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晋国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8章 赵无恤成功上位(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按理,凭姑布子卿在当时春秋舞台无人可出其右的相面技术,这个结论应成为赵氏家族未来接班人选的最后决定。

但是,赵鞅还要继续演戏。

虽然大大松了口气,但表现在众人眼前的赵鞅,却深深叹了口气,貌似非常犹豫不决。

废立嗣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诸侯,因为废立世子,导致了血淋淋的权力斗争。

甚至,国家之运,因此转而成衰!

不知有多少传世大家族,因为废立嗣子,同样导致了惨兮兮的利益之争。

甚至,家族之命,因此灰飞烟灭!

赵鞅当然知道,赵伯鲁为嗣子已经多年,身边早就聚集起了一批支持力量。要让这批支持力量包括赵伯鲁本人都心服口服接受被废的决定,单靠一次相面,远远不够。

那,就再来一项考核吧。

赵鞅的考核很快到来。

过了几天,赵鞅再次召集了儿子们,这一次无论嫡子庶子,除了那几个还需要抱养的小屁孩外,其余的都来了。

赵鞅的考核指标很明确,他指着前方不远处一座山道:“常山之巅某处,藏有宝符。三天之内,谁先寻得此符者,重赏!”

众子皆欣喜万分。

谁都懂,这一次可能是真正的终极考察。

虽然,那个令人恶心的姑布子卿居然敢说那个庶出的赵无恤有卿相将帅之相,但一直以来,谁见父亲赵鞅对赵无恤正眼瞧过?

明摆着的事嘛,父亲根本不想立赵无恤为嗣子呗。

尤其是赵伯鲁,他认定这绝对是自己的终极考验,人人都在传自己将要被废,但父亲何时下过决定了?

自己终于还是没有令父亲完全失望嘛。

否则,父亲再搞一次这种考验,还有毛线意思?

只要自己先寻得宝符,那必将使父亲下决心不再行废立嗣子之事!

决定自己人生的终极考验到了!

那,就尽全力吧。

赵伯鲁的尽全力,是率一大帮人前去帮助找寻宝符。

谁都在尽全力,因为赵鞅众子人人都将自己可以动员的力量给动员了起来,帮自己去常山之巅寻宝符。

赵无恤也想尽全力,但他没人可帮他。

一直以来,赵无恤在赵府虽是庶子,但实则仆人般存在。势单力薄,根本没有从人。

众兄弟都是前呼后拥的,赵无恤就单人单骑前往。

常山,今河北阜平西北境的古恒山。在赵鞅时代,常山以北有一个北狄部落建立的国家,代国。

代国,与赵氏家族最重要、最坚固的封邑晋阳相邻。

到了常山脚,赵无恤将马匹放了,自己单人上山。

爬到山顶时,赵无恤发现早有众兄弟的一干家丁们在山顶四处搜寻。

待赵无恤的兄弟们先后都上了山顶,赵无恤轻叹一声,这怎么找?

宝符?

大海捞针。

哪怕真能捞着,能轮得到自己?

那就不找了吧。

赵无恤干脆就站在山顶上欣赏起风景来。

一揽众山小,这种感觉不错。

越来越放松的感觉,心胸眼界也越来越开阔的感觉。

满怀豪情,赵无恤深吸了口气,再徐徐吐了口气。

伸手可摘云!

目尽欲追日!

赵无恤站在山顶眺望四周。

突然,他看到了代国,也看到了晋阳。

呯然一动!这个感觉真好。

沿着常山之巅向四处眺望观察一番后,赵无恤下山了。

然后,众兄弟们也下山了,谁也没有寻得宝符。

人人都很沮丧。

赵鞅见儿子们空手而归,也不觉得意外。

但赵鞅的奥某卡金人奖级别的表演仍旧继续着,他逐个关切询问是否寻得定符。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众子均默然无语。

尤其是赵伯鲁,他率领上百人的队伍寻宝,一边寻,一边还拨出专人盯着赵无恤。

这一次,赵伯鲁志在必得,万一赵无恤先寻得宝符,那就抢夺之!

赵伯鲁没寻着宝符,但他很肯定,赵无恤甚至根本连弯个腰寻宝符的动作都没有做出过。

赵无恤,绝对不可能寻着屁宝!

只要你赵无恤没寻着宝,那这一局,大家都没过关。那老子就还有戏!

于是,赵伯鲁幸灾乐祸般地看着赵鞅询问着赵无恤。

谁都以为,赵无恤会很惭愧地向父亲报告自己没寻着宝符。

但是,赵无恤迎着父亲赵鞅的目光,用无比坚毅果敢的声音道:“报告父亲,儿已经寻得至宝!”

闻得赵无恤此言,众人皆大感意外。

赵伯鲁整个人就不好了:难道,父亲早已偷偷将宝符给了赵无恤,而故意整出一个寻宝闹剧以掩人耳目?

赵鞅冷冷道:“宝符何在?”

赵无恤以手遥指常山以北,沉声答道:“宝符,就在那里!”

那里,是代国!

宝符在代国?

父亲不是说在常山吗?

