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面,在得知戴笠的“木马”计划非但惨败,反而给张合送去了一支“德械师”的装备,和一条“西药生产线”时。光头再次摔碎了他最心爱的茶杯。
而戴笠本人,则在收到张合那份“吴铭仁病危,请速派专机来接,否则后果自负”的“友好”电报后,不得不亲自,乘坐着一架美军飞机,秘密飞往了太原。
在付出了“五百根金条”和“三个师”的美式装备(由美军援助,但从重庆的配额里划拨)的“医疗费”后,才将那个已经被“吓傻了”的吴铭仁,给“赎”了回去。
至于那个“美军观察组”。
麦克阿瑟准将,在“亲眼目睹”了冈村宁次的“残暴”(轰炸)和张合的“仁义”(开仓放粮)之后。
他向华盛顿,提交了一份长达上百页的、极具倾向性的“评估报告”。
报告的最后,他这样写道:
“我们必须重新评估我们在华北的战略。重庆的军队,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封建官僚。而太原的这支力量,虽然在意识形态上与我们不同,但他们拥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工业潜力和组织能力。他们,才是唯一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击败日本人的力量。”
“我建议,立刻停止对重庆方面无效的军事援助。转而,将所有的物资和技术,全部‘投资’给张合。这不是‘资敌’。这是在‘投资’一场,必将到来的胜利。”
……
1944年,春天。
当“巨浪”计划的最后一块拼图——“海东青”战斗机和“玄武”突击炮的“量产”——在兵工厂那座由北平运来的“万吨水压机”的轰鸣声中,正式完成时。
张合,站在了“太行工业大学”的毕业典礼上。
在他的面前,是第一批毕业的、超过三千名的、由根据地自己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医生、飞行员和基层干部。
在他的身后,是那支已经扩编到了十万人、全员换装了“太行造”半自动步枪、装备了“玄武”和“铁流”、甚至拥有了自己“航空兵”的钢铁雄师!
他知道,积蓄力量的“寒冬”,已经过去。
“巨浪”,即将化为席卷整个大陆的“海啸”!
“同志们!”张合的声音,响彻云霄。
“冈村宁次,已经不足为虑。石原莞尔,也成了惊弓之鸟。”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剩下了最后两个目标。”
他指向了地图上的,北平和天津。
“是时候,去收回那些,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了。”
“命令!”
“‘海啸’行动,正式开始!”
“全军……总攻!!”
北平的陷落,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太平洋,掀起的滔天巨浪,其冲击波甚至远远超出了张合最初的预估。
在西线,黄土高坡上。冈村宁次那支精疲力尽、粮草断绝的十万大军,在得知老巢被端、回援无望后,士气瞬间土崩瓦解。他们从一支“围猎”的精锐,彻底沦为了一群只想活命的溃兵。
赵刚的“幽灵军”摇身一变,从“诱饵”变成了“猎手”。他们不再伪装和骚扰,而是配合着从太原反向出击的数个地方主力团,对这支日军残部展开了毫不留情的分割和围剿。
黄土高原的沟壑,成了冈村宁次主力部队的坟场。
当冈村宁次本人,在十几个亲卫的拼死保护下,狼狈不堪地逃回保定的临时指挥部时,他带去西线的十万精锐,连同他所有的野战重炮和装甲力量,已然全军覆没。
这场被后世称为“乾坤反转”的“换家之战”,以独立旅完胜、冈村宁次主力被歼、北平易主而告终。
东京大本营在收到这份战报后,陷入了长达一天的死寂。
随之而来的,是一道冰冷的、来自天皇本人的敕令:解除冈村宁次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一切职务,即刻押解回国,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
这个曾经在华北翻云覆雨、给根据地带来无尽灾难的“中国通”,终于以一种最不体面、最屈辱的方式,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这场胜利的缔造者,张合,此刻却没有半分的喜悦。
他正站在北平那座被“搬空”了的、空旷的“华北综合兵工基地”里,面临着胜利后那堆积如山的、真正的难题。
“旅长!发财了!这回是真发大财了!”
