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9章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简短的一句话如同厚重的巴掌直接拍在了大笑的众人脸上。

直接将他们粗犷的笑声给拍了回去。

“你说什么两万明军”

“你知不知道两万明军意味着什么”

“你确定没有说错”

“两万大军摸到我们只有七八十里的地方,那东边和西南沿途的牧民、巡逻骑兵怎么就没有发出预警”

“这他妈的是两万人,连绵数里,又不是两三百人能潜伏起来,荒谬!”

……

众贵族朝着传令兵怒吼了起来。

大明想干掉他们,这点他们相信。

叶尔羌和吐鲁番可能会倒向大明,大玉兹和大明可能会联手,这些他们也认为可能性很大,毕竟是利益选择。

但要说大明从伊犁河谷东面的山脉中翻越过来,这点打死他们都不信。

无数先辈证明,二三月份从那里翻越就是找死。

特克斯的东面是哪里是伊犁河谷的腹地,更是连绵的山脉。

现在东面出现了明军,那就证明明军真的如巴图尔送来的信中的猜测一样,大明真的翻过来了。

“大汗,我们现在怎么办”

“大汗,要不要按照巴图尔信中的建议一样立刻率精锐离开,前往隘口”

“大汗,我们既然得到了消息,那么新源的土尔扈特部也得到了消息了,明军只有两万人而已。

我们两部合在一起五十万人,精锐万余,可战之兵也能迅速征集三万,四万对两万,优势在我们。

其二,大明翻越过来,肯定都是疲惫之师了,我们是以逸待劳,这是第二点优势;

第三,这里的地形我们极其熟悉,而对大明来说却是陌生的,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设伏,这是第三点优势;

第四点,明军翻越过来肯定是没有粮食补给的,只要我们下令让牧民后撤,坚壁清野,明军的补给就会断掉。

第五,大明的确火很多火器,但我们也有数以十万百万级的牛羊马群,他们火器再多、再厉害,那数量也有限,豁出去了,消耗掉他们的火器,这是第五点优势;

五点优势之下,我们说不定能干掉明军,没有了明军的追击,我们再向隘口撤离就从容很多了。”

“咦……这倒也是个好想法!”

“对,现在撤离有点来不及了,倒是不如拼了!”

“不行,这个想法看似很好,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大明既然策反了叶尔羌和吐鲁番,又和大玉兹联手,难道不知道翻越东部山脉后会成为疲惫之师吗

难道他们不知道两万大军即便是隐蔽也掩藏不了多久、更不能无声无息的靠近我们百里

这些他们肯定知道,既然知道还敢这么干,那就说明他们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有绝对的把握对上我们。

现在我们去进攻他们,那就是正中他们下怀。”

“有道理,这是大明唯一一次围杀我们的机会,绝对不可能有失。

火神枪一类的在这种极寒天气下容易哑火,但不代表着他们的爆炸火器也会哑火,这一点已经在隘口和清水河湾那边得到验证了。

我们目前唯有逃走,立刻向隘口方向跑,逃的越远越好。”

“同意,立刻下令逃走,然后让留下的牧民在大明大军的必经之下挖陷马坑,下面不需要放利刃,只要是坑就行,迟缓大明追击的速度。”

“大汗,不能再犹豫了,即便是有特克斯河流阻断和如今的环境,七十里最多也就五六个时辰。

只要我们和准格尔、杜尔扈特两部汇合了,最后即便是没有逃走,也能凭借人数和大明拼了,给大明造成极大的伤害。”

“大汗,不能再犹豫了,赶紧下令吧,早一刻钟就早一分安全。”

……

到了这一刻,连刚刚想着趁着大明是疲惫之师进攻的几人也跟着劝说拜巴噶斯赶紧撤离了。

“既然诸位都这么认为了,那就……”

“报……”

又一道急促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拜巴噶斯的命令。

在众人紧张的神色中,一名传令兵踉踉跄跄的进入大帐之中:“大汗,西南五十里外发现大量不明队伍,粗略估算至少两三万之多,正快速朝我们逼近。”

“什么”

“西南五十里外”

众人再次惊呼,脸色瞬间苍白了起来,浑身都有些哆嗦了。

这简直就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了。

其中刚刚分析大明有周全准备的贵族立刻大叫道:“我明白了,彻底的明白了,我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大明的军队了!

我们东南三十里左右是喀拉峻山草原,虽然是草原但却是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由几座起伏的山峰构成。

最中心的喀拉峻山高两千余米,山顶为平坦的高山草甸,四周环绕陡峭的山坡,内部悬崖峭壁、河流切割,极其复杂。

这个时节牧民不可能在山上和周边驻扎,一是风大雪大,山上比山脚更冷,一旦封路那就死定了;二是容易雪崩;

三是野兽较多,这个时节,饿急了的狼、棕熊、西亚虎等会直接袭击牲口,甚至直接伤人。

种种因素之下就造成了那边人极少,发现大明军队的几率就降低了。

其次,大明既然能渗透到隘口和清水河湾,那说不定也渗透到了我们这边。

如果是大明的勇士营的那群人进来,提前在大军前方二三十里的笛梵活动,清楚沿途的牧民,没有发现很正常吧!

第三点,最为重要的一点,西南……嗯……也就是喀拉峻山西南角的地方有一个叫科桑的地方,那个地方有一处天然的溶洞,洞深五六里,宽八到十五米,高五到二十米;

洞内多支洞、有自然缝隙通风、还有地下湖和暗河,洞口又在密之中,天然的藏身之所;

如果前面清理沿途牧民,趁着夜色分批进入溶洞,这就是我们没有发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出声的贵族语速极快,只是短短几息的时间就将大明隐匿的事情说了个大概,如果洪承畴等人在此,一定会对这名贵族竖起大拇指的。

因为他们一路过来就是这么干的。

喜欢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