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1章 威行山东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在崇祯五年的十一月份,石柱营的主将马张凤仪被铁营击毙在山东省济南府齐东县的潘家庄。

周兵击毙张凤仪之后她所率的家丁便瞬间大乱,有拼死力战要为主人报仇的,但也有跪地投降想要保住性命的。

随后潘家庄的战斗也就很快结束了,虽然大部分的石柱营家丁被杀被俘,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冲出了包围圈,张凤仪的那个家丁队长张容也被俘虏了。

此次齐东县战役铁营击杀的石柱营官兵总共有九百多人俘虏有两百多人,俘杀加到一块差不多有石柱营一半的兵力。

石柱营的另一个主将马士鳞逃到商河县开始收拢溃兵清点人数,家丁还剩下两百四五十号人,差不多死了一半,营兵还有六百多人,被杀被俘失踪加一块有一千四百多号人。

此战过后,出川援剿的石柱营算是彻底的丧失了战斗力,于是马士鳞便向朝廷上书请求回川休整,兵部同意马士鳞的请求允其回川。

铁营抓到的这批石柱营俘虏大部分都不愿意跟着铁营做贼,王铁也就只好把他们的手指砍掉两根然后放掉。

这石柱营的兵不比普通的营兵,一般官军的营兵不愿意入伙的吓唬一下强行拉他们入伙不是问题。但这帮石柱土司治下的土兵与土司的人身依附关系太强,强拉他们入伙相反还是颗定时炸弹。

所以铁营也只能将他们废了之后给放掉,这不杀俘虏是铁营一贯的传统。

对于张凤仪尸体的处置王铁干的也比较厚道,让那群被砍掉手指的俘虏带着张凤仪的尸体回到四川,这样一来的话这群俘虏也不至于会因为主将的尸体没有抢回来而遭到顶格处罚!

在历代军队中有这么一个传统,那就是主将的亲兵如果没有保护好主将安全的话,是会受到一定的处罚,但是如果亲兵能够抢回主将的尸体则是能够免除一定的处罚,如果连尸体都抢不回来的话那回去就是等死。

...

张凤仪被铁营击毙之后在山东乃至畿南豫北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虽说这自崇祯元年以来官军上到副将下到都司这一级的将领被杀着不计其数,但是这张凤仪的死则是比过去官军被击毙的将领热度要高得多。

这倒也并不是张凤仪比他们的强的多,而是这石柱“白杆兵”的热度本身在当下就非常的高,当年浑河一战石柱兵正面硬刚鞑子不落下风,己巳之变收复四城之战又立新功,至今都为朝廷和民间传唱。

而如今居然有一部石柱兵在山东境内内线作战,被一伙名不传经传且一向视作乌合之众的流寇给干掉,就是这种强烈的反差感才引起朝堂到民间的争论。

当然,这主要是石柱“白杆兵”被朝堂和民间的舆论拔高到了不属于他们应有的高度,不管是十几年前的浑河之战还是几年前四城之战,白杆兵虽然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那也并非白杆兵一部之力,是多股明军之间互相配合才取得的战绩。

但是明朝为了树立一个抗击鞑子的英雄典范以此来拾回那被鞑子打的稀碎的军心民心,所以便发动舆论机器为白杆兵造势,将白杆兵吹成了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无敌之师。

张凤仪所率出川援剿的石柱兵大概率应该不是白杆兵的精锐,这一点从石柱营在登莱镇压孔有德便可以看的出来,虽然没见有关于石柱营吃叛军败仗记录,但也没见有打胜仗立功的传闻。

所以张凤仪所率石柱营应该只是在登莱战场打酱油的一个角色,这才会被朱大典调回来援救济南府。

这张凤仪可能也是被外界吹嘘白杆兵战斗力天下无敌的舆论宣传话术给骗了,这就属于是在骗兄弟的同时把自己给骗了的典范。

世人都传唱她的白杆兵天下无敌,结果她就真的因为石柱兵天下无敌,于是便一拍脑袋孤军深入结果中了流寇的奸计,最终惨败齐东县命丧潘家庄。

从这也可以看的出来,做人做事还是脚踏实地的好,不要动不动的就是“赢”,你“赢赢赢”赢多了,最后整个人都“赢”麻了,“麻”了之后那就是输光光!

张凤仪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范,平日里外人见她莫不是夸赞她如何的“巾帼英雄”、“女中豪杰”,这一人夸她她还没什么感觉,十人夸她百人夸她那她就真的信了。

还就真以为她和她婆母一样是一位智勇双全百战百胜的女将军,以至于最后忘乎所以藐视天下英雄,最终落得一个兵败身死覆军死将的结局。

...

