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5章 抛撒一百万贯铜钱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白银,550万两,末将启奏陛下,请准牛车入城。”

顾老二的嘶哑声音,每一次落在百姓耳中都犹如天籁。

杨一笑今日主打一个配合,明明有奇才之名却假装不会算数,故意问道:“哪位爱卿跟朕说说,这些白银能价值多少?”

官员们心里都在偷笑,知道皇帝陛下在演戏,之所以偷笑,是因为演的很假。

当今天下谁不知道大唐帝王擅长算学?

然而笑归笑,别拿陛下的演戏不当事,哪怕演的再烂,这时也得配合。

但如果是直接配合,不一定起到最佳效果,因此得有人装傻充愣,然后有人站出来讲解,再弄出一场热闹,才能让戏码真实。

不得不说,大唐官员真是人均影帝啊。

只见杨一笑故作询问之后,又是户部尚书李老头第一个开腔。

众目睽睽之下,李老头一张老脸全是茫然,仿佛个糊涂老头一般,支支吾吾的开口:“这个,这个,陛下问白银的价值,按说老臣这个户部尚书得立马回答,然则,然则……”

“惭愧啊!”

“老臣年迈,有些老了,一时半会之间,竟然算不清楚账目……”

百姓们顿时哄笑,纷纷交头接耳,嘻嘻哈哈道:“瞧见没有,这老头儿肯定不擅长算数,他明明算不出来价值,却说是因为自己老迈,嘴硬,这老头儿纯粹就是嘴硬。”

“照这么看来,咱们也能当大官,一个糊糊涂涂的老头都能当尚书,咱们如果有机会肯定也是可以的。”

典型的‘我上我也行’念头。

然而这只是没脑子之人的想法,人群中的那些各方探子可不傻。

堂堂李氏门阀的族老,号称老狐狸的李颖达,虽然当初是因为和大唐联姻才坐上户部尚书位子,可这些年一直把尚书位子坐的很稳很稳。

这样的老家伙,谁敢相信他糊涂?

能把整个大唐户部管理的井井有条,几个月的重灾竟然一直维持住局面,几乎每天都要向各地调拨物资,同时每天还要想尽办法筹措粮食……

去年入冬以后三个月,加上今年开春以来四个月,眼看着都快要进入初夏了,大唐一直在雪灾之中艰难支撑,而这足足七个月的煎熬,户部无论多难都没断过调拨赈灾之粮……

虽然这是整个大唐官员齐心竭力的缘故,但这其中如果没有户部尚书的统筹肯定不行。

李颖达这种尚书,谁敢信他没能力?

可惜啊,聪明人才能看穿这一切,至于围观的百姓们和灾民们,他们只惦念着大唐这一次到底获得了多少财富。

那个当大官的糊涂老头说不出来,但肯定有会算数的官员能回答,所以,许多人努力竖着耳朵听。

果然……

只见一个年轻官员走出来,先是对皇帝陛下恭敬行礼,然后,声音高昂的传播很远!

“小臣擅长算数,可答陛下之问!”

“当今市面上的白银价值,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五贯,而如果是质量上佳的制式银锭,则可以在兑换基础上再稍微增加半成。”

“因此,一两制式银锭可以兑换5500文,折合五贯五,乃是现如今的实价。”

“方才承业侯向陛下禀告,今次运回白银550万两,小臣按当下兑换计算,得出的数目是3025万贯。”

“而如果把此前的黄金也算上,黄金白银的总价值也不难算出……”

这年轻官员说到这里时,似乎是因为年轻所以特别想显摆,声音变的很高,几乎是大声高呼,道:“陛下,7000万,黄金白银如果折算铜钱,数目高达7000万贯。”

嘶!

整个燕京城门之前,凡是听到这数字的人,无论是百姓还是灾民,又或者是藏头露尾的各方探子,全都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随即到处是嗡嗡的兴奋议论声。

7000万贯!

7000万贯!