李云龙这个根据地的“财神爷”,正拿着一本厚厚的账本,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在颤抖。
“全!全搬回来了!冈村宁次给这个兵工厂攒了五年的家底,现在全是咱们的了!”
“德国进口的万吨水压机、克虏伯的精密镗床、小鬼子自己的九九式步枪生产线、还有足够咱们再打一场‘北极星’战役的成品炮弹和钢材……旅长,咱们的兵工厂,这下是真的要‘腾飞’了!”
与李云龙的狂喜不同,赵刚的脸上却写满了忧虑。
“老张,‘搬家’是搬完了。可‘吃饭’的问题,怎么办?”赵刚递上另一份报告,“我们虽然在城内开仓放粮,暂时稳住了民心。但北平城里有三百万张嘴,光靠缴获汉奸的存粮,最多只能支撑半个月。”
“现在是深秋,平原上的秋粮早就被冈村宁次搜刮走了。我们自己的根据地,要养活太原和辽西的新解放区,也已经到了极限。”
“半个月后,一旦粮食断档,这三百万饿着肚子的百姓,会立刻从‘欢迎’我们,变成‘仇视’我们。到时候,不用鬼子打,这座城市自己就先乱了。”
一个饥饿的首都,远比一座被重兵把守的首都更可怕。
“还有这个。”赵刚又递上了第三份文件,“那个美国准将麦克阿瑟,已经被我们‘护送’到了太原的‘美军观察组’驻地。他刚刚发来电报,代表华盛顿,‘强烈要求’我们立刻就‘北平问题’和‘冈村宁次主力覆灭’后的华北新秩序,进行‘谈判’。”
“谈判?”周卫国刚从城防巡逻回来,听到这两个字,火气“噌”地就上来了,“他娘的!这帮美国佬,摘桃子摘到咱们头上来了?我们流血牺牲打下来的北平,凭什么跟他们‘谈’?”
“他们是来‘验货’的。”楚云飞擦拭着手里的配枪,冷静地开口,“‘换家’之战,我们向他们展示了‘力量’。现在,他们是要来确认,我们这股‘力量’,是否符合他们的‘利益’。”
指挥部里,气氛再次凝重。
军事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场胜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被各方(包括国际势力)所接受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才是最艰难的棋局。
张合看着这三份摆在面前的、代表着“工业”、“民生”和“政治”的难题,沉默了片<b>刻。
“老李,”他首先看向李云龙,“北平的机器,是我们的‘战利品’,但也是我们的‘烫手山芋’。我们没有能力在北平立刻恢复生产。命令,所有拆解下来的设备,立刻装车,沿着平汉线,全部运回太原!一台螺丝钉都不准留下!”
“啊?”李云龙一愣,“全运走?那……那北平怎么办?这几十万产业工人怎么办?”
“一起带走!”张合的回答,石破天惊,“我们不要北平这座‘空城’,我们要的是它的‘工业血液’和‘人才’!”
“赵刚!”他转向政委。
“在!”
“立刻组织宣传队,发布《告北平同胞书》。告诉他们,冈村宁次虽败,但日军主力尚存,北平随时可能再次陷入战火。为了保护市民安全,独立旅决定,开放南向通道,凡是愿意随我们撤离的百姓,我们都欢迎。”
“同时,”张合的眼中闪过一丝精明,“重点‘动员’那些兵工厂的技术工人、大学里的教授学生、还有医院里的医生护士。”
“告诉他们,太原,有他们需要的一切。有机器,有实验室,有安稳的环境,有管够的白面馒头,还有……”
张合笑了笑。
“……有全华北最高的薪水和最受尊重的社会地位。”
“冈村宁次用刺刀,强征劳工。我们,就用‘民心’和‘利益’,把他这座城市的人才,给我……‘请’回根据地!”
