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贡院大钟的敲响,春闱也是正式开始,鱼贯而入的考生们进入了考场。
每个考生都是一个单独的小隔间,本人只需按照号牌坐到各自的考位上,静待考试正式开始。
为了防止作弊,纸笔等其他考试用具都由贡院准备和发放,和印刷好的试卷一同由千岩军下发给每个考生。
璃月的春闱还算人性化,一共进行三天,考生不必在贡院留宿,当天考完就可以回到各自的落塌处睡觉。
但是呢,春闱每天考察两门科目,早上下午各两个时辰,中午有一个时辰吃饭和休息,中途内急必须憋着,考试纪律极其严苛,对参考人的意志和体能都是一大考验。
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考试题量亦是极大,考生们都是争分夺秒,也没人会想着半途如厕,都是在考前解决一切生理问题。
考试开始,七星们也回到了后院,围坐在一个小圆桌旁,就本次春闱继续攀谈。
“璃月的春闱,分为三天六门,但由于文武分试,每位考生实则仅需必考两门,再各自选考两门对应科目。”
后院内,天璇星李瑾正在向其他人介绍春闱的形式和内容,但主要都是古澜在问,其他七星均是对此再熟悉不过。
而在和七星的洽谈中,古澜也和诸位星君同僚熟络了起来,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某人却是摸了摸鼻子,显得略微有些尴尬。
在场的这一圈人中,璃月七星除他以外,都是一顶一的科举卷王。
李瑾自不必说,寒门出身的究极做题家,诸多青年才俊都比不过的顶级卷王。
堪称先天科举圣体的她,从童生试到乡试,再到会试都是第一名,直到拔魁状元,被岩王爷钦点为新一代天璇星。
刻雨出身豪商世家,但也是从科举中一路卷出来的学霸,在殿试中荣列二甲进士。
她年纪轻轻就能接任玉衡星,固然和她的出身与品行有关,也是因为她在科举的亮眼表现。
至于天权薛言,天枢贾流和天玑傅鸿,这三位一个进士出身,两个同进士出身,虽然成为星君各有其因,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经过层层科举选拔的顶级人才。
即使是武转文的摇光星云明,这位老爷子退役后从事军队后勤工作,也是参加了文举,在获得三甲名次后才升任摇光之位。
这么看来,唯一一个靠军功晋升开阳星的古澜,在一众七星学霸面前,属于是另类中的另类。
想到这里,古澜突然想起了自己剽窃老辛诗词撩妹的那一回,自己似乎在刻雨面前装逼装过头了,他这连进士都不是的履历,能做出这等千古名词,那不扯淡么。
也就刻雨眼中带有滤镜才没多想,其他人难保不会质疑,但是介于自己的身份不敢明说而已,其他七星同僚就说不定了。
而且今天自己又剽窃了一首杂诗…
还好,还好,没人在意…
“开阳星大人,怎么了?”
见古澜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原本在讲述的李瑾止住了话茬,好奇地询问了一声。
“呃…没事,没事,”古澜有些心虚地回过神来,故作镇静地接过了话题,“咳咳,关于会试的具体科目和内容,我比较好奇,还请天璇星大人讲讲看。”
“可我刚刚已经讲过了…”
“啊哈哈,这…”古澜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脑袋。
“不过,开阳星大人若是想听,我可以再讲述一遍。”善解人意的李瑾笑了笑,主动缓解了某人的尴尬,开始了她的讲述。
“所有参加会试的考生,必考两门科目,名为‘礼’和‘法’。”
“帝君曾有言道:‘武道者,乃璃月立国之基,礼法也,乃璃月立国之本。’”
“修礼,乃为官之本,唯有修身养性,通习五礼者,方可心存天下,一心为民。”
“习法,乃为臣之本,法是天下商贸之根,民生之所托,为臣者无不通习百法。”
“礼法,璃月…”
听着李瑾的讲述,古澜不时点头会意,表示认同。
虽说如今的璃月,已是礼崩乐坏,但朝廷仍致力于通过科举维系礼法,想必是有岩王爷的坚持。
在老爷子看来,一不修礼,二不懂法,道德法律都不遵守,这样的人还当什么官,璃月也不需要这样的庸人。
“至于其他科目,则分文武之道,为‘书’与‘数’,和‘射’与‘御’。”
面对认真听讲的古澜,充当科普老师的李瑾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书者,不仅需要写得一手好字,还应熟读璃月百家经典,诗词名篇皆得铭记于心,至于数者,主要是术数和形学,此外还会结合考察天文地理等知识。”
“至于射御,则是武举科目,这个无需我过多讲述,您应当也知道。”
古澜点了点头,在记忆中,虽然他礼法修得不咋地,但作为勋贵之后,射御却是一等一的厉害,几乎能够吊打同一批的所有武举人,还未参军时就已具猛将之姿。
怪了,这么想来,他之所以不是进士,怕是因为前身是一个偏科怪才吧。
“书数,射御,礼法…”
而听着李瑾的讲述,一股莫名的熟悉感也随之而来,古澜的心中猛地一震。
我擦,这不是君子六艺么?
除了“乐”被“法”所代替外,礼法射御书数,几乎就是翻版的璃月君子六艺。
不过,“君子六艺”本就是古人推崇的礼治社会的根据,璃月先民以武定天下,以礼治天下,在长久的探索和磨合中确立了这一套“君子六艺”也不足为奇。
只是没想到,老爷子居然会把“君子六艺”作为科举的考试科目,想做官就得学六艺,确保了璃月士人始终传承和遵循礼法,这一招釜底抽薪之举,不可谓之不妙。
比如明太祖老朱,为了在全国推行官话,打击守旧的故元官僚,就要求所有参加的科举士子必须讲官话,顺利把官话推行到全国各地,让被蒙元打断的华夏脊梁再次挺立,让各地的百姓能够无障碍交流。
放在如今的璃月也是,你想做官是吧,当然可以,你得学礼法,学君子六艺。
什么?你说你不学行不行?
可以,种田,经商,参军,锻造…三百六十行,自己选一个去干吧,反正当官是不要想了。
而对于修习礼法的士子来说,不管他们后续是选修书数,成为璃月广大文官体系的一员,或者是选修射御,进入千岩军成为一名基层军官,璃月朝廷都将收揽一大批文武人才,为国朝注入新鲜血液。
即使这些士子落榜了,也可回到民间办私塾教书,或是收徒授艺,修习了礼法的他们不再是一无所知的无业游民,也能自发地帮助璃月进行社会的基层治理工作。
当然,这里也可能有反面教材,比如连举人都没考上的士子王某,没官做没事干,就会剑走偏锋,选择了自主创业。
纵览璃月一千多年来的多次朝廷更替,不少成功的创业案例中不乏有这样落魄士子的身影,通过自我调剂的方式实现了就业。
所以,对于璃月官府来说,士人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让天下长治久安,用不好就会变成砍往自己身上的利刃。
当然了,至于那些从科举中一路卷出来的卷王们,则是从此走上了吃皇粮和迎娶白富美的人生巅峰。
毕竟,即使是最差的进士,往往也能分配到一个镇丞镇尉的官职,对于绝大多数一辈子不出本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是妥妥的青天大老爷了。
而那些更厉害的大佬们,或是成为一府的封疆大吏,或是在璃月港内任职,希冀着被帝君察举,成为璃月一人之下的七星。
喜欢降临五百年前,邂逅提瓦特女神请大家收藏:(m.8kxs.com)降临五百年前,邂逅提瓦特女神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