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江湖人士,江湖之中的天下第一庄——梅湖山庄就是他所创,也是公认的武林盟主,如今武林虽不设盟方之位,但自然是以本事见分晓,他的身手可想而知。”
祝久儿毫不客气地将师父推出来替自己挡着。
“你若是连我们府里的护卫都打不过,也没有资格与梅庄主交手,话说回来,你手臂的伤彻底好了再说,若是再折一次,以后难保痊愈,不是大废也是小废。”
萧天洛冷不丁地打击了一番,公子羽看着自己的手臂,这些天能感觉到骨头正在重新生长,这次是完全对接上了,只待恢复,也是,何需急在一时?
公子羽的目光顿时变得清澈:“那等我手臂好了,必定去侯府拜访。”
萧天洛大笑道:“恭候你的大驾。”
这番对话以后,公子羽倒是与他们亲近了不少,言谈也放开了一些,加上有瑶珠在,不少话题自然能够打开,比如这南疆几时开放国门。
“我这出来好几年,孩子都这么大了,也没能回去一次,出来不易,回去更难,公子这边有没有什么消息,这边境何时能开,公子到时候怎么回去?”
瑶珠是个性情爽朗之人,有什么话就是直说的:“我不回去倒也罢了,反正在这边成家立业,公子怎么可,您终究是皇子,总不能一直耗在都城。”
“说是质子,但在大楚也没有被按照质子的要求对待,人身还算自由,陛下对公子的保护我们也看在眼里,这是否说明两朝的关系尚佳?”
妙啊,萧天洛想给瑶珠点个赞,这是把他想说的话全讲出来了。
公子羽对于回去的话题倒也不算排斥,只是说道:“父皇将我送出来本意是为了保护,但这一出来与那边的消息也断了不少,就连叛王被抓的事情都是大楚陛下告之。”
“我本人如何能回去,何时能归皆是未知之数,或许你们的陛下比我还要清楚。”
这话包含的信息可大了去了!
国门都关了,但皇帝却能知晓南疆的事情,这消息还先到他手里了,这说明啥,说明两国的皇帝一直有互通往来,还有,何时能归,要让他们的皇帝来说了算,就更有意思了。
从这句话里不难听出两位国君的地位高低,明显是他们的皇帝更胜一筹。
可这几年下来,两朝根本没什么往来的样子,起码在所有人的眼里是这般。
还有,这公子羽并不是什么没脑子的人,这话能讲出来也是故意让他们知道实情,这是允许他们知道这些事情了,萧天洛品了品,有意思。
公子羽看了看所有人的神情,嘴角扬起:“皇帝陛下够意思的,不让我入宫,允我在宫外入住不说,上次还派人保护我,也就是最近我朝的事情平息了,这才撤了人手。”
“我身边的恶奴尽除,现在在都城的日子也比较好过,我的父皇将我送到大楚时也是缴纳了一笔费用,足够我在大楚生活,若是想要奢侈是不可能,但也够了。”
“只是归期未定,我本人也不知晓何时能归,好在能与诸位相识,这日子也能好过些,往后还请各位不要嫌弃我这质子的身份,多有叨扰了。”
瑶珠本就怜悯这位七皇子,当下说道:“嫌弃什么,您是避难来的,为了自保才来大楚,说是质子,依我看一点也不像质子,倒像是陛下为了保护而为之,公子不必担心。”
“往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就是了,依侯府的身份,就算与公子往来也没人敢说什么不是,要是有嚼舌根的,自有萧天洛去处理。”
不是,小舅母怎么这样呢,拿自己去做人情了,不过嘛,萧天洛有心与这位公子羽交好,也就顺着小舅母的话说道:“在都城简单的问题倒是可以的,不过若是涉及重大需谨慎。”
“萧公子指的是与外邦的关系?最近听坊间传言大楚扣下了大齐的几位使臣,至今还关在大理寺不得出,说是离开的使臣并非全部。”
这件事情又在民间传开了,“能走的自然是清清白白,留下的自然是做了亏心事,我们陛下也是是非分明之人,不过大齐这次的确是在咱们大楚跟了个狠跟头。”
“这件事情说起来就是他们的不是,心怀不轨的是他们,咱们不过是将计就计,这次他们输得一点也不冤,往后这两条路是走不通了,现在且看大齐皇帝怎么想。”
“要不要保他的心腹大臣,不过现下也不是他们大齐说了算,具体怎么着,这件事情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知晓,毕竟那帮人回到大齐需要时间,信息往来太慢。”
只怕是夏祭结束后也难得有下文,这真是让吃瓜的他都吃得不痛快,古代的信息传达还是太慢了,事情发展得太慢,萧天洛再急,那车马人慢呀。
这件事情的后续短时间内是不得而知了,自己这顾问也做到头了。
也就这次铺垫之后,文武百官也知道他萧天洛是什么作用了,本质就是皇帝的民间幕僚。
只要皇帝有需求要用萧天洛的时候,他们就应该乖巧地表示接受,无需任何质疑。
就连最耿直的史大人现在都领悟到了这一点,上一次来侯府作客时还说了呢,往后关于萧天洛的事情,他是半个字不会反对了,就只管闭好嘴巴,啥也不说才对。
“经过这件事情,想必大齐会歇了与大楚作对的心思,如今各方面都不是大楚的对手。”
公子羽倒是对大楚极有信心:“只要大齐平定,大楚外围的威胁其实只剩下倭国。”
萧天洛挑了挑眉,他只说倭国,却不提南疆,所以这话里的意思是不是说南疆并不能算成威胁,萧天洛想了想,说道:“倭国的确棘手,一直不掩饰野心,现在还是官至道当权。”
什么摄政王,就因为一个姓氏的原因不能登上王位,恐怕不能服众,古代还是相当在乎血脉传承,骨子里没有皇家血脉,文武百官和老百姓都觉得名不正、言不顺。
官至道如此强势的人也害怕民意汹涌,终究是是不敢直接问鼎帝位,只能以摄政王的名义揽权,再择合适的时机取而代之,上次贸然攻打大楚,其实就是一次尝试。
喜欢大楚第一赘婿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楚第一赘婿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