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忽然觉得,皇帝陛下所谓的“龙气被夺”之说,是何等的可笑。
眼前的这一切,是区区“龙气”能够造就的吗?
不,这是智慧,是理念,是一种远超这个时代的社会文明形态。
李唐所建立的,根本不是一个藩镇,而是一个全新的社会文明的雏形!
就在李绛心神激荡之际,车队停了下来。
一名身穿西北王府三品官服的中年男子,早已带着一众官员在路边等候。
“下官兰州知州郭侗,参见兵部尚书、钦差大人!”
为首的这名官员上前,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却又不显谄媚。
李绛认得此人,他是郭昕的侄子,原是安西军中的一名参将,如今竟已是一州知州。
看来,西北王府对于安西旧部,确实是委以重任。
郭家的势力,似乎并没有因为多年前被西北王李唐打压过一次而有所削弱。相反,这些年更有再上层楼的趋势。
“郭知州不必多礼。”李绛下了马车,虚扶一把,目光扫过郭侗身后的官员。
这些官员大多很年轻,一个个精神抖擞,眼神清亮,身上透着一股与朝廷官场截然不同的干练与朝气。
“王爷已在王府设宴,为尚书大人接风洗尘。请大人随我来。”郭侗侧身引路。
李绛点了点头,随着郭侗等人,朝着兰州城中心的西北王府走去。
一路上,郭侗言简意赅地向他介绍着兰州城的种种新奇事物。
“大人请看,这叫‘公共汽车’,由市政厅运营,百姓只需花两个铜板,便可乘坐它去往城中各处,既方便又快捷。”
郭侗指着一辆由锅驼机驱动的蒸汽动力大巴车说道。
“那是‘兰州第一纺织厂’,采用的便是王爷亲手设计的飞梭水力纺纱机,一台机器的效率,可抵百名熟练纺工。”
“那边是‘格物院附属小学’,王府治下所有七岁以上孩童,无论男女,无论出身,皆可免费入学,学习算术、格物、律法等课程。”
“还有那座高楼,是‘西北银行’,百姓可将余钱存入其中,不仅安全,还能获得利息。商贾亦可从中贷款,用于扩大经营。”
……
郭侗每介绍一样,李绛心中的震撼便加深一分。
公共汽车、工厂、义务教育、银行……这些概念,他虽有所闻,但百闻不如一见。这些东西已经可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西北王李唐这是在从根基上,重塑整个社会!
相比之下,朝堂诸公还在为削藩、为盐铁专营、为党派之争而勾心斗角,格局之差,不可以道里计。
不知不觉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西北王府门前。
王府的建筑风格并不奢华,反而显得简约而庄重,门口没有高大的石狮,只有两名持枪肃立的卫兵。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看似朴素的府邸,在李绛眼中,却比长安城那金碧辉煌的皇宫还要显得深不可测。
“尚书大人,王爷已在里面等候多时了。”郭侗说道。
李绛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情,整理了一下官袍,迈步踏入了这座注定要改变大唐,乃至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王府。
进入王府,穿过前院,来到一处开阔的议事大厅。
大厅之内,一名身穿月白色常服的年轻男子,正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
那地图绘制得极为精细,不仅有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甚至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了人口、矿产、农田等信息。
其范围之广,囊括了整个亚欧大陆。
听到脚步声,那年轻男子缓缓转过身来。
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容俊朗,气质温润如玉,眼神却深邃得仿佛能洞悉一切。
他没有穿戴任何彰显身份的王爵冠冕,但站在那里,自有一股渊渟岳峙、掌控乾坤的气度。
毫无疑问,他就是那个以一己之力,在西北掀起滔天巨浪的传奇人物——西北王,李唐。
“兵部尚书,李绛,参见王爷。”
李绛收敛心神,按照规矩,对着李唐躬身行了一礼。
他虽是钦差,代表天子,但李唐是亲王,爵位在他之上,这一礼,合乎法度。
“李尚书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李唐的声音平和而富有磁性,他缓步走下台阶,亲自将李绛扶起。
兰州,毕竟是朝廷钦点的西北王府所在地。
眼下西北王府的工作重心在中原,他身为王爷移驾兰州坐镇西北王府,自然是合情合理。
“本王久闻尚书大人乃国之栋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王爷谬赞,愧不敢当。”李绛直起身,与李唐四目相对。
在来的路上,他曾设想过无数种与李唐见面的场景。或许是盛大的仪仗,或许是威严的逼视,又或许是客套的疏离。
但他没想到,会是如此的平和与自然。
李唐的眼神清澈而真诚,没有丝毫的傲慢与戾气,就像一个饱读诗书的世家公子,让人如沐春风。
然而,李绛却不敢有丝毫的小觑。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就是眼前这个看似无害的年轻人,手中掌握着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恐怖力量。
他一路西行沿途所见的一切,都源自于这个年轻人的大脑。
“李尚书,请坐。”李唐伸手示意。
两人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茗。
李绛端起茶杯,发现这茶杯竟是琉璃所制,晶莹剔透,握在手中温润光滑。杯中的茶叶也是极品,清香扑鼻。
“尚书大人此来,想必陛下是有什么旨意吧?”
李唐开门见山地问道,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
李绛放下茶杯,神色一正,沉声道:“王爷明鉴。陛下听闻王爷在西北屡创神迹,不仅击退强敌,更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龙心大悦。特命下官前来宣慰,并代天子,犒赏西北将士。”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
李唐却并未起身接旨,只是淡淡一笑,淡然说道:
“陛下的心意,本王心领了。至于犒赏,就不必了。西北将士守土戍边,保境安民,乃是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他的语气虽然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李绛心中一动,明白了李唐的意思。
这是在告诉他,西北王府不接受朝廷的“犒赏”,因为西北的一切,都是自己打下来的,自己建设的,与朝廷无关。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划清界限的姿态。
李绛没有强求,顺势将圣旨收回,话锋一转:“除了宣慰之外,陛下还有一事,挂念于心。”
“哦?何事?”
“陛下近来龙体欠安,时常感到精力不济,头晕目眩。宫中太医束手无策。听闻王爷治下医学院,医术通神,能活死人,肉白骨,故而想请王爷……施以援手。”
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之一——求药。
李绛紧紧地盯着李唐的眼睛,想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什么。
然而,李唐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陛下龙体欠安,此事本王也有所耳闻。”
李唐缓声问道:“听说是常年服用金石丹药所致?”
李绛心中一惊。
此事在宫中乃是绝密,除了少数心腹重臣,外人根本无从知晓。李唐远在千里之外,是如何得知的?
他瞬间明白,西北王府的情报能力,恐怕也远远超出了朝廷的想象。
“王爷……明察秋毫。”
李绛艰难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李唐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道:“金石之物,多含铅汞,乃是剧毒。以虎狼之药求长生之道,无异于饮鸩止渴。陛下乃万金之躯,为何会沉迷于此等方士之术?”
他的话,说得毫不客气,直指问题的核心。
李绛额头渗出一丝冷汗,不知该如何回答。
“也罢。”
李唐放下茶杯,话锋一转,面无表情地缓缓说道:
“陛下的病,本王可以治。不过,我有两个条件。”
《晚唐:开局一条船》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8kxs.com)晚唐:开局一条船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