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说某些完全拟人的家伙了,就说周瑜得了,陈曦作为技术、资源、人力、甚至是整个生产资料的提供方,都只割了100%,周瑜什么生产资料都没有的时候,都能干出割100%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让陈曦认识到自己的定量出现了一些问题,笑话,怎么可能能认识到!
别说是陈曦认识不到了,就算是跟着陈曦干活的人都认识不到,现在随便从陈曦麾下的厂矿之中拉一个年轻人出来,对于陈曦现在发的工资,发的福利那都是持续赞扬的。
没办法,陈曦是真给,是真的怎么说,就怎么兑现的,而且真的将这群人从赤贫拉到了能吃饱喝足,每月能整几顿肉的程度。
至于说累点?
这年头种田也累的很,这玩意儿的工作强度高是高了点,但不风吹日头晒,已经算是优待了,否则伊籍脑子有病要将兖州农粮的事情整到台面上来讲,不还就是种田的百姓,真的羡慕工厂里面的工人吗?
故而,时至今日,陈曦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国营厂矿的定量的时候其实出现了认知层面的错误。
好吧,其实也不能算是错误,这种错误实属是你问了所有人都问不出来的那种,因为这种问题就算归咎,也得归在时代的进步上,纯纯就是更高效的发展方式,更高效的积累财富的方式,直接摧毁了以前的体系。
可这里面有一个陈曦都无法否认的一点就在于,进入了这个体系之后,人会变得更为劳累,但这种劳累又不同于早先为了吃喝拉撒所拼搏,而是系统性的消除掉了所谓的无效社交,使得交流环节、自由分配的时间变得更为稀少,因为你被固定在了某个位置,成为整个系统上的一环,无法再像以前那么自由自在的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
虽说在曾经的时代吃不饱饭属于常态,但属于自身的无意义时间非常之多,而人类这种生物,每天无意义发呆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对于缓解自身不知缘何而来的压力非常有效。
陈曦的生产力解放,除了市场经济的高效配置,社会分工与技术创新的爆发式发展以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就是消除这些原本属于正常人一生之中的无意义时间,也就是让这些时间变得充实起来,让他们有活干,能获取到应有的报酬。
这种事情从台面上说是双赢,但实际上需要理解一点,国家所有的财富并不来自于国家,或者更为现实的讲,国家这个政治实体本身是不产财富的,其所分配的每一枚铜板,都是来自于每一个劳动者。
劳动者所劳动的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创造的利润越多,国家所能获取的财富理论上限也才会越大。
只有理解了这个东西,才有继续往下谈的必要——陈曦那无尽的财富便是来自于这里,只是陈曦收割来的财富进入了正确的再分配,更进一步的助推了国家的发展,助推了百姓的发展。
所以整体是合则两利的事情,但究其最核心的地方,陈曦并不是什么财神,也不是什么经济大师,他没有进行所谓的税改,他只是将更多的人塞到了有效劳动之中,然后抽取了更多的利润罢了。
本质上陈曦玩的就是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进入劳动,市场格局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和优化,以及相对细致有效的社会分工和少量的技术创新。
没错,富有含金量的技术创新其实是少量的,虽说这里面其实是因为有一些现实的原因,不能疯狂的进行革新。
故而考虑到现实状态,陈曦走的路线主要是更多的人,更长的劳动时间,外加陈曦本身能直接指明方向,故而并不需要浪费太多的资源,反倒是沿着这种看似低级的路线进行前进,最简单,最粗暴,最有效!
然而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就在于,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却最为有效,也最让所有人满意,毕竟低级的路线必然会吸取大量的人口进入,而这年头人口密集型工业,非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故而纵然确实是存在定量上的一定失误,这个时代的所有人依旧认为陈曦这套绝对是最为正确的方案,因为往前看,能看到露于野的白骨,而这个时代只是累了一点,然后就解决了所有吃穿用度的问题。
以至于陈纪这种还算有良心的智者,其实都认为陈曦现在推行的东西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因为这一套可以运转下去的体系,让所有人脱离了贫穷,让“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套大同社会的理想落入了现实之中,而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道德。
毕竟任何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而在封建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让所有人吃饱饭,让所有人能有事干,这就是最为基础的政治正确,而这份正确在以前是没人能完成的,只能在大同社会的理想之中书写和描述,但陈曦是实打实的完成了。
一群连这份正确都够不到的人,怎么和陈曦去讨论这个。
故而,越是贴近儒家,越是会认同这套思想和方向的正确性,可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在陈纪看来,陈曦的度出现了些许的问题!
