和小侯爷的到来。
今日,
正是免费赈灾煮粥的第三天,
依照王铭先前的计划,明日所有粥棚都将撤去,
不再向灾民提供无偿救助。
然而,
后续究竟该如何安排,众人心中皆无定数,
这才早早用过早饭,迫不及待地赶到县衙,
想要从铭这里获取明确的指示。
不多时,
小侯爷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大厅。
他径直走向主位,落座后,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只见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茫然,
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安排的期待与些许忐忑。
此时,王铭仍未出现,
小侯爷心中明白,昨日他亲眼目睹王铭屋内的灯火直至深夜仍未熄灭,
想必是为了谋划赈灾大计,忙碌了整整一天一夜,
便决定让他多休息会儿,并未差人去催。
仿佛只是须臾之间,实则过了一盏茶的工夫,
便见王铭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手持厚厚的一沓宣纸,
从大厅外不紧不慢地走来。
他踏入大厅,先是左右扫视一圈,
目光与众人一一交汇,而后微笑着冲大家点了点头,
随即便快步走到小侯爷身旁的座位前,稳稳坐下。
他轻轻揉了揉依旧带着困意的双眼,
从下人手中接过一杯热茶,轻抿一口,
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滑落,让他瞬间清醒了几分。
他清了清嗓子,转头看向小侯爷,说道:
“小侯爷,既然诸位都已到齐,那咱们便开始吧。”
“好啊,王兄,大伙可就等你发话了,
你且说说今日该如何安排?”
小侯爷回应道,眼神中满是期待。
“行,那我就不绕圈子了,直接说重点。”
王铭言罢,将手中那沓宣纸郑重地置于桌前,
抬手拿起最上面的一页,目光快速扫过纸面,
而后抬起头,神色严肃地对着众人说道:
“首先,
明日起,所有粥棚全部停止施粥。
这几日,想必大家已将灾民的分类登记工作妥善完成。
接下来,咱们就要依据这些分类,正式展开分工。
换言之,
从明日开始,以工代赈的计划便正式启动。
不知诸位对此可有疑问?”
“没有,大人怎么说,我们便怎么做!”
台下众人齐声应和,
声音整齐而洪亮,在大厅内久久回荡。
“好!”
王铭一拍手,目光炯炯地扫过众人,
“首先啊,这城墙和县城里房屋的修缮工作,
可就劳烦小侯爷您亲自出马安排啦!”
小侯爷一听,
立刻挺直了腰板,双手抱胸,自信满满地说道:
“王兄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我必定招募一大群得力的民众和手艺精湛的瓦工,
把城墙修得固若金汤,房屋盖得稳稳当当!”
王铭笑着点点头,接着转头看向程叔,
“程叔,您老可得辛苦一趟咯。
您带一部分人去苍云镇外黄岭脚下,那儿有石灰岩山和粘土山丘。
您在那分别建两个大作坊,一个专门烧砖瓦,一个用来烧石灰。
要是过程中遇到啥不懂的,别着急,
我会派人带着我画的图纸去给您指导,保准错不了。”
程叔赶忙上前,双手接过王铭递来的图纸,
眼睛笑得眯成了缝,连连点头道:
“好嘞,大人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嘛!
保证按照你的意思,把这俩作坊办得红红火火!”
嗯。
王铭又看向大师兄和二师兄,说道:
“大师兄、二师兄,城外山林那些枯木可得麻烦你们了。
带批人去把它们都砍回来,交给咱们带来的工匠。
让工匠们可劲儿造工具,不管是耕田种地的家伙事儿,
还是盖房子用的,都得给咱造得妥妥当当的。
之前登记的那些工匠,都归你们管,咋样,有问题不?”
大师兄拍着胸脯,大声说道:
“没问题!
王大人您就瞧好吧,
咱这就带着兄弟们把那些枯木都收拾回来,
保证不耽误工匠师傅们开工!”
二师兄也在一旁附和:
“对对对,大师兄说得对,您放心,我们肯定办好!”
“行嘞!”
