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有奸臣初长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2章 宴无好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顺德帝与邵桐闻讯匆匆赶到时,长宁公主已被移至就近的暖阁,太医刚为她包扎完毕。

小小的人儿躺在柔软的锦被里,后脑勺缠着一圈显眼的白色绷带,隐约还能看见一丝渗出的淡红。

一张小脸哭得通红,此刻因饮了安神汤,正蹙着眉头昏睡着,偶尔还抽噎一下,看得邵桐心都要碎了,上前轻轻握住女儿的小手,指尖微颤。

暖阁外,以邵家,吴家、孙家、李家、严家为首,还有几名武将,连同他们的夫人,早已跪了一地,个个面色惶然,连声请罪。

邵桐满脸的心疼,但是嘴上还是说到:“诸位快快请起,小孩子在一处玩耍,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今日又是年节好日子,谁也不愿见此意外,长宁既无大碍,诸位不必过于介怀,都起来吧。”

她言语宽和,并未苛责,让一众提心吊胆的家长稍稍松了口气,却依旧不敢全然放心,目光悄悄觑向一旁沉默不语的顺德帝。

顺德帝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只目光扫过地上跪着的几个闯祸的孩子,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好好的投壶游戏,怎会动起手来?谁来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孩子们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瑟缩在自家长辈身后,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一片死寂中,只有邵扬咬了咬嘴唇,上前一步,“噗通”跪倒在地,小脑袋垂得低低的:“皇上姑父,都是扬儿的错!是扬儿要玩投壶,后来……后来因为彩头和小伙伴们起了口角,推搡起来,这才不小心牵连了表妹,请皇上姑父责罚!”

“哦?因为彩头?”顺德帝眉梢微挑,似乎有些意外,“不过是孩童游戏,些许彩头也能让你们争执至此?”

顺德帝目光转向随行的宫人,那宫人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战战兢兢地将那托盘呈上。

当覆盖的红绸被揭开,露出里面堆得满满当当、宝光莹莹的各色金玉首饰时,在场众人,包括那些出身富贵的官员命妇,都禁不住暗暗吸了口气。

这些物件,单拎出任何一件都价值不菲,竟是一群五六岁稚童随身佩戴、随手拿来当游戏彩头的?

顺德帝看着那托盘,眼神深邃了几分,语气依旧平淡:“看来朕的臣子们,家底都颇为丰厚,扬儿,你起来回话,细细说与朕听,究竟是如何起的口角?”

邵扬站起身,却依旧不敢抬头,小声道:“就是我们都想玩投壶,但是大人们都不带我们玩儿,于是我就说那我们自己玩儿,然后我就叫上吴磊孙康他们,我们到了桃林那边……”

谁能想到邵扬从头开始说,说了半天也没说到正题上,顺德帝直接问随行宫人,“你说,从哪里开始起口角的?”

宫人直接吓得“噗通”一声跪下,头伏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是……是邵小公子说,家里的粮食能装满……装满国……国库!”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虽然邵家现在是唯一的外戚,深得陛下信任,但是这话也太……

邵世忠更是脸色骤变,不等顺德帝反应,立刻跨步出列,声音洪亮地打断:“陛下!童言无忌,万万不可当真啊!这孩子定是听老臣与人议事时听岔了!”

他转向顺德帝,躬身疾声道:“今年我大宁境内多数州县喜获丰收,然北戎那边互市需求量大,国库粮仓确未完全充盈。老臣日前与长孙议论,据钦天监观测明年雨水可能偏多,恐有涝灾。

老臣想着届时若国库存粮不足,恐误了救灾大事,老臣家中确有几分薄产,除去日常用度与存粮,尚有余裕。老臣便思忖着,若明年国库有需,当义不容辞,捐出家中余粮,以充盈国库,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解难!

许是这孩子在一旁听见,只记住了‘粮食’、‘充盈’ 、‘国库’几个词,便胡乱拼凑,竟说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老臣治家不严,请陛下恕罪!”

他一番话说得又快又急,情真意切,将一个忧心国事、准备慷慨解囊的忠臣形象勾勒得淋漓尽致。

邵扬似乎被曾祖父的情绪感染,也是急于证明自己没说谎,立刻抬头,睁着大眼睛用力点头:“对对!曾祖父就是说,要用我家的粮食,装满国库!”

孩童天真无邪的话语,落在不同人耳中,滋味迥异。

顺德帝盯着邵扬看了片刻,忽然抚掌大笑,连说了三声:“好!好!好!”

他笑容满面,看向邵世忠的目光充满了赞赏,“邵爱卿忠君体国,心怀百姓,实乃百官楷模!扬儿小小年纪,便能记挂家国大事,更是难得!邵卿家教有方啊!”

