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4章 养神育灵机,叠浪推天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朱厚熜留给了楚浩然一个难题,如何让凡人在毫无真气辅助的前提下培育灵藻。

大凡灵草,天生地养,武者培育也需精心呵护,凡人种灵草无异于痴人说梦。

邪道魔门,倒是有凡人精血培植灵草的方法,不过此法却将凡人当成一批批耗材。

朱厚熜提出的构想,“凡俗之人培植灵草,与灵草气息共感,另类共生,种藻可壮大己身。”

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楚浩然却欣然接受,并且很快开始了探索。

起初他将注意力放在灵藻身上。

灵藻由张角播种的草野所化,借助武者的求生意志成长,天然就与人存在着联系。

不过,很快楚浩然就遇到了一个难题。

进入血沼的武者,最低都有先天境界,体内真气充沛,魂魄灵光也远超凡人。

突然凡人去激发灵藻,怕是连那点求生之意都无法感知。

楚浩然,笑了笑,“山不就我,我来救山。”

既然已经知晓灵藻中那点生机是关键,那就该想个法子,在凡人与灵藻之间搭建桥梁。

楚浩然很快便有了想法,他将计划分为关键的三部分。

其一,增强凡俗之人的气念感知。

其二,搭建凡人与灵藻之间的交互桥梁。

其三,强化甚至固定灵藻与凡人的联系。

开始行动的第一日,楚浩然离开血沼,回到武陵国。

他观看田间老农播种,随同乡人祭祖,隐去周身强大的气势,仿佛只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子,而非高高在上的玄君。

私塾外储浩然听着稚嫩清爽的诵读之音,神色恬然。

他想到了自己在山河圣宗读书养气的日子,一盏清茶,几卷典籍,闲看花落,坐观云起,那真是一段极快活的日子。

楚浩然出生在表山河南域的边陲小国,一个落魄的世家。

恰逢山河大劫,他举族覆灭于妖魔之手。

独他一人,流连地母庙会,贪玩误了时辰侥幸留存一命。

那一代的山河圣宗天下行走,正在南疆化身夫子教化民众,与楚浩然有缘,便将其带回山河圣宗。

楚浩然初入圣宗,天赋不显,灵魄脆弱,外山的开灵钟仅呜一声,光华暗淡,引得众人侧目。

好在儒门养气,明心悟道,天资出众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养气修身也能弥补先天不足。

山河圣宗某代执掌宗门的大夫子,也是以平庸资质,一路苦修不辍,最终大器晚成,于百岁那年一夜观尽三千经,登位玄君成为美谈。

千里马,也需伯乐。

楚浩然入宗之时,掌教大夫子便抚其顶曰,“璞玉藏拙,心有九窍,山河养兮浩然天下!”

并破例将其收为关门弟子,并赐名浩然,取浩气长存之意。

楚浩然被大夫子收为关门弟子,自然引得众人关注。

宗门数十载,他却成为了众人的笑谈。

想象中的修为一骑绝尘?不,同门苦练剑诀,勤修术法之际,他摇着竹扇坐在藏经阁外桃花树下,翻着《南柯食单》研究新茶。

他经常到灵寿园帮长老喂养仙鹤,偶尔“不小心”,被丹房的火燎了衣角,惹得哄堂大笑。

可即便在众人眼中随意闲适,他的修为进境却稳扎稳打,牢牢地位于同批弟子的中位。

师兄弟笑道,“楚师弟的心性淡泊,恐日后难担斩妖除魔护佑苍生之责。”

他毫不在意,含笑附和,“诸位师兄说的是,我只是一个安心喝茶的闲人。”

此刻,楚浩然同私塾的夫子讨了一杯茶喝,随心而动,指点幼童练字读书。

在琅琅书声中,楚浩然闭上双眼,催动起体内早已融入骨血的浩然正气。

“文圣开道,读书养智,自此天地间有灵众生,破除蒙昧的希望更多一分。”