这是多大的数目,不识数的百姓已经傻了。

很多人一辈子也没见过一贯钱,家里积攒十几个铜板已经算是好日子,然而,现在听到的数目是7000万。

然而,运回的财富还没向皇帝陛下报完呐……

只见那位缴旨的将军再次单膝跪地,明明已经嘶哑但却仍旧高昂的声音又响起,这一次,说的是铜钱。

“末将启奏陛下,此次不止运回黄金白银,那座宝库之中,有铜钱堆积如山……”

“因年月太久,绳索竟然腐烂。”

“吾等为了将钱财运出,动用穿绳妇孺高达万人,又有民夫劳力七八千之众,砍伐树木以供户部工匠打造木箱,前前后后,五日之久,数万人彻夜不停,方才将铜钱装车。”

“此数目,共计2000万贯……”

嗡嗡嗡嗡!

整个燕京城前又是无数兴奋的议论声。

“听到没有,听到没有,还有钱,这次是直接能花的钱,2000万贯啊,你们谁能知道可以买多少粮食……”

可惜,没人能回答确切的数目!

无论百姓还是灾民,哪怕是各方势力的探子,这一刻,都说不出精准的数字。

每个人的心里只剩下震撼!

……

铜钱,铜钱,高达两千万贯的铜钱。

这是最能让底层百姓直观感受价值的货币。

虽然历来黄金和白银的价值高昂,可普通百姓一辈子都未必见过一次,但是铜钱不一样,哪怕乞丐也可能乞讨得到过一两枚。

即便是一两枚铜钱,也可以买到东西,所以,百姓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铜钱,代表着粮食……

‘’铜钱,代表着盐巴……

可以买布匹做衣裳,天冷的时候不再挨冻,可以买锄头农具,种田的时候省心省力。

这一切一切,都可以用铜钱买到。

……

两千万,两千万,就在无数人震撼发傻的时候,忽然又听到大唐皇帝悠悠然的开口。

“此次,我大唐获得惊世之财,尔等将士为之辛苦,朕必然有封赐降下。”

“与此同时,朕心里在想,惊天之喜悦,岂能不与子民同乐乎!”

“故而,今日……”

“朕,大唐帝王杨一笑,当以喜悦分享,愿万千百姓尽欢颜。”

“传朕旨意,抛撒铜钱!”

“取一百万贯数目不予入库,直接扯断穿串铜钱之绳索!”

“接下来十天时间,由朕之羽林卫天子亲军出动,这一百万贯铜钱随意抛撒,赠予吾之尚处饥寒的子民。”

无数人震惊了……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是,紧跟着有人反应过来,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过来。

于是这一天的傍晚,整个燕京城门之前,由近及远,越来越远,到处都是山呼海啸的谢恩,数之不尽的百姓或者灾民因为感激而嚎啕。

大仁义啊!

皇帝陛下,大仁义啊!

一百万贯铜钱,派人到处抛撒,每个百姓都有机会捡取,这是何等仁慈的一场大恩典。

……

唯有极少几位重臣才明白,杨一笑并不是临时性的升起念头。

这一百万万贯铜钱之所以抛撒,是因为杨一笑在铺垫接下来的国策。

长达七个月的雪灾,蔓延至今已经快要初夏,虽然各地还需要继续赈灾,但是渐渐要从赈灾向安置转变。

有钱,就意味着有粮……

既有钱又有粮,则意味着有充足的底气安置灾民,不但逃荒的可以劝回归乡,而且能调拨大量钱粮去各地。

一个国家光往外开支是不行的,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才行!

这收入指的并不是钱财纳入国库,而是百姓们能够从田地里产出粮食,千万子民唯有耕作自足,才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道。

而如果只靠着朝廷花钱买粮,再巨大的财富也有花光一天。

所以,杨一笑取出一百万贯铜钱抛撒。

他这是为了转变灾民和百姓的念头,让子民获得钱财之时重燃对财富的渴望。

回家去吧,种田去吧,朕这个皇帝现在有钱了,钱多到随随便便扔一百万给你们做分享的程度。

钱太多了,太多了……

你们回家之后不用担心,朕能买到大量的粮食,调拨各地衙门发放下去,帮助你们度过最初的难关。

度过难关之后,开荒种地自足,祖祖辈辈最盼望的好日子,朕这个大唐皇帝一定帮你们过上。

这是杨一笑今日之举的深意,他并非是临时起意才抛撒铜钱!

……

【第二更送上,山水继续去写,肯定有人猜到接下来写什么了吧,没错,大唐要开始轰轰烈烈的大发展剧情】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8kxs.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