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最讨厌的就是被欺骗,如果是被素不相识的人骗了,或许还能自我安慰“吃一堑长一智”。
可要是被熟人骗了,那种被信任之人背叛的糟心感觉,真比杀了他还难受。
随着吕义舟一页一页的翻动手中的资料,指尖划过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向元明、景元光等人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眼神紧紧盯着吕义舟的侧脸。
就连一旁的薛崇山,也忍不住替苏木捏了把汗,手指无意识的攥紧了衣角。
他们都以为,吕义舟这次下来明州,是专门替苏木站场子、撑门面的,谁能想到他会突然拿出资料核对数据,用这种近乎“考校”的方式考量苏木,而且从头到尾没留任何情面。
所有人心里都在打鼓:如果苏木刚才随口说的那些数据有偏差、算是“掺了水”,吕义舟会怎么做?
以他对工作的严格程度,恐怕会当场勃然大怒,毫不客气的训斥苏木吧?
一时间,车间里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吕义舟手上的资料,那几张纸仿佛变成了阎王爷的生死簿,决定着苏木接下来的处境。
唯有苏木气定神闲的站在原地,双手自然垂在身侧,脸上看不出丝毫慌张,眼神平静的看着吕义舟。
直到吕义舟翻到最后一页,手指在纸页边缘顿了顿,又把资料“啪”地一声合上,然后抬起头,面无表情的看向苏木,众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连大气都不敢喘。
“一字不差,做得不错。”
吕义舟的面色依旧严肃,语气却缓和了几分。
“看来是真下功夫把情况摸透了。”
听到这话,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高渊明甚至悄悄抬手抹了下额头的细汗,然后上前一步,恭敬的询问道:“吕省长,现在已经到饭点了,工地食堂已经准备好了午饭,咱们是不是先去吃饭?”
吕义舟点点头,语气轻松了些:“好,客随主便,你们安排好了,咱们就去吃饭。”
高渊明立刻点点头,朝不远处候着的工作人员招了招手,工作人员会意,转身快步去打电话联系食堂。
等到众人陪同吕义舟走到工地食堂门口,远远就看到不少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手里端着搪瓷碗,蹲在板房旁的空地上,大口大口的吃着午饭,饭菜的香气混杂着泥土的味道飘了过来。
说是“食堂”,其实就是几间蓝色的活动板房拼凑而成,空间狭小,根本容不下工地上几百号工人同时就餐,所以大部分人都只能露天吃饭。
吕义舟看着工人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胃里也忍不住蠕动了几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看到大家吃得这么香,我觉得今天中午我能多吃一个馒头。”
众人都有些不解地看着他,因为在闽南主食大多是吃米饭,馒头其实吃的很少。
唯独苏木笑着接话:“早就吩咐食堂了,知道您爱吃这口,还特意准备给您摊煎饼。”
吕义舟惊讶的看向苏木,眼睛微微睁大:“哦?”
“是我们老家那边的做法?”
要知道吕义舟也不是没从外面买过所谓的煎饼,都是机器做出来的,根本没有小时候吃的那种味道,如果非要说什么味道,或许就是少了烟火气吧。
苏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一直走在队伍最后的高渊明,笑着说道:“这些事都是高秘书长提前安排的,具体是哪里的做法、怎么准备的,我还真不清楚。”
“高秘书长,你过来,跟吕省长解释一下吧。”
薛崇山站在一旁,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忍不住感慨,苏木的用意太明显了,明显到在场的人都能猜透。
这是在赤裸裸地给高渊明铺路啊!
先是向元明,现在又是高渊明,苏木对身边这几个人,确实是掏心掏肺的扶持。
要知道,能在吕义舟这个级别面前露脸、被他记住,这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政治资源。
换做别人,恨不得把所有机会都攥在自己手里,谁会心甘情愿把资源分享给别人?
再说了,资源就像一块蛋糕,你分给别人多了,等到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剩下的可就少了。
怪不得向元明对苏木的支持这么坚定,原来是士为知己者死啊,薛崇山在心里默默想道。
“是是是,吕省长!”
高渊明虽然走在最后,但一直支着耳朵听着前面的对话,听到苏木叫自己,立刻快步上前,边走边说道:“是鲁省老家那边的煎饼做法,把新鲜玉米磨成糊,然后用那种老式的铁鏊子摊出来的,带着玉米的甜味。”
吕义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有些惊奇的问道:“这边工地里,还能找到老式的铁鏊子?”
高渊明笑着点点头,语气诚恳的说道:“确实不太好找,我也是昨天跑了附近几个村镇,凑巧在一个老乡家里碰到的,就借过来了。”
他没有夸张的说找了一整天。
或者说跑了多少路。
只说不太好找和凑巧碰到,有些时候,话不用说得太满,点到为止就行。
别以为领导都是傻子,你能想到的小心思,职位比你高、经验比你丰富的领导,怎么可能听不懂?
吕义舟显然明白其中的门道,听到高渊明的话,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吐出三个字:“用心了。”
短短三个字,却包含了对高渊明的认可与肯定。
高渊明脸上瞬间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连忙说道:“吕省长,我听老乡说,这煎饼就得刚摊下来、还热乎的时候最好吃,所以刚才已经让食堂的人把炉子支起来,把鏊子放好了,现在刚准备做,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听到刚摊下来的热煎饼,吕义舟明显心动了。
他小时候家里穷,顿顿吃白面馒头是奢望,玉米煎饼几乎成了全家人的主食。
每次母亲在灶台旁摊煎饼,他都会搬个小马扎守在旁边,眼巴巴的盯着鏊子,等着母亲把刚摊好的煎饼递到自己手里。
软软的煎饼带着玉米特有的清甜,那时小小的吕义舟,一个人就能吃四五个。
喜欢官道之庶子的逆袭请大家收藏:(m.8kxs.com)官道之庶子的逆袭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