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13章 还有两个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大人,刑部可有传来消息?”看到主官如今的神情举止中,似乎没有焦虑和失落,王茂平的心放下来了一些,不过仍旧迫切的开口问道。

“嗯,在正午过后,消息就传了过来。”闾嘉也没有绕弯子,而是直接开了口:“那个高大槺已经交代,而且也已经愿意配合我们。”

听到这话,王茂平的心算是彻底的放了下来,至少第一步没有失败,那就暂时没有打草惊蛇。知道这个结果之后,王茂平终于可以开始好奇其他的事情。

“大人,高大槺为什么会愿意配合呢?”这么短的时间内,刑部真的完成了计划,让王茂平在觉得厉害的同时,也升起了探究之心。

闾嘉伸出手指,冲着他指了指,随后说道:“不是府丞你说的,要找到一切可以威胁高大槺的人或者物吗?”

王茂平想了一下,他的确是这么说过。

“如今刑部可是攥着十多条高大槺在意之人的性命,其中还包括他刚出生的小孙子。”闾嘉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那个高大槺还挺谨慎,一直是自己一个人住。可又怎么样呢,只要不断绝联系,就能够找的出来。”

对此,王茂平还是十分的佩服,这可是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找出来了。

闾嘉则是继续为王茂平讲解道:“高大槺和郑苇渔一样都是杏丑堂的人,而黎苍社杏丑堂的任务就是收集消息。”

王茂平边听边点了点头,话说这杏丑堂还真的挺厉害,收集消息已经收集到京城衙门之中,手段了得。从黎苍社各堂的名字,就能够推测出来,黎苍社有十二个堂。根据月份和时辰对应排列。

但不知道各堂之间的地位是否有差别,判定标准又是什么。从名字上来看,杏丑堂应该是排在第二位的,但不知道地位是否也是如此。不论是不是如此,能够收集消息,就足以证明杏丑堂对于黎苍社很重要。

“而且,除了都察院之外,高大槺还交代出来,另外二个衙门也有他们的人。”

“大人,是哪两个?”王茂平眼睛睁大了一些,等待着主官的答案。

“翰林院。”

王茂平的眼睛睁大了几分。贼人的手伸得的是真的很长。翰林院那些学士可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圣上,所以收集翰林院中的消息,也能窥探到一些圣意和决策。

“大人,那另一个呢?”

“太仆寺。”

“太仆寺?”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其实京城除了个别的清闲衙门之外,绝大部分衙门都是很重要的。太仆寺掌车马,马政等事务,自然也十分的重要。

东宫九牧监名义上就是太仆寺的下属。而提到东宫九牧监,他便又想到了朝格青。这个血金人就是通过进入九牧监,而隐藏在了太子的身边,最后成为害死太子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因为朝格青并不属于是经过层层筛选和考核进入到九牧监之中,而是通过自己医治马匹的手艺,直接进入了九牧监。

所以王茂平认为,血金人进入九牧监,与太仆寺和九牧监的官员没有什么关系。但他一直在意的是,朝格青血金人的身份,究竟是怎么被谋害太子殿下的幕后黑手发现的。

可是他所在意的事情,在朝格青和其他血金人被审问之后,还是没有得到解答。

而抛开这些不谈,王茂平在意太仆寺的原因是,太仆寺卿席珲缜。在肇原府的时候,为了调查太子案,他做过无数种猜测,后来将府城江家灭门案,与太子案联系起来。

至于让他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人,就是那个赴京科考却在启元十七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江浩鲲,而又通过寻找当年与江浩鲲相熟之人问话,将得到的消息进行推测和寻找之后,最终怀疑到席珲缜的头上。

现在的席珲缜已经是太仆寺卿,但当年的席珲缜只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

但如果自己猜测没有问题,那么席珲缜就是那个幕后黑手的人。而杏丑堂应该也与幕后黑手有牵扯。如果幕后黑手当真想知道太仆寺的消息,那么直接去问席珲缜就好了。

何必大费周章安插人手进去呢?要知道将钉子安插到各衙门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再说钉子所探听到的消息和太仆寺卿知道的消息,相差甚远。

除非,幕后黑手与黎苍社的牵扯不大,算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那么幕后黑手并不会与黎苍社共享消息。还有一种可能是,幕后黑手并不信任席珲缜,所以借机监视他。

“府丞在想什么?”

闾嘉的话将王茂平的心神拉了回来,席珲缜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和主官说的,于是赶忙找了个理由:“下官只是在想,这两个衙门中负责收集消息的内鬼,究竟在什么位置上。”

同样的消息传递形式,就说明这两个衙门之中,都有负责传递消息的人,以及负责收集消息的内鬼。高大槺能够说出接收他消息的人,但要想将内鬼抓获,就需要对接收消息的人动手,显然如今还不是时候。

“等将杏丑堂的人抓获,就能动手了。”闾嘉知道在杏丑堂的人还没有抓获之前,那两个衙门绝对不能动手,以免打草惊蛇。

“只是——”

主官的一个转折将王茂平的心神吸引了过来。

“大人,怎么了?”

“只是高大槺所交代出来的,杏丑堂藏身的据点和郑苇渔所交代的,并不相同。”这种可能性,之前自家府丞也猜到了。

王茂平虽然一直没问,但猜到了六皇子并没有命人进行抓捕,否则的话,主官会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他抓捕的结果。

“那两处藏身的据点?”顺着主官抛出的话题,继续问道。

“都是粮行。”

“都是粮行?”这显然是王茂平没有想到的。

“嗯,一个在东城,一个在南城。”

“所以在东城的那个,就是郑苇渔所交代出来的福岁粮行。”王茂平接话道。

闾嘉点了点头:“没错,另一个位于南城,是高大槺交代出来的嘉稔粮行。”

喜欢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请大家收藏:(m.8kxs.com)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