他睁开眼,一个前所未有的构想已经产生。

凡人养气,增长灵念,将劳作化为仪轨,同灵藻联系,最后气息相生。

楚浩然哈哈大笑,幼童们不明所以,也跟着笑起来,私塾内笑声连成一片。

他送给每个幼童一串糖葫芦,又赠给私塾的夫子十本典籍,便化虹离去。

第二日,他来到血沼边缘,开始尝试。

首先,要解决血沼千年淤积的死气怨气,对凡俗之人的伤害。

“坤元始青,厚德载真。诸天地壤,护佑众生。”一段再熟悉不过的地母宝诰被褚浩然念动。

他脚下土壤,微微涌动青光,大地生息之力将其包围。

楚浩然幼年时,误入地母祠,获得了地母这位先天大神的道统传承,他虽然修行儒门浩然正气,但对神道修行并不排斥。

他寻来朱厚熜,让后者用封神敕灵的大神通,引动神道愿力汇集在他刚捏的一只泥碗中。

山河养息大神通,苍茫巨鼎浮现于空最后缓缓落入泥碗中。

一股正大慈爱的力量,便缓缓从泥碗中出现,包容了血沼的死寂之力。

至此,凡人只要念诵地母宝诰,便能得到护持,无惧死气怨力。

第三日,楚浩然来到几株灵藻旁,诵读幼童开智的书籍,浩然正气沛然于天地。

“吾心系藻,藻心通吾;吾养藻生,藻润吾心……”

以手代笔,虚空开文,楚浩然道心通明,写下一篇《灵藻养神法》

“神道观想之术,儒门养气之法,还有一丝诸神仪轨,朱小子,你这朋友很不错,有道尊之姿。”

雷犬一边哄着太岁小斗,一边忍不住夸赞。

对于前途广大的青年才俊,雷犬一向毫不吝啬,并且乐于提携。

照他的话说,千万个资助者中总能有一个成道,本座大面积撒网,选择性捕捞。

只要本座提携之人有一人成仙作祖,那他就大赚特赚。

君不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道圣座下的那只青牛都混了一个道尊之位。

朱厚熜观看楚浩然,心中却出现了另外一人的身影。

“吾心广大,天地可容。”朱厚熜脸上淡淡的愁绪一闪而过,“先生啊,我也想你了。”

第四日,楚浩然模仿凡人的呼吸节奏,有规律地进行吐纳,试图用呼吸法引动人生的本源精血。

朱厚熜见猎心喜,他也曾经自创呼吸法,便与楚浩然联手,半日之内推演出了一门吐纳法诀。

凡人可以借助呼吸,日积月累引导自身的精元,使精血随着气息而变化。

呼气,本源精血活跃,意念会将包含共生之意的心念连同气息一同释放,如同无形暖流包裹着想象中的灵藻幼苗。

第五日,楚浩然仍未开始播种灵藻,他开始无实物表演起来,意念也逐渐高度凝练。

栽种,扶苗……每一个动作都是神与身的合一。

楚浩然摒弃了杂念,心神完全沉浸在劳作上,自然也开始感觉到了如钝锤敲打的疲惫感,以及随之而来一丝奇异的凝练感。

心神在劳作中被反复锻打,去芜存菁。

第六日,楚浩然种下了一颗灵藻,并尝试使用养神法与吐纳术。

藻苗在心念愿力和吐纳血源的滋养,变得越发青脆,生机勃发。

灵藻轻轻,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它的摆动频率与吐纳呼吸的规律一致。

褚浩然尝试着让自己的心神去贴近这种律动。

渐渐地,一种微弱但清晰的愉悦感,从灵藻中反馈如同涓涓细流浸润他因高度专注而疲惫的心神。

两者之间气息交互,温润平和,毫无元气的狂暴,却带着滋养灵魂的力量。

灵藻长成,楚浩然眼中精光湛然,如同拨云见月,心中满是欢喜。

朱厚熜含笑祝贺道,“六日创一法,养神育灵机,浩然天资纵横,令我也颇为羡慕。立心正意,吐纳调息,劳作养神,观藻生息,这四步环环相扣,令凡俗之人也能步入道途,依我看来已经不亚于一道神通。”

吴谦虚连点头赞叹道,“凡人行此法,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养成几亩灵藻,步入武道,便直入先天!”

“嗯,这藻好香,斗儿可以吃吗?”