王铭满意地笑了笑,
“另外,河道淤泥清理这块儿也不能落下。
得找专人去挖呀,如果人手不够,就先从县城附近的河道开始。
把挖出来的淤泥都晒干,磨成粉,均匀地撒到城外那些荒田里。
等耕种工具造好了,再去翻耕,这事马首领你来负责怎么样?”
“是,遵命!”
黑锦卫马首领非常干脆,二话不说就直接领命!
王铭点了点头,看向程雅,温和地说道:
“程雅啊,钱粮发放这么重要的事儿,可就交给你啦。
你带着各位师爷们,还有那些会算术的,
每日的粮草,一部分在城门口发,
另一部分就在山脚下工坊的棚子里发。
每个劳工每天发一斤粮食,妇女、儿童和老人减半。
要是有人想要银钱,就按等价兑换给他们发。
这事儿虽然琐碎,但很重要,你可得多上点心。”
程雅微微抱拳,认真地说道:
“王少爷放心,程雅必定尽心尽力,
把钱粮发放得清清楚楚,绝不让大家有任何不满!”
“好,另外......”
王铭把能想到的事儿,仔仔细细地跟众人讲了个遍,
然后把手里剩下的图纸,一一发到每个人手里。
小侯爷看着手中关于城墙建造的细节、人员安排和注意事项,
不禁咋舌:
“王兄,你这想得也太周全了!
我原本还担心这事儿千头万绪,不好办呢,
没想到你这计划,就跟给咱吃了颗定心丸似的!”
众位校尉也纷纷点头称赞,
程家众人更是满脸佩服。
大家心里都在想,这位王大人,果然有两把刷子,
这以工代赈的计划,安排得那叫一个精妙!
“哦,对了!”
王铭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拍脑门,
“苍云镇那边也得派人把我的计划抄录一份送过去。
让李校尉依照计划和图纸安排人手。
那边的砖瓦工坊和石灰岩工坊,尽量就近从苍云镇找人安置。
要是人手有多的,就安排他们去翻耕周围的土地。
等耕种农具一到,就立马开工。
剩下能下河的,都去挖淤泥,
反正河水都干了,河道见底,也不用担心会淹到人。
实在没啥劳动力的小孩子或者老年人,
就让他们帮忙送饭送吃食,每天中午管一顿饭。
另外,也可以让小孩子们上山去捡柴火,
毕竟这个时代做饭可离不开大量柴火。”
王铭一口气把能想到的都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末了总结道:
“总之一句话,
咱不能让一个人闲着,得让大家都有活干。
只要肯干活,咱就大方地给发粮食或者银钱。
那些偷懒不干活的懒汉,以后可别想再拿到一口粮食。”
“是,我等明白,定按王大人的计划行事!”
“好,辛苦大家了!”
......
等这些安排完,众人眼中都透着满满的信心,
小侯爷更是喜上眉梢,脸上笑开了花,
心里不住地嘀咕:
“我就说嘛,只要王兄来主持紫山县的救灾事宜,这还能叫事儿?
根本就不叫事儿!
有他在,我还愁啥呀!”
想着想着,小侯爷猛地“啪”的一拍桌子,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众人一哆嗦,
纷纷有些蒙圈地看向小侯爷。
小侯爷难掩心中那股兴奋劲儿,大声说道:
“你们把这些安排都多抄几份,保证每人手里都有一份。
然后各自负责好自己那一片儿地方。
从今日就开始准备,必须全部准备妥当,
明天直接开工,能不能做到?”
“能!”
众人扯着嗓子大声回应,声音震得大堂都嗡嗡作响。
王铭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好,既然如此,你们都回去准备吧。
另外,我和小侯爷会随时查看,帮你们查漏补缺。
但丑话可得说在前头,如果发现谁阳奉阴违、偷懒耍滑,
不按计划安排做事,可别怪我和小侯爷不客气,
必定严惩不贷!听明白了吗?”
“是,小侯爷、王大人,我等都听明白了!”
