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李唐处理完手头的公务,信步来到了王府后院的手工坊。
还未走近,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清脆的争论声。
“不对不对!文菁姐姐,这个联动曲柄的设计有问题!你看,它的力臂太短,传导效率会损失至少一成!按照《机械原理》,这里应该用一个偏心轮结构来代替!”
这是林昭君活泼清亮的声音。
“偏心轮结构虽然效率高,但对材料的强度和加工精度要求也更高。我们目前手工打造的零件,很难达到那种标准,强行使用,反而会增加故障率。曲柄结构虽然笨拙,但胜在稳定可靠。”
杨文菁清冷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理科生式的严谨。
“哎呀,那我们可以让格物院的工匠用最好的精钢来打造嘛!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降低标准呀!”
“昭君,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一台机器,而是一种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技术。如果它的每一个零件都需要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来制造,那成本会有多高?如何普及到千家万户?王爷说过,技术脱离了成本和应用场景,就是空中楼阁。”
李唐站在门口,听着两位少女的争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推门而入。
“讨论得很激烈嘛。”
“啊!王爷!”
“先生!”
两位少女见到李唐,顿时停下了争论,俏脸微红,连忙起身行礼。
工坊里灯火通明,巨大的桌案上铺满了图纸,旁边还摆放着各种木制的机械模型和金属零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和木屑混合的味道。
“不必多礼。”李唐走到桌案前,饶有兴致地拿起杨文菁绘制的“飞梭水力纺纱机”总装图。
图纸绘制得极为精美,线条流畅,标注清晰,各种复杂的齿轮、杠杆、传动轴的关系一目了然。即便以他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份相当优秀的工程图纸。
“你们的争论,我刚才在门外听到了。”李唐笑着说道,“其实,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他拿起一支炭笔,在图纸的空白处飞快地画了两个草图。
“文菁考虑的稳定性和成本,是工业化生产的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而昭君追求的效率,则是技术进步的驱动力,同样不可或缺。”
“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两种方案。A方案,采用曲柄结构,用现有的技术和材料就能制造,优先满足军用和官营纺织厂的需求,尽快形成产能。
b方案,采用偏心轮结构,作为技术储备,交给祁连山基地的精密机床去加工,小批量生产,用于技术验证和培养高级工匠。”
李唐三言两语,便将两人争论不休的难题,化解于无形。
两位少女听得美眸发亮,脸上都露出了恍然大悟和由衷钦佩的神色。
“王爷高见!我们……我们钻牛角尖了。”
杨文菁清冷的脸颊上泛起一抹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嘻嘻,还是王爷厉害!一下子就解决了!”
林昭君则是一脸崇拜地看着李唐,毫不掩饰自己的仰慕之情。
李唐笑了笑,目光扫过桌案另一边,林昭君正在进行的那些生物实验。
除了小白鼠,还有一些植物切片和培养皿。
“昭君,你对‘细胞学’的研究,有什么新发现吗?”李唐问道。
提起自己的专业领域,林昭君立刻来了精神,她献宝似的捧起一个玻璃培养皿,里面是用特殊营养液培育的某种霉菌。
“王爷您看!我按照您教的方法,从发霉的橘子皮上提取了这种‘青霉’,并且成功进行了培养!
我还做了对比实验,将化脓的兔子的脓液分别滴在两个培养基上,一个加入了青霉培养液,一个没有加。结果,加了青霉的那个,脓液里的‘恶菌’很快就被杀死了!”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激动和震撼:
“王爷,这……这简直是神药啊!如果能将它用在伤兵身上,岂不是能救活无数人的性命?”
“没错。”
李唐的眼神中也充满了赞许,点头说道:
“它叫‘青霉素’,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它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医学时代。不过,从霉菌培养液到可以安全注入人体的药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提纯、萃取、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一步都不能少。这件事,关系到无数人的生命,必须慎之又慎。”
“嗯嗯嗯!”