陈曦现行的一切,几乎吞掉了世家子所有的时间,虽说每一个世家子都在努力的建设自己的国家,而且也因为这种建设而充满了热情,但这种热情这么燃烧下去,陈纪找不到历史的参考,但他的经验,他的阅历,并不认为这是好事,更糟心的是,陈纪找不到攻击的点。
可没有攻击的点不重要,重要的是,陈纪最起码从这些事情上清楚的认识到,陈曦并没有真正站在汉世家的背后。
所谓汉世家的背后站着陈曦,是陈曦支撑着汉世家这种说法,纯纯是汉世家在给自己贴金,现实点讲,以陈纪目前认识到的东西来看,陈曦纯纯就是物尽其用的逻辑,给汉世家这么多,只是因为汉世家恰恰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智力库和高等人才库。
陈曦愿意推汉世家一把,只因为没有第二个值得陈曦推的对象了,普通黔首小民?大字都不识一个,陈曦能有什么办法?
并不是说认了字就一定比不认字优秀,而是最现实的,陈曦推行的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基础是标准化,而识字对于工业化来说,其实是工业体系运转、技术迭代、生产效率提升的基础性支撑,而不是什么能读会写,哪怕陈曦现在才是最初级的从手工业向机械工业过渡的阶段,很多的东西都是需要识字才能上岗的。
别的不说,只要是个正常人,应该都能明白识字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统筹管理的便利性,说句过分的话,不识字的话,光是学习新技术,就会要一条老命的。
陈曦之所以不是疯狂推新技术,有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识字率太低,该不会有人不知道不识字的工人,是怎么些学习新技术的吧,那是只能依赖记忆模仿,且不说这个学习周期的长短,光是因为后期技术变更带来的操作流程变化,就会直接要了大多数文盲工人的老命。
而对于识字的工人呢,只需要把规章制度给挂在墙上,你给我看着操作,而且一般来讲,只要有熟练工人带上一两次,后续细心一些,基本就不会出错了,哪怕换了操作流程,只要再有人带一两遍,有警示牌,差不多就能继续工作了。
三世纪的汉朝大概是什么水平的文盲率呢?
嗯,辛宪英写的宫闱小说非常有名,据说卖的全汉室都是,但卖的最好的一册也就出了几万册,因为读书人的数量也就这么点了。
关于天下有多少读书人这事儿,陈家是非常有发言权的,陈曦当年好奇的时候,还问过,陈纪说是,将他父亲去世时来致悼的人乘个三就差不多了,而陈寔当年去世的时候,致悼的人有三万多,乘个三也就十万上下,当然这是读书人,按照识字和读书的关系,再乘个五,也就差不多了,换句话说,天下家也就这么多识字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陈曦就算有想法,又能如何,只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了,世家虽说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起码是个东西,对吧!
所以陈曦必须要站在世家的背后,因为站在其他的玩意儿的背后,真的没有这么多牛马可以用,所以陈曦明知道汉世家都是混账东西,有不少直接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人的玩意儿,但陈曦依旧需要将这些人笼络起来。
以至于陈曦明明知道这些旧时代的世家所教育出来的读书人,必然会沾染一些属于他们的痕迹,必然会承袭一些属于他们的封建老旧的思想,但陈曦依旧需要去使用这些人。
甚至到现在陈曦很清楚,太学里面,哪怕是王烈、管宁等等真正品德高洁的人士所教育出来的年青一代,其实身上都保留着些许世家的痕迹,但陈曦能不用吗?不,陈曦不仅不能不用,还得大大的重用。
因为陈曦实在是太过清楚了,在这种泥沙之中,你不管是怎么洗刷,都不会变得干净,你只能选择,看起来不那么脏的家伙作为自己的手下,毕竟再怎么烂,他们也起码确实是能干点活,能干点正事。
教育毕竟就是这样的东西,前辈所遭遇到的一切,所接受的一切,必然会传递到后辈,更糟心的是,那些看起来不算是错误,但明明也不太对的观念,在习以为常之下,也还会自然而然的传递下去。
陈曦其实很清楚该怎么逐步的消除这些东西,但陈曦没有时间,也没有人手,争教育权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在争未来的话语权,学谁的书,念谁的经,其实就是在承袭谁的道统。
所以最正确的教育方式,其实是,陈曦自己花时间编撰一套正确的教材,然后从小教到大,再让这些人进行传播,逐渐的清洗掉这个时代汉世家在教育时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然而陈曦做不到,且不说编撰教材需要花费的时间,真要非常精准,将自己思想传递下去的教材,就算是陈曦有范本,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事情,至于后面亲子教育,然后拉起来一批承袭自己思想的教育者,说实话,那花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更何况,如果真的承袭了陈曦的思想,能以陈曦的角度来看问题,去看这个世界,那陈曦将他们下放到教育行业之中,陈曦自己都会觉得浪费,毕竟这可是三世纪,学到这个程度的,不说拿来作为九卿,拿来作为刺史,帮自己管理天下,从官僚体系层面进行优化不好吗?
