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安设置的前提,让赵慎难堪。
“为什么不是宋安一体?”
宋人对用词上是讲究的,计较的。他们喜欢在这上面,争个先后。
“宋安一体,这样说也可以。”潘小安坏笑:“前提是如何一体?”
赵慎脸抽筋。他当然知道,该如何一体。可他没有能力做这件事。
“你说呢?”
“我有两个办法”
“那你说”
潘小安清清嗓子:“无非文武两途”
“文怎样,武又怎样?”
“武统很简单。大家真刀真枪打上几架,谁拳头硬就听谁的。”
赵慎无语。当然是你拳头硬。我要是拳头硬,跑你这里做什么?
“文统就简单的多了。安宋融合。由百姓选出谁当皇帝。”
赵慎呵呵。安国大新宋五倍不止,人口也多了两倍。
真要百姓选,他们赵家肯定当选不上。若依照这个办法,自己的储君还有什么价值?
这文统不是荒唐,是痴人说梦。
赵慎直愣愣看着潘小安,怎么看都觉得这人有病。
秦会接话说道:“安王,你说的这些方法,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
安国是安国,新宋是新宋。这是两个国家,两种体制。还是各安其分的好。“
秦会老奸巨猾,一眼就看出问题的实质。他偷偷瞄了潘小安一眼。
“这人太可怕了。他不仅要革新宋,还要革千年的皇权之命。
若皇帝由百姓选出,百姓则成了皇帝的父母。这样以来,皇权岂不是要受制于百姓?
那他们这些青天大老爷们,又该以哪种身份去面对百姓?”
秦会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及时制止潘小安说下去。
他必须重申:新宋与安国不是一体。他们拥有不同的制度。
秦会要占大义。他要让潘小安明白,攻打新宋就是侵犯他国领土。这是不道德的做法。
秦会的小算盘,潘小安当然知道。但他不点破。
强大到可以掌控一切时,所有的小计谋都无处遁形。
潘小安不做制度的守护者,他要做制定者。他有这个实力。
秦会将话题转回正轨:“新宋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想让百姓吃战争的苦。
为了这个目标,新宋皇帝赵构夙兴夜寐,茶饭不思,日理万机。
新宋皇帝承诺,只要安国不率先发动战争,新宋绝不砍第一刀。
新宋皇帝答应,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可以开通明州府到广南府,各个沿海口岸,用来与安国商贸往来。
新宋皇帝还答应,每年为安国提供一百万两银子,用于安国老人的养老计划。”
潘小安笑得肚子疼。赵构真是个人才。连养老这个理由,都能想的出。
潘小安没有立刻答应他们。“去找安陆海谈吧。他们只要同意,我会答应的。”
秦会赶忙道谢。潘小安的态度表明,他是答应了这件事。
潘小安答应了。
新宋有千万宋人。这些人是他的同胞。潘小安不愿对他们动手。
潘小安还是想和平演变。
等商贸港口开通,让新宋百姓用脚步决定去留。
赵慎等人回了驿馆。
“秦大人,要赶快派人去与安陆海那边接头。”
秦会汇报,已经约定了谈判的时间地点。
“秦大人,这潘小安有点可怕啊。”赵慎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对于,他文统的提议,你觉得如何?”
秦会冒出冷汗。这皇子年纪不大,心思不少。
“反对,坚决反对。没有皇帝的国家,还能算国家吗?
我等新宋臣子,对皇帝忠心耿耿,全力拥护。
任何人胆敢破坏这个制度,都是我们的敌人。”
赵慎对秦会这个答案是满意的。他正在考核臣子,留着以后为自己所用。
秦会通过了他的考核。
“尽快谈判吧。燕州府这个地方,我不想在待下去。”
自宋太祖以来,每一个赵家皇帝都想夺回燕州府。
但燕州府始终没真正属于过大宋。
赵慎来到燕州府之后,便四处闲逛。他们向安陆海做了请求。
安陆海给他们回复,燕州府的山水,古迹,他们可以随意赏玩。
但只有这一句话。并没有人专门陪同。也没有人带他们吃吃喝喝。
这是潘小安对外的政策。
来安国的外国人:有人是为了做生意,有人是为了求学,有人是为了避难。
凡此种种,多数都是有求于安国。对于这些人,安国没有道理,拿出银子让他们挥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样的对外政策,潘小安一早就定下了。
潘小安绝不延续前朝的政策。随便来一个外人,说两句好话,拿点针头线脑,就把真金白银换走。
安国的国库银子,来自安国百姓。潘小安有权分配,没权挥霍。
赵慎喝碗豆汁,都要自己掏钱。这咸口的豆汁,让他感到厌烦。
秦会也烦。
每当看到搓好的油条,放进油锅里时,他都莫名其妙的感到疼。
油炸鬼,油炸桧,他总是傻傻的分不清楚。
燕州府的景色,令他们感到艳羡。这样的地方,理应属于新宋。
但他们却连长江都过不来。
赵慎对潘小安实恨。
潘小安离开会客厅。莫前川跟在潘小安身边。
“安王,刚刚那些话,你说的是真的,还是故意迷惑新宋使者?”
“前川,你觉得呢?”
莫前川觉得是真的。但这一份真,实在过于惊骇。
试问天下,谁会把到手的皇位退出去。
莫前川私下里想,他肯定不会。
潘小安笑笑没有说话。“你就当我迷惑新宋使者吧。”
莫前川松了一口气。他无法想象那样一种场景。
安国人人手一根竹签,去投票选皇帝。
但这种投票的方式,又在安国发生过。还发生过不止一次。
莫前川又觉得,潘小安说的也许是真的。
但不管真假,莫前川都会支持潘小安。这是他给自己的约束与指令。
新宋临安。
赵构一边等着赵慎等人的谈判结果,一边又下旨给宋江。
他命宋江等人,明年三月启程北上。他要在临安为宋江接风。
在这样相对稳定的时间点里,新宋迎来了新年。
喜欢大宋小农民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宋小农民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