“吃,小狗想要什么,就是天上的星星,本座也给你摘下来。”雷犬笑道。

楚浩然将灵藻递给小斗,又轻轻地揉了揉对方翘起的头发。

“法门已成,也该寻些人尝试,看看是否有缺漏之处。”

朱厚熜点头,“浩然可先去安排,我观你创法,有了些感悟,改进丹术也有了些眉目。”

《造化丹书》传承山海时代造化道人的丹术,古往今来诸天万界也就只有道圣的传承可与之媲美。

二者虽然都是丹法,却是两种大道。

前者讲究天资,炼丹自然造化,善以天地万物为炉,机缘生发炼丹,凡俗之人难窥门径。

后者广开便宜之门,炼丹仪轨,丹炉手法,娓娓道来,循序渐进,宛如阶梯层层的通天之门,只要迈步向上总有收获。

造化道人是水法炼丹之祖,取水之变机炼制丹药。

道圣则开辟了火法丹道,取火之质朴合天地大道。

水法炼丹门槛颇高,非常人所能为,朱厚熜想要推广血髓通明丹就要创出一门火法丹术。

方才楚浩然借助神道愿力,诸神仪轨,让朱厚熜深受启发。

一般的高级丹术,特别是炼制五转以上的凡丹,往往依赖于武者强大的灵识,进行细致入微,瞬息万变地操纵。

例如此界赫赫有名的,“千丝引”,“分光化影”。

朱厚熜参考《造化丹书》天地自然之理,欲要化繁为简,以势代巧!

丹术,不再强调灵识的巧妙应用,反而追求整体的稳定与力量叠加的规律,正如海浪,一浪推一浪,力量均匀累积,最终形成磅礴之势。

朱厚熜心念千转,三日后,一门崭新的丹术法门就在血沼中诞生。

他特意寻来一个法器青铜丹炉,双掌虚按控火阵法,以稳定绵长的真气输出,开始点燃炉火炼制丹药。

初始时,火力温和,如同朝夕初涨,慢慢浸润炉膛。

起手势——引潮,目的在于均匀预热丹炉,唤醒法器内的符文,为后续步骤奠定基础,不同于过往灵识的精准操控,此手法能够均匀持续地焢感炉温。

在这之后,朱厚熜投入处理好的灵藻,火力继续维持引潮的水平,真气的输出慢慢提升。

恰似潮水漫过滩凃。

朱厚熜双手结“抚浪印”,引导炉火如水流“冲刷”灵藻,该步骤的重点在浸润而非照炼,要感知灵藻析出的清灵之气。

朱厚熜称其为第一转,“润泽”

他将血疫虫投入丹炉,火力也顺势提升两成,如同潮势渐涨,双手结“漩涡印”。

利用真气旋涡,平衡炉火,同时提炼血疫虫,蒸汽旋涡可以压制血疫虫体内活跃的“血髓精粹”,此为第二转“纳灵”。

第三转——融精。

火力再提升一成,手结“叠浪印”,蒸汽的输出由持续稳定转变为带有明显浪涌节奏的输出,一浪接一浪的真气作用于炉心虫群。

朱厚熜有条不紊地投入基础辅药,开始第四转“调元”,炉内的火候维持第三转的水平,“抚浪印”与“漩涡印”交替,真气引导炉内析出的通明藻液与血髓精粹在浪涌的间隙初步融合。

第五转,“叠浪”,也是最为关键的一转,用强大的“浪势”推动所有药材的精华深度融合,破除他们彼此天然的壁垒,使其打成一片。

在这之后,“蕴神”,“凝形”,“固本”三转结束,已然过去了五日,来到了最后的第九转“归元”。

朱厚熜将炼丹炉的火力瞬间降至最低,仅维持其炉火不灭。

手掐“引丹诀”,所有的真气束缚瞬间撤去,不同退潮的浪花归于海水。

此时撤去所有外力,让已经成型的丹药在自然炉温下完成最后一丝蜕变,达到圆满。

丹炉打开,稍远处围观炼丹之人,都是感觉血液沸腾。

百百丈血龙虚影盘绕丹炉,十二枚六色螺纹丹闪烁光华。

“虽然有缺憾,终究达成了目的,九转叠浪法已经成型。”

一直旁观炼丹的张虚云,赞叹钦佩无以言表。

他本人精于丹术,自然看出了这新创法门的不凡。

“势大于力,力量的累积如同重重叠浪,而对整体趋势的把握则恰似潮汐涨落,这门丹术不强调爆发力与精妙绝伦的微操,降低了炼丹的门槛,依我看完全不逊色于分光化影。”

朱厚熜微微颔首,“我欲将此术通传,不拘门派,不拘世家,凡来血沼炼丹,皆可习我之术。”

朱厚熜道音朗朗,响彻血沼。

武者闻言,皆是行礼拜谢。

“玄君慈悲!”

喜欢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