众人齐声应道。
“好,去吧。”
小侯爷一挥手。
众人纷纷冲着小侯爷和王铭恭敬地施了一礼,便快步退出大堂。
等众人离开,堂上就只剩下小侯爷和王铭二人。
小侯爷那张脸,简直乐开了花,
两眼放光,兴奋得直接一把拉住王明的胳膊,
眉飞色舞地说道:
“王兄啊王兄,你这脑子咋长的!
瞧瞧你整出来的这些计划,我压根儿连边儿都没想过。
你倒好,跟玩儿似的,就把这么复杂的事儿安排得妥妥当当,
我是真打心眼里佩服,五体投地那种!”
说着,还竖起大拇指,在王铭眼前晃了晃。
王铭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嗨,小侯爷,你可别捧我了。
我这啊,就是把以前书里看到的、别人总结的经验拿过来,
稍微摆弄摆弄,真没啥了不起的。”
小侯爷可不干了,眼睛一瞪,
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着急说道:
“那能一样嘛?
同样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
咋别人就想不到,偏偏你就能跟开了窍似的,一下子想出这么妙的主意?
你就别谦虚了,这不是天才是啥?”
王铭哈哈一笑,调侃道:
“小侯爷,你这可就有点夸张了,
还天才呢,我看我就是个书呆子,
多读了几年书,肚子里多了那么点墨水,凑巧就用上了。
行了行了,咱也别在这儿商业胡吹了。
你呀,有这闲工夫,不如赶紧出城多溜达溜达,
看看下面准备得咋样,有啥问题好及时解决。
我呢,现在困得眼皮子都快打架了,
得赶紧回房补个大觉去。”
小侯爷赶忙点头,关切地说道:
“哦,好嘞,王兄你快去吧,可别累坏了身子。
这救灾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得慢慢来。
你放心,就凭你这周全的计划,我敢打包票,
紫山县往后绝对不会再有人饿肚子,
要不了多久,准能恢复得跟以前一样热闹!”
王铭露出欣慰的笑容,点头说道:
“嗯,我也相信肯定能行。
不过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儿,多监督着点儿,别到时候出啥岔子。
有问题不怕,咱及时解决就成。”
“对呀,没错!
好嘞,那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我这就出城转转去。”
小侯爷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准备走。
“哎,等一下,小侯爷。”
王铭刚转身,又突然想起什么,
赶忙叫住小侯爷。
小侯爷停下脚步,一脸疑惑地回头:
“还有啥事啊,王兄?”
王铭走上前,神情认真地说道:
“是这样,你让手底下的人再去放放风声,
务必让所有灾民、难民,还有本地的老百姓都知道。
以后来咱们这儿的难民和百姓,不管男女老少,
等城外那些荒地翻耕完,每人都能免费领到十亩地!”
“啥?分土地给他们?!”
小侯爷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
嘴巴张得都能塞下个鸡蛋,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在历史上可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儿啊!”
王铭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朗声说道:
“嘿,小侯爷,都啥时候了,还管什么历史先例不先例的。
你瞧瞧城外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荒地,就那么扔着,多浪费啊!
分给灾民和老百姓种,就算只有一半能种出东西来,
那养活整个紫山县也不在话下呀!”
小侯爷还是有些犹豫,皱着眉头说道:
“可是,这事儿是不是得上报给朝廷,让陛下定夺啊?
咱擅自做决定,万一……”
王铭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
“哎呀,小侯爷,你想啊,
现在离朝廷那么远,等咱们把奏报送上去,
再等陛下批复下来,这一来一回,得耽误多少时间?
错过这个播种的时节,今年的收成就全泡汤了!
咱们先把事儿办了,事后给朝廷写份详细的奏章说明情况就行。
朝廷肯定也能理解咱们这儿受灾的难处,
按照惯例,受灾地区不是都免三年粮税嘛,
这事儿合情合理,朝廷能不同意?”
小侯爷摸着下巴,思索片刻,说道:
“嗯,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可这不同以往啊,这是直接给那些灾民分土地,又不是开垦的荒地……”
王铭拍了拍小侯爷的肩膀,说道:
“这不就结了嘛!