再说,就算是在代国,你赵无恤也没取来啊?

你赵无恤口出狂言,明明没寻得宝符,此时当着全族上下的面居然欺骗父亲?

赵无恤啊赵无恤,你这岂不是要作死的节奏?

赵伯鲁心中暗想着,本来他没能寻得宝符,还以为父亲将宝符偷偷预先给了赵无恤,所以心中是老大不服气,郁闷得不行。

结果赵无恤居然说什么宝符在代国?

你赵无恤,今日难道还不倒霉?

赵鞅却?住自己内心的狂喜,最后装了一把,严厉问赵无恤道:“嗯?代国?几个意思?”

只听赵无恤沉着冷静,仍旧用坚毅果敢的声音道:“此番上常山,远眺代国。无恤认为,咱赵氏家族完全可凭常山之险,行谋代之策!”

“代国,与我晋阳相邻,与其他家族相隔较远,迟早是咱赵家的肉。只要机会成熟,兵出常山,可一举取之。”

“若得代国,势必使我晋阳根基得以进一步巩固!如此,代国岂非重宝?”

赵无恤此言一出,在场谁都恍然大悟!

连赵伯鲁都整明白了:父亲在常山埋毛线宝符?原来,父亲的意思就是让大家都知道,那个代国,迟早是属于咱赵氏家族的,那才是真正的宝!

赵伯鲁无限懊悔。

但赵伯鲁真的心服口服。赵无恤在此次寻宝之赛中完胜了自己和所有的兄弟们,他甚至对赵无恤心生佩服。

那,赵氏家族未来接班人,可以决定了么?

应该可以了。

但赵鞅还是很谨慎。

他把赵伯鲁和赵无恤叫进内室,语重心长对赵伯鲁道:“伯鲁,休怪父亲心狠,剥夺你的嗣子之位。你也知道,咱赵氏家族受到范氏、中行氏的长期压制,稍有不慎,那是家族灰飞烟灭之灾!”

“如今,这范氏、中行氏两家势大无比,更是世代联姻。如果有一天,这两家真要对咱赵氏家族下手,父亲必将全力以赴以护赵氏家族周全。”

“但谁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故此,咱赵氏家族必须上下团结一心,也需要赵氏家族必须要有一位强有力的接班人。”

“无论是父亲屡次三番考核,还是你们兄弟一惯来的表现,无恤无论是学识还是战略眼光,都要强于伯鲁你一筹。”

“所以,父亲决定,由无恤来取代伯鲁你成为嗣子。无论是父亲在还是不在,伯鲁,今后你必须服从无恤!”

赵伯鲁虽然才能平平,但对父亲极其孝敬,也极其尊重。况且,这几次考察下来,赵无恤也确实远胜自己,于是点点头:

“父亲放心,儿绝不负您的命令,更不负您的期望!”

“儿愿向着祖先和神明发誓:儿势必一切以家族荣辱为重,以身作则,团结族人,扶持无恤,发扬光大我赵氏家族!”

赵鞅非常满意,他对赵无恤道:“无恤,你有什么要说的?”

赵无恤见自己得到父亲如此赏识,也没想到大哥伯鲁如此通情达理,扑通一声跪于赵鞅面前,道:

“父亲,儿一定承父亲之志,以振兴家族为一生之执念,绝不辜负父亲之期望!”

他又转向赵伯鲁道:“兄长,无恤在此向兄长表态:虽然无恤将来为宗主,但无恤以后,宗主之位,定当奉还兄长之子!”

“父亲今日所为,乃非常情况下之非常之举,但赵氏家族必须由你这一脉得以承续!”

此言一出,不但令赵伯鲁感动万分,连赵鞅都感叹不已:姑布子卿呐,你确实不愧为天下第一相师,我赵鞅有子如此,何愁赵氏不兴?

赵鞅当即决定,废赵伯鲁嗣子之位,改由赵无恤为嗣子!

史料记载了这则赵氏家族废立嗣子的故事,将赵无恤被立为世子一古脑记成是姑布子卿的功劳。

其实,姑布子卿哪里敢领这份功劳?

姑布子卿,只是完全明白了赵鞅的心思而已。

只是在赵鞅需要时,姑布子卿给予赵鞅一个他需要的答案:废赵伯鲁,立赵无恤!

没有任何反对意见,赵氏家族这一废立嗣子之事,居然如此顺利完成。

从此,赵无恤便成了赵氏家族接班人!

赵无恤,当然没有让赵鞅失望。

在赵鞅接下来全身心投入与范氏、中行氏、邯郸氏以及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的斗争中,赵鞅几乎没有任何精力操心家族内部事务,一切皆由赵无恤率领众兄弟在操持。

招兵买马,筹措钱粮军械,赵无恤处理得井井有条,为赵鞅在前方作战巩固了赵氏家族的后方!

可以说,赵无恤为赵氏家族联合智氏、韩氏、魏氏等家族,一举平定晋国历史上这场最惨烈的权力斗争,并且一举挫败以齐国为首的反晋诸侯联盟立下了赫赫功勋!

《春秋晋国风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m.8kxs.com)春秋晋国风云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