毕竟这天下有问题的不仅仅是教育,有问题的可太多了!
所以这事很无解,陈曦只能冷着脸,继续用着汉世家整出来的人员,用着汉世家的人手对于天下万民进行教育,至于相对能说得上变化的,大概也就是陈曦和蔡琰努力编撰的教材,确实是能规整一部分汉世家这边派遣过来,对于百姓进行教育的教育者的思想。
当然,极限也就是如此了,想要做的更好,陈曦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毕竟大的时代背景就是如此,要走别的路线,只靠自己一个人,那需要的时间实在是太多,故而妥协就成了必然。
然而陈曦所认为的妥协,在陈纪这种智者看来其实已经很少了,这个上一个时代的顶尖智者,他们所经历过的时代,那时候天子都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他们真正和天子共享了这个天下。
而现在,陈曦所谓的妥协,很多时候是汉世家给陈曦磕一个,陈曦看不过去,算了,这事没什么太过严重的影响,我答应了,但下不为例。
这算是妥协吗?
在陈曦看来,这确实是自己妥协了。
可在汉世家看来,我都磕头了,这是我凭本事磕头换来的!
这就很让人无语了,好吧,其实有时候周瑜也是这个想法,周瑜也会觉得我凭本事换来的,陈子川都没说什么,你们说个屁啊!
嗯,现在发生在周瑜家宅之中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周瑜等到了他手下的那群江南多头怪,就像周瑜所想的,这么大的事情,他周瑜就算不通知,那些人应该也知道吧,而且不仅仅知道,在看到自己回来之后,这群人就应该赶紧跑过来,问问什么情况,看看发生了什么!
所以周瑜没有派自己的护卫去砸门,就是呆在自己的家里等待,然后到后半夜的时候,江东的世家,陆陆续续的都抵达了。
更重要的是,和周瑜想的不太一样,江东世家可能也是觉得他们一两家面对周瑜好像有些不够格,所以他们宁可在周瑜家门口等待一二,等到人来的差不多了,再一同入内,也没有像周瑜当时脑袋充血时所想的那样来一个进一个。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算超乎周瑜的预料,毕竟在江东这么多年,周瑜很清楚江东世家是什么样的,在遭遇到威胁,需要一致对外的时候非常的团结,比方说打防守反击的时候。
可要是没有什么外在的威胁,那这群人自己就会咬起来,甚至可能会发生直接将队友咬死的情况,总之就凸显一个完全不做人。
“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周瑜坐在主位,看着天光乍现之后,鱼贯而入的江东世家,带着一抹嘲笑说道,原本以为这群人会在昨夜全部抵达,结果这群人宁可冒雪大半夜来到周瑜家门口进行蹲守,等人来齐来了再一起进来,也没敢独自面对他周瑜。
不过按着这个思路,周瑜发现这次好像又是自己扮演了江东世家最大的敌人,不过想想也就无所谓了,最大的敌人就最大的敌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在江东不就是一直这么干的吗?
“见过都督。”一群人听到这话,多少有些尴尬,毕竟鬼知道周瑜参加完昭阳殿的宴席会是什么心态,说不定是恨不得将他们这群人的皮扒了,对吧,所以还是得等所有人来齐,这样就算被整了,也是大家一起分担,压力不那么大,故而面对这句话,江东一众世家家主,皆是起身行礼,一副同进同退的样子。
没错,这次连混日子的诸葛瑾、庞统等人也跟着这么干了,没办法,有些时候周瑜确实是有些过于拟人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抱团比较好,毕竟大家昨天也听了段子——关羽和张飞两人架着周瑜从昭阳殿出来,然后将周瑜丢飞了出去,之后周瑜就出宫了,这可是要命的大事!
? ?趴窝
《神话版三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神话版三国请大家收藏:(m.8kxs.com)神话版三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