无主土地就当是让百姓开荒了,
朝廷既然支持开荒,咱这事儿就没啥问题。
你就别犹豫了,赶紧去安排吧!”
小侯爷这才下定决心,一拍大腿,说道:
“行!王兄,就照你说的办!
我这就去安排。”
“呵呵,好嘞!
既然主意已定,你麻溜儿地派人把风声放出去,
能多招揽些难民和灾民就多招揽些。”
王铭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透着狡黠与自信,
抬手轻轻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琢磨琢磨,
他们在别的县城,那可不就跟烫手山芋似的,甩都甩不掉嘛!
但到了咱这儿,那可都是能让这地盘儿焕发生机的宝贝疙瘩呀!
与其让周边县城被这些灾民搞得焦头烂额,
还不如咱来个‘英雄救美’,
把他们都接过来。
既能救下这些灾民的小命儿,又能给别的县城解决大麻烦,
这买卖,稳赚不赔呀!
我瞅着,只要消息一放出去,
周边那些个县城超过百里地的灾民,
准跟被花香吸引的小蜜蜂似的,一股脑往咱这儿涌。
那些个县城的县令估计得乐疯了,到时候还不得敲锣打鼓来感谢咱呀!”
小侯爷听着王铭这一番话,眼睛越睁越大,
脸上的兴奋劲儿如同灿烂的烟花般绽放开来,
他用力一拍大腿,眉飞色舞地回应道:
“没错呀,王兄!
您这高招一出,半个黄州的灾情,
那可不就跟热汤泼雪似的,轻轻松松就解决啦!
哈哈,我之前想破脑袋都想不到办法,
没想到您简简单单一个计策,就能把整个黄州的救灾工作搅活起来,
简直神了呀!
这要是传出去,不得惊掉众人的下巴!”
王铭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伸了个懒腰,笑着摆了摆手,困声说道:
“行了行了,就别搁这儿捧我了,
我困得眼皮子都快黏一块儿了,得赶紧去补个觉。
再聊下去,我怕我得站着睡着了,走了。”
说完,他脚步踉跄,走起路来就跟喝醉了酒似的,
一晃三摇地朝着房间走去,准备继续他的美梦之旅。
“好嘞,您快去吧,可别累坏了身子。”
小侯爷看着王铭的背影,关切地喊道。
王铭一走,小侯爷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
精神抖擞地大手一挥,对着身边的护卫们大声下令:
“兄弟们,跟我走,咱去城里城外巡查监督!
这准备工作可得做到前头,容不得半点马虎!”
虽说正式开工还得等到明天,
但小侯爷心里清楚,
这前期准备就跟打仗前的排兵布阵一样重要,必须安排得明明白白。
于是,
小侯爷开始有条不紊地把各项任务分配到每个人手中。
只见他一会儿跑到四大校尉面前,
拍着他们的肩膀,严肃又认真地说道:
“你们几个,负责人员分配这块儿,
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活儿,可别搞出乱子来。
要是出了岔子,我可拿你们是问!”
一会儿又找到程家主,满脸笑容地说道:
“程家主,物资整理这块儿就全靠您了,
您老经验丰富,可得多操操心,确保物资万无一失啊!”
接着又对着程雅和各位师兄弟们、黑衣卫首领等一一安排任务,
每个人都领了自己的“军令状”。
当然,苍云镇那边的安排也不能落下。
小侯爷心里明白,这些都得和王铭一起商量着决定。
但这会儿王铭去休息了,他作为小侯爷,
自然得扛起这份责任,义无反顾地挑起主持前期工作的大梁。
这一整天,
小侯爷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外面转个不停。
一会儿在这儿扯着嗓子指挥人员,
一会儿又风风火火地跑到那儿查看物资情况,
忙得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整个人灰头土脸,风尘仆仆的。
虽说身体累得像散了架似的,精神也疲惫不堪,
但他的眼神里却始终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对这一切不仅没有丝毫抱怨,反而甘之如饴。
回想起刚到紫山县的时候,看着那一片凄惨景象,
他心里真是一片茫然,完全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感觉自己就像只无头苍蝇。
可现在不一样了,王铭的出现就像给他黑暗的世界里点亮了一盏明灯。
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紫山县在他们的努力下,
重新焕发生机,变得比以前更加繁华热闹。
想到这儿,他的心情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激动得难以自持。
他恨不得马上按照王铭的规划大干一场,
让所有人都瞧瞧他们的厉害,到时候肯定能震惊四方!
他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踏上了一条金光大道,
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想着想着,
他忍不住得意地“哈哈哈哈”笑出声来,
那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自信与期待,
他不知道的是,更让他欣喜的还在后头呢。
......
话说王铭这些政策刚一公布,
好家伙,那可就跟热油锅里滴了水,一下子炸开了锅,
引起了好大一阵恐慌和杂乱。
“啥?!朝廷要停了咱们的救济粮?
那往后我可就没饭吃,没粥喝啦!”
一个瘦骨嶙峋的汉子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叫嚷着。
“可不是嘛,难道朝廷这是打算不管咱们,
把咱们给扔这儿自生自灭啦?”
旁边一个裹着头巾的妇人也跟着哭丧着脸附和道,
“怪不得之前给咱每人发了二十斤粮食,敢情是这个打算呐!”
“哎呀,照这么说,朝廷莫不是也没粮食了?
那咱们可咋办,难道就坐这儿等着把这点粮食吃光,然后饿死?”
一个老者唉声叹气,满脸绝望。
“实在不行,
咱拿着这点粮食往其他州逃荒去吧。
省着点吃,兴许还能走出这黄州。”
有人提议道。
“是啊是啊,看来这儿是待不下去喽,还是赶紧走吧。”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嘈杂的声音就像一群受惊的麻雀,叽叽喳喳地直冲云霄。
这混乱之中,也不乏一些想趁机闹事的人。
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伙扯着嗓子大喊:
“我可不管那么多,朝廷必须得管咱们!
不然的话,哼,我知道粮仓里有那么多粮食,咱们就去抢!”
“对,抢粮!抢粮!”
一些不明所以的人也跟着瞎起哄,现场愈发混乱起来。
不过呢,这慌乱来得快,去得也快。
就听小侯爷一声令下,
“哗啦”一阵,所有军队齐刷刷出动。
那些兵卒们在各自校尉和总旗的带领下,
骑着高头大马,马蹄“哒哒哒”地响,
脚步“腾腾腾”地迈,那整齐的步伐,
铿锵有力,仿佛大地都跟着震颤。
转眼间,就把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些灾民们,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城外的,
一看这阵仗,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在这绝对的军事力量面前,任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啊。
校尉和总旗们看着渐渐安静下来的灾民,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紧接着开始宣传下面的内容。
“你们都听好了!”
一个校尉扯着嗓子喊道,声音洪亮得就像洪钟,
“这次搞的是以工代赈,以后确实没有免费的粥给你们喝了。
但要是你们想要粮食或者银钱,那就得干活!
谁要是偷懒不干活,就别想有粮食吃!
但这可不是朝廷不管你们,也不是大人们要放弃你们。
这可是小侯爷和王县伯一起商量制定的办法。
你们谁要是有意见,谁敢反抗,站出来试试!”
这话传到众多灾民耳朵里,大家心里的慌乱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以工代赈?
这不就是干活领工钱嘛!”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挠挠头说道。
“对呀,这本就合情合理嘛!
虽说没了免费的粥,可干活领钱或者领粮食,也不是啥坏事呀。”
一个大叔在一旁点头赞同。
“是啊,咱本来就是泥腿子,
平日里不就是在地里刨食嘛。
这活儿,估计比种地还轻松点呢。”
又有人跟着说道。
“对对对,是这个理儿。”
“......”
众人听了,纷纷低声相互商讨起来。
比起刚听到取消救灾粥棚那会儿,
这以工代赈的事儿似乎更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不就是干活挣钱嘛,大家心里想着,这咱会呀!
喜欢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请大家收藏:(m.8kxs.com)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