林昭君重重地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和使命感。
李唐看着眼前这两位如同海绵般疯狂吸收着新知识,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少女,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你们做得很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李唐由衷地赞叹道:“作为奖励,我决定,带你们去看一样新东西。”
“新东西?”两位少女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李唐神秘一笑,带着她们穿过工坊,来到一间被严密保护的独立房间。
打开厚重的金属门,里面是一台充满了科幻感的精密仪器——一台拥有十万倍放大能力,并且可以进行三维成像的电子显微镜。
当李唐亲自指导她们,如何将一滴水、一片树叶放在载物台上,然后在巨大的显示屏上,看到那个被放大了数万倍的、光怪陆离的微观世界时,两位少女彻底被震撼了。
她们看到了水滴中游动的微生物,看到了植物细胞清晰的脉络和结构,看到了金属表面微小的晶格……
“天……天哪……”
林昭君捂着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原来……原来一滴水中,竟然藏着一个如此繁杂的世界!”
杨文菁虽然没有出声,但她那双清冷的眸子里,也早已被璀璨的星光所填满。
她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金属的微观结构,仿佛要将那些神秘而又充满规律的图案,永远地刻在脑海里。
王爷又一次让她们对世界的认知提升了一个层面。
他真能一次又一次给她们带来新的惊喜。
这或许就是凡人与神的差距。
他所掌握的,是这个世界的终极真理,是创造和毁灭的无上权柄!
“这个世界,远比你们想象的要更加深奥,也更加精彩。”
李唐的声音在她们耳边响起,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你们现在所学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继续努力吧,未来的大门,才刚刚为你们打开一条缝隙。”
他没有再多说,将这间实验室的权限开放给了她们,然后便悄然离开。
……
三天后,一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朝着船山城的方向而来。
队伍的仪仗,完全是亲王规制。
明黄色的旗帜迎风招展,三百名神策军禁卫披坚执锐,护卫在中央一辆极尽奢华的八马大车周围。
车厢内,新任兵部尚书李绛,正垂着端坐,闭目养神。
这一次,他奉了皇帝的密旨,名为“宣慰”,实为“索药”与“刺探”。
李纯终究还是没有勇气亲赴西北,但他对生的渴望,又让他无法放弃李唐这条线。于是,他派出了在朝堂上为数不多的能对西北王府做出不偏不倚中恳评价重臣之一李绛。
“尚书大人。”
车外传来一名护卫恭敬的声音,“再有两日,便可进入西北王治下的兰州地界了。”
李绛缓缓睁开眼睛,那双细长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
“传令下去,进入兰州后,所有人打起精神,严守西北王府颁发的各条律令和规矩。任何人不得以钦差大员自居而有所怠慢!”
“是!我等谨遵大人令谕。”
李绛隔着车帘再三叮嘱了手下了几句后,没再多言,脑子里思索起临出宫门前郭皇后派人对他的嘱托。
皇上沉迷于虚飘渺的长生仙道,这让郭皇后很是揪心。
她的叔父郭昕早就告诉过她,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仙神话。所谓的西北神迹,都是因为吐蕃人对科学的无知而自行脑补虚构出来的某种精神寄托。
当然了,郭昕也没法解释科学究竟是何方神圣创造的。但却能肯定,所有江湖方士炼制的灵丹妙药绝对跟长生仙道没有半毛钱关系。
郭皇后劝不了皇上,也不能派人对柳泌暗中下杀手,只能寄希望于西北王李唐,希望西北王府治下的医学院能有办法治好皇上的恶疾。
她给李绛的密信中再三强调,不要对西北王府的军事机密有觊觎之心。他此行的唯一目的是为皇上求药,并从医学和医术层面找到方士柳泌炼丹毒害皇上的证据。
淮西叛乱未平,皇上又在这个关键时刻龙体欠安。这让他李绛这位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心中的忧虑自然是重中加重。
李绛早就在内心断定,西北王李唐以朝廷没有反心。否则的话,西北王李唐早就挟击败吐蕃人的威势挥师东进,兵临长安逼迫当朝天子让位。而不是一门心思呆在西北为朝廷守土戍边。
尽管他虽然至今尚无机会跟西北王李唐谋面畅谈,但李绛早就通过西北那片苦寒之地这些年发生的种种变化对这位传说中的西北王已经做出了种种侧面了解。
他觉得,他此次西行,应该不会白跑一趟。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8kxs.com)晚唐:开局一条船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