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7章 钱粮店(中)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你这人,倒是实诚。\"

不知过了多久,年轻天子的轻笑声终是打破了堂屋中几乎让人窒息的沉默,而惶恐不安的王实也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暗道这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像传闻中那般喜怒无常,这脾气比他还要强上许多。

扪心自问,假若他知晓有人偷了自己的钱,不说闹得人尽皆知,最起码也得在门前跳骂几句,绝不会像天子这般镇定,好似无事发生一样。

更何况,他已经指名道姓的将\"小偷\"揪了出来。

\"城中粮店的生意如何?\"

没有在意不知何时转身离去的御马监提督,以及庭院中若有若无的呜咽声,朱由校重新将目光投向眼前的王实,淡然如水的脸颊上也泛起些许严肃。

尽管如今大明各地都建造有储存粮食的\"粮仓\",但因吏治崩坏的缘故,这些用于不时之需,维系帝国运转的粮仓早就名存实亡,沦为地方上士绅们敛财的工具。

若是碰上心中残存着一丝道德底线的\"体面人\",至多也就是利用这\"粮仓\"做些倒买倒卖的营生,将粮仓中的粟米\"以次充好\";若是碰上些行事肆无忌惮的莽汉,或者地方监管不利的偏远地区,甚至出现过直接将\"粮仓\"搬空,最后放把火了事的情况。

即便事情闹大,也会因为\"查无可查\"而不了了之。

在去年夏天,山东白莲教首徐鸿儒以\"佛母降生\"的由头拥兵造反之后,对中枢早有不满的南京士绅们顺势便中断了漕运,使得北京城中的粮价一度飙升至战时的十倍不止。

若非京师乃是首善之地,兼之朱由校早有准备,提前抽调了部分军粮用以缓解城中的恐慌气氛,只怕\"缺粮\"的阴影要一直笼罩在京师百姓的心头之上。

京师尚且如此,作为战争核心的山东兖州府和济宁州自然是更加不堪,不仅城中粮价飙升,而且用作战时储备的粮仓也尽皆毁于\"大火\"之中,城中储存的粮食不翼而飞。

经过这个教训之后,朱由校便萌生了通过内臣或者其余心腹党羽扶持成立一个类似于\"皇商\"的组织,负责经营粮食和食盐等涉及到民生根本的行当。

换句话说,朱由校想拥有直接通过\"粮食\"控制地方的权利和能力。

\"回陛下的话,除却某些特殊情况,咱们京师的粮价的价格一直都还算平稳,仅次于那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以及湖广地区。\"因为猜不透朱由校的用意,家族数辈皆是为皇室打理\"皇店\"生意的王实便小心翼翼的回应道,同时观察着朱由校的表情变化。

在他看来,作为大明之主的天子假若真的像传闻中那般\"贪财\",希望通过生意增添皇室进项,大可让内侍直接亮出\"皇家\"的身份,而且也无需选择利润极低的粮食生意。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的天子,总不能像那些黑了心的商人一样囤货居奇,低买高卖吧。

\"也就是说,除却京师之外,各地的粮价时常起伏不定?\"如今的朱由校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闲散皇子,几乎瞬间便听出了王实的言外之意,眼神也变得冷峻冰冷。

眼下西南战事将起,辽东的建奴们也在一旁舔舐伤口,随时有可能兵临北京城下,再加上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天灾\",他心中对于粮食的渴望和需求实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草民不敢妄言,\"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原本已是渐渐镇定下来的王实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瞬间滑落,身躯也随之微微颤抖着。

尽管天子所说的乃是事实,但这话他可没法接啊!

能够在地方上做粮食生意的,哪个不是手眼通天的\"地头蛇\"?

\"起来,此事与你无关。\"大明积弊百年,各式各样的漏洞破绽层出不穷,朱由校自是不会为难眼前的王实,更何况这王实也算\"实话实说\",而不是说些毫无意义的漂亮话来搪塞自己。

\"朕来问你,朕的皇店若是想要多做些粮食生意,你可有门路?\"

说来可笑,理论上富有四海,作为一国之君的大明天子因为要恪守\"不准与民争利\"的祖训,拥有大内背景的\"皇店\"却只能做些和坊市与动物皮毛有关的生意,甚至规模还被严格控制,以免触碰到\"百姓\"的利益。

\"回陛下的话,\"话题重新回到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王实的脸上再度涌现一抹自信之色:\"早些年,城中的粮店多是些通州商人在操持,不过从去年夏天开始,这些商人们便陆陆续续开始兜售名下的粮店..\"

\"不过因为粮店利薄,少有人愿意接手..\"听得此话,朱由校和身旁的司礼监掌印下意识对视了一眼,脸上也露出了些许古怪。

万历年间,号称\"东林急先锋\"的李三才奉旨巡抚淮安漕运,并担任漕运总督长达十余年的时间,成为有明以来担任此等官职时间最长的官员。

靠着与李三才的\"同乡之谊\",诸多籍贯为北直隶通州的富绅豪商们纷纷做起了粮食的生意,并通过漕船\"公器私用\"的方式减少运输成本以及途中的损耗。

故此,北京城及周边直隶府县的粮店生意,大多是通州豪商们在打理。

不过在去年夏天,一直想要回京辅政的\"东林急先锋\"李三才因涉嫌操控士林舆论,并有意趁着自己出京平乱之际,扶持幼弟由检监国辅政的\"谋逆\"之举而在府中畏罪自杀。

在失去了李三才的这个靠山之后,群龙无首的通州豪商们自是不敢继续在这弱肉强食的北京城逗留,以免受到那李三才的牵连。

\"朕知道了。\"半晌之后,朱由校不辨喜怒的呼喝声幽幽响起,心中颇有些意外之喜的感觉。

既然这些通州粮商们愿意兜售自己名下的生意,倒是省去了他重新整合,并与这些人\"竞争\"的过程。

毕竟眼下他最缺少的,便是时间。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