这马士鳞所率石柱营残部回川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再次出川,石柱土司的真正主力也没有出川剿贼,因为在西南地区也不太平。

崇祯三年西南四省总督朱燮元在镇压了“奢安之乱”后紧接着在崇祯四年又爆发了“沙普之乱”,这场土司叛乱前后断断续续绵延时间长达十几年,直到大西军进入西南地区后才算是彻底的平定下去。

也正是因为出于镇压西南地区叛乱土司的需求,石柱土司的主力也就一直留在四川镇压叛乱,终崇祯一朝其主力并未出过四川,仅偶尔派出偏师到湖广地区助战。

...

俗话说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再加上义军细作有意推波助澜,所以石柱营在齐东县被击溃张凤仪被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山东半岛。

川军总兵邓杞部在行进到距离济南府城还有一百五十里地左右的淄川县时,得到这个消息便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前进。

密云副将牟文绶在距离济南府城还有两百里左右的青州府临淄县也停了下来,至于那在后面慢慢吞吞才刚进入青州府的义勇总兵刘泽清得到这个消息后那就直接原路返回去登莱。

这不管是邓杞还是牟文绶、刘泽清都知道,贼寇既然有击溃石柱营的本事,那就肯定有打败他们的力量。

虽说这济南府附近所谓“几十万”流寇其中多为滥竽充数的饥民流民,但是这好汉也架不住人多啊,单独拎出一部贼寇来他们肯定是不惧的,那怕是铁营他们也都敢上去敢上一仗。

但一想到这十几营贼寇带着“几十万”饥民一拥而上围攻他们的场面他们就头皮发麻,这镇压登莱叛军的时候他们就尝到了辽东难民的人海战术,所以这邓杞、牟文绶、刘泽清便都不敢去招惹这帮贼寇。

只得给在登莱督战的监军太监高起潜去信,说这流寇势大请他速派关门铁骑前来夹剿,也只有骑兵部队才能对付流寇的人海战术,在骑兵的冲击之下再多的流寇也会被骑兵的铁蹄践踏成肉泥。

而他们这前来支援济南的官军中就只有邓杞部有一两百骑兵部队,其他三部均无骑兵,所以要想对付这帮流寇只有请关宁军的大规模成建制骑兵出手。

这高起潜收到这三个家伙的求援信后也没有搭理他们,因为此时围城正是到了关键时刻。

卢九德侦知那耿仲明准备弃城逃往海上,这个时候他要是调走关宁军松动包围网的话,万一那耿仲明见还能抵挡一阵不走了怎么办?!

如今这关宁军上上下下就等着耿仲明逃亡海上,然后无伤收复登州,获取这恢复之功,这个时候即使高起潜愿意调兵前去支援,那群关宁军的军头恐怕也有意见。

所以高起潜给这三个家伙去信,督促他们迅速出兵进剿解济南之围。这三个家伙见高起潜不派关宁军助剿不说还命他们到前面去送,于是这三个家伙也就直接躺平了,既不进剿贼寇解济南之围也不从济南府附近撤退。

这样一来使得山东的局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击毙张凤仪后不久义军的探马和细作就侦查到了这三部来援官军的位置。

由于这三部官军隔着的位置与义军主力所在位置隔的不远不近,所以让王铁他们非常的忌惮,这样一来就导致义军必须分出相当大一部分的力量来防备着三部官军的突袭,所以围攻济南府的力量遭到了削弱,使得城内的守军得以有喘息的机会。

虽然主观上来讲这三部官兵援军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举动,但是从客观上来看的确牵着了义军的精力使得济南府城得以保全。

这就典型的属于是坏心办了好事,这比那石柱营孤军冒进去送人头强得太多了,充分的说明了越做越错不做不错的这个道理。

当然,铁营和其他义军一开始就没打算攻下济南府,自从济南围城到现在各营均未派出主力去攻城,一直都是拿出钱粮来招募饥民流民以及土匪去攻城,偶尔派出部队去练练手而已。

这济南府内虽然只有朱大典的抚标营一部营兵,但是城中的卫所兵足有两三个卫不缺填线的部队,且城中粮草充足不惧贼寇长时间围困。

所以流寇要想打下济南府那肯定是要大出血的,这种蠢事各路义军首领肯定是不干的。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义军对济南府都只是围而不攻,看看地方局势的变化然后决定是继续留在山东还是去往畿南或者是豫北地区流动作战。

喜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