“这……”赵刚被张合这“挖空北平”的计划给惊呆了,“那……那粮食怎么办?这么多人撤回太原,我们更养不起了啊!”
“谁说我们要‘养’了?”张合的目光,投向了地图上的天津港。
“我们刚缴获了什么?”
“冈村宁次那十万大军的……所有辎重!”周卫国第一个反应了过来,“旅长!西线那帮‘幽灵军’,光是缴获的日军罐头、压缩饼干、军大衣……都堆成山了!足够我们全旅吃半年!”
“没错。”张合点头,“粮食,我们有了。工业和人才,我们正在‘搬’。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他看向了楚云飞。
“美国人。”
“这帮‘摘桃子’的,怎么应付?”
“美国人,是商人。”楚云飞沉吟道,“他们只和‘赢家’做生意。我们现在就是华北最大的‘赢家’。他们不会放弃我们。但他们也必然会提出苛刻的条件。”
“他们要‘利益’,我们就给他们‘利益’。”张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而且,我们要给他们一份,他们无法拒绝的‘大礼’。”
“什么大礼?”
“赵刚,”张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命令。
“还记得那个被我们‘软禁’在太原的……‘春蚕’陈伯良吗?”
“记得。”赵刚点头,“那个老狐狸,现在还关在b号车间,帮我们‘义务劳动’呢。”
“把他,洗干净了,换上一身体面的衣服。”张合缓缓说道。
“然后,把他和那份他‘亲手’签下的、关于‘春蚕’计划和‘飞马’研究所爆炸案的……‘认罪书’。”
“……一起‘交’给麦克阿瑟准将。”
“什么?!”
这个命令,比“挖空北平”还要让人震惊。
“旅长!不可!”赵刚第一个反对,“陈伯良是我们手里最大的秘密!他掌握着我们兵工厂的核心机密!把他交给美国人,万一……”
“没有万一。”张合打断了他,“陈伯良的价值,已经‘榨干’了。我们的‘五轴母机’已经建成,‘太行一号’也已经试飞成功。他那点‘后门’技术,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秘密可言。”
“但是,”他看向楚云飞,“对于美国人来说,他,和他的这份‘认罪书’,却是……‘无价之宝’。”
楚云飞的眼睛猛地一亮,他瞬间明白了张合的意图!
“张兄……你这是一箭双雕啊!”
“不错。”张合点头,“第一,我们把这个‘烫手’的日本间谍,扔给美国人。等于向他们展示了我们的‘坦诚’——你看,我们抓到了日本的间谍,我们对你们毫无保留。”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合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这份‘认罪书’,是冈村宁次(虽然他已下台)和日军大本营,试图用‘间谍’手段,来破坏我们‘中美技术交流’(A号车间里的美国专家也差点被炸)的铁证!”
“麦克阿瑟,拿着这份‘铁证’,回到华盛顿。他要怎么向国会和总统交代?是谴责我们‘绑架’了他?还是愤怒地控诉,日本人,是如何地阴险狡诈,连他们美国‘盟友’的专家都敢一起炸?”
“这……”赵刚和周卫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一招,太“损”了。
这是在逼着美国人,和他们,彻底“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这是在用一个“死”间谍,去换取美国政府在政治上、和舆论上,对独立旅的“公开”支持!
“命令!”张合不再犹豫,“立刻执行!”
“我要让麦克阿瑟,在离开太原的时候,不仅要给我们留下那批‘翻倍’的物资。还要让他,心甘情愿地,成为我们在华盛顿最有力的‘代言人’!”
……
三天后,太原。
“美军驻太原观察组”驻地。
麦克阿瑟准将,看着那份被翻译成英文的、陈伯良的“认罪书”,以及那几张A号车间被炸成废墟的“现场照片”。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请大家收藏:(m.8kxs.com)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