他亲自弯腰,将邵扬拉到自己身边,温和地摸了摸他的头。

邵扬见皇帝姑父笑了,还夸奖自己,顿时忘了害怕,小脸上露出些许得意。

得了夸奖,邵扬也没忘了自己的“小伙伴们”。

他仰着头,邀功似的对顺德帝说:“皇上姑父,不光扬儿记得!吴磊说他家愿意拿一半粮食给国库呢!孙康说他家拿三成!李杰说他家拿一成!严峻说他家拿半成!他们都说了要拿的!”

他每点出一个名字,被点到孩子家的长辈脸色就白上一分,等到邵扬话音落下,那几家人的脸上已是血色尽失,额角渗出冷汗。

顺德帝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他目光扫过吴、孙、李、严几家当家人,声音沉了下来,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胡闹!家中钱粮产业,乃一族之根基,你们几个黄口小儿,岂能轻易做主?今日虽说是童言稚语,但既出口,便需谨记,我大宁的好儿郎,当遵循君子之道,若自幼便学会信口开河,长大之后,如何能成为国之栋梁?”

他的目光锐利地落在那些面色惨白的官员身上,“回去之后,需得好生管教子弟,莫要让他们染上浮夸虚妄之风!”

一番话,看似训斥孩童,实则字字句句都敲打在他们的父祖心上。“难成大器”、“浮夸虚妄”,几乎是指着鼻子说他们家教不善,家风有问题。

在官场,一个被皇帝亲口认定“家风浮夸”的家族,日后还想有什么前程?

暖阁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落针可闻。

几位被点名的官员背上已被冷汗浸湿,此刻他们如何还不明白?陛下哪里是在跟小孩子计较,这分明是借题发挥,剑指他们这些家资丰厚的世家大户!

与北戎的较量虽然占了上风,但是国库……恐怕是真的又吃紧了!

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中,须发皆白的三朝老臣严御史,浑浊的老眼中精光一闪。

他已投靠皇帝,此刻正是他递上梯子的时候。

他颤巍巍地出列,躬身道:“陛下息怒,老臣在家中,确也与子侄议论过明年粮储之事,深恐国库空虚,赈济不及,亦有捐赠之心,想来是被家中顽孙听了去,才有此妄言。陛下教训的是,孩童虽小,亦不可轻诺。既然孩子已当着陛下的面说出了口,无论是否戏言,我严家绝不敢当作儿戏!”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提高,清晰地说道:“老臣在此向陛下承诺,无论明年是否需要赈灾,我严家,愿捐出今年余粮的一成,充盈国库,以尽臣子本分,也为家中子弟做个表率!”

邵世忠看了一眼严御史,立刻紧随其后,朗声道:“陛下,严御史所言,正是老臣心中所想,我邵家,亦捐余粮一成!”

那几名武将互相看了一眼,也纷纷出列抱拳:“末将等愿效仿邵公、严公,捐家中余粮一成!”

刹那间,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了吴、孙、李等几家尚未表态的官员身上。

他们脸色变幻不定,心中叫苦不迭,这一成余粮,虽然不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可也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他们每个人谁家还没有个几千顷良田?

可皇帝的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严老头和邵老狐狸又带头表了态,他们若是不跟,岂非坐实了“浮夸虚妄”、“难成大器”的评价?日后在这朝堂,还能有立足之地吗?

虽然心有不甘,最终只能咬着牙,相继出列,声音尽量平和的附和:

“臣吴家,愿捐一成……”

“臣孙家,亦捐一成……”

“李家……附议……”

顺德帝静静地看着他们,直到最后一人表完态,那沉肃的脸上才缓缓重新绽开一丝笑意。

他颔首,语气恢复了之前的随和,仿佛刚才那逼人的压迫感从未存在过:“众卿家深明大义,体恤朝廷,朕心甚慰啊!”

顺德帝转头看向柳庭恪:“柳侍郎,听闻你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几位卿家家中田产户部有登记,你可知他们捐赠的一成有多少?”

柳庭恪出列,“回禀陛下,这几位大人在祖籍与京城均有田产,相加起来共计八万顷,今年平均亩产两石有余,按亩产两石计算,一成便是一千六百万石。按照以往赈灾的数目计算,两千万石粮食可供两州百姓度过灾情。通常一州的赋税每年也就一千二百万石左右,若是在座的诸位大人全都每年都能捐一成,那我们户部也就不必在每次赈灾的时候左右为难了!”

柳庭恪说完之后,他们是想说自家今年有情况减产了都不成,直接按平均亩产算上了!

而且……这话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呢?

果然,顺德帝来了兴趣。

“当真?朕还真的没注意过,若是各位臣工每年都捐一成将会如何?”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但是显然,他们无法阻止柳庭恪说话,此刻众人也反应过来了,今日的宫宴,是宴无好宴啊!

《家有奸臣初长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家有奸臣初长成请大家收藏:(m.8kxs.com)家